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成立於1997年4月,由原廣西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物理系的電子工程專業合併組建而成,1999年3月,校計算中心併入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學院從1972年開始招收本科學生,199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至今已有近30多年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英文名:School of Computer,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 Guangxi University
  • 簡稱:計電學院
  • 創辦時間:1997年4月
  • 所屬地區:中國,廣西,南寧
  • 類別:二級學院
  • 主要院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電子商務系、通信工程系、網路工程系、信息安全系、計算機技術研究所、校計算機中心等
  • 主要獎項: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
  • 碩士點:10個
學院簡介,院系師資,機構設定,學術發展,課程建設,人才培養,展望未來,重點實驗室,

學院簡介

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成立於1997年4月,由原廣西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物理系的電子工程專業合併組建而成,1999年3月,校計算中心併入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廣西大學從1977年開始招收無線電專業的本科生,1979年開始招收計算機軟體專業的本科生,1985年開始招收計算機軟體方向的碩士研究生,1995年開始招收計算機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至今已有近30多年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專業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歷史。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已經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學歷教育和自學考試助學班等多層次辦學體系。目前,學院與電氣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共建有“發電設備與智慧型信息技術”和“生物信息學”兩個博士點,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2個一級碩士點,6個二級碩士點,以及“計算機技術”和“軟體工程”2個專業碩士點;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商務、網路工程、信息安全等六個本科專業,以及多個成人本、專科專業。學院現有在校3400多人,其中碩士生230多人,留學生3人,本科生1400多人,成人學歷班及自考班學生1800多人,是廣西大學學生規模較大的學院。
西大計電學院

院系師資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電子商務系、通信工程系、網路工程系、信息安全系、計算機技術研究所、校計算機中心、學院中心實驗室、並行分散式計算技術實驗室、成人教育部等教學、科研、實驗機構。學院現有教職工131人,其中現有教授26人,副教授37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6人;擁有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50多人。在教師隊伍中,李陶深、覃團法、梁家榮教授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梁家榮教授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李陶深教授被評為2008年第二屆廣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覃團發教授受聘為廣西高校“八桂學者”, 鐘誠等3名教授入選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資助計畫,趙進創、覃玉榮、陳寧江等教授入選廣西高校中青年學術骨幹資助計畫,李陶深教授被聘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理工類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被評為廣西自治區級教學團隊,“計算機套用與軟體新技術創新團隊”被評為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學院還聘請包括院士、國內外著名大學知名教授在內的名譽教授、兼職教授10多名,他們不定期來學院指導學術研究和進行學術講座。

機構設定

組織機構圖組織機構圖
學院領導黨委書記:孫洪昌
學院院長:李陶深(教授、博士)
黨委副書記:甘武琳(講師)
副院長(主管教學):覃團發(教授、博士)
副院長(主管科研、實驗室):趙進創(教授、博士)
副院長(主管研究生):覃玉榮(教授、博士)
副院長(主管行政、人事和工會):覃海生(教授)
機構設定
(1) 學院辦公室(0771-3232214)
辦公室主任:胡 強
辦公室副主任:陳玉梅
團委書記:姜瑋
團委副書記:莫國志
教學秘書:韋巍、張小萍
研究生秘書:唐天兵
研究生幹事:黃文玲
科研秘書:黃汝維
實驗室秘書:鄭美玲
教務員:李蔥、覃勇
資料員:趙新川
(2) 計算機科學系(0771-3236707)
專業責任教授:陳寧江
課程責任教授:蒙祖強、顧平
教授:李陶深、梁家榮、秦亮曦、霍林、顧平、蒙祖強、崔耀東、陳慶峰、覃海生、陳寧江
副教授:劉智斌、陳秋蓮、歐元漢、黎展榮、尹夢曉、黃汝維、韋兆文
講師:黃柏雄、張錦雄、楊柳、李靜濱、華蓓、王麗、詹鋒、
(3) 電子信息工程系(0771-3274058)
專業責任教授:陳華
課程責任教授:韋巍、張學軍
教授:趙進創、覃玉榮、王寧章、陳華、張學軍
副教授:胡強、王烈、韋巍、傅文利
講師:石松、聶雄、謝敏、梁纓、馮德志、黃福瑩、文珺
(4) 電子商務系(0771-3274508)
專業責任教授:趙志剛
課程責任教授:沈燕、覃華、蔣侃
教授:覃華、喻昕
副教授(高級工程師):蔣侃、沈燕、 歸偉夏、陳琴、楊林鋒
講師:石娟、
(5) 通信工程系(0771-3275078)
專業責任教授:張振榮
課程責任教授:黃旭芳、劉運毅
教授:覃團發、唐秋玲、張振榮、黃旭芳
副教授:劉運毅、覃新賢、唐振華、鄭嘉利、陳海強、常侃、姚海濤
講師:劉志中、岳岫峪、耿敏明、萬海斌
(6) 網路工程系(0771-3274608)
專業責任教授:梁正友
課程責任教授:葛志輝、楊穎
教授:宋玲、梁正友、王高才、楊穎、莫林、葉進、陳燕、葛志輝
副教授:趙明、劉峻
講師:羅遠軍、許華傑
(7)信息安全系
負責人:鐘誠
教授:鐘誠
副教授:唐天兵、黃保華、張小萍、楊鋒、李道豐、傅彥銘、陸向艷
講師:
(8) 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部(0771-3231282)
課程責任教授:余益
副教授:余益、李捷、姚怡、勞眷、伍超奎、柳永念、韋文代
講師:滕金芳、焦小焦、李向華、陳大海、廖平光、包金陵、 易向陽、王淖、黃毅然
、(9) 計算機技術研究所
廣西大學計算機技術研究成立於1994年,隸屬於廣西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是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研究、套用系統研製、軟體產品開發的科研機構。幾年來,研究所積極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專業特色,成為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省級重點學科)從事計算機理論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培養廣西計算機套用技術高級人才的搖籃。
所長:李陶深
副所長:覃團發、梁家榮、鐘誠
研究員:劉連芳
(10) 計算中心(0771-3236637)
主任:張培林 副主任:王新華
校計算中心是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的計算機綜合實驗中心,是為全校各學科、各專業學生提供計算機教學實驗條件與多媒體網路教學環境的公共服務體系。
計算中心現有技術人員如下:
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張培林、鄭美玲
副研究員:李小清
工程師(實驗師):黃麗瓊、王新華、翁健高、鄧子靜、周梅、何潔芝、覃希、蔡奕奕、龐承業
(11) 學院中心實驗室
主任:宋玲 副主任:何華光
現有實驗室人員如下:
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黃以中、呂立堅
工程師(實驗師):莫琳、張珏、陳俊江、何華光、黎相成、唐春艷
(12) 並行分散式計算技術實驗室
主任:李陶深(教授) 副主任:鐘誠(教授)、覃團發(教授)
高級工程師:嚴毅

學術發展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目標、在貢獻中謀發展的宗旨,以國家和廣西發展目標為導向,瞄準國內外新興的、有較大套用前景的研究方向,主動與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接軌,積極開展科學研究,逐步形成了面向套用、多學科聯合攻關的技術優勢與特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系自治區級重點學科,並行分散式計算技術實驗室系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近幾年來,學科的學術團隊緊緊圍繞著國家和廣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工程中具有較大影響的典型課題前沿,以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套用基礎研究和套用技術開發為主線,重點開展網路與並行分散式計算、移動多媒體通信、智慧型計算與數據挖掘、網路信息安全、分散式資料庫、CAD理論與套用、圖形圖像處理、無線網路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與開發,突出了套用創新和集成創新,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績,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和先進水平。自2006年以來,本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4項,部級項目57項,其他項目70多項,科研經費2400多萬元,其中縱向經費1100多萬;霍林教授主持的“基於密文和網路行為監控的全通網路信息系統”項目獲得了2010年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覃團發教授主持的“慢性多發性疾病患者信息管理與分析系統”獲得了2008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梁家榮教授主持的“廣義系統的穩定性與變結構控制”、莫林教授主持的“工業現場實時數據集成系統”獲得了2009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學術論文16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500多;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軟體著作權登記產品20多項;出版專著2部,教材13部。
同時,學院注意提升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在中間件軟體、網路信息安全、通信產品等方面科研成果推廣與轉讓獲得了一定的成果,20多項科技成果和套用系統得到推廣套用,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
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始終堅持以培養套用型、創新型人才為主的辦學方向,始終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信息化服務的辦學宗旨,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研究,構建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整合和最佳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已經初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的人才培養體系。學位點數量和碩士生人數近幾年有大幅度增加,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本學科研究生共獲得廣西研究生創新資助計畫20多項,完成10項。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專業於2010年榮獲"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榮譽稱號。
在本科教學方面,本著“以工為主,理工交叉,拓寬口徑,重視基礎,強化實踐,堅持學科滲透,最佳化知識組合,綜合培養為主,分流培養為輔,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提高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的教學指導思想,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先後開展了“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信息技術英才試點班”等教學探討與改革活動,整合和最佳化了課程體系,開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有力地促進了專業建設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自2000年以來,學院先後承擔廣西自治區級重點教學改革工程項目6項,一般項目15項。其中,李陶深教授主持的“地方綜合性大學工程型、創新型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的理論探索與實踐”獲得200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蘇一丹教授主持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得2001年廣西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課程建設

在課程建設方面,經過多年的努力,《資料庫原理》、《計算機文化基礎》被評為廣西自治區級精品課程,《計算機網路》、《信號與系統》等5門課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另外,我們針對現有的計算機與信息技術類教材存在知識更新慢、技術比較滯後等問題,先後組織教師出版各類本科教材41部,其中主編23部,參編18部。這些教材出版後被許多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區高校)採用,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蘇德富教授、鐘誠教授主編的《算法設計與分析》、李陶深教授主編的《網路資料庫》、鐘誠教授主編的《信息安全概論》、覃華副教授主編的《JSP 2.0大學教程》和姚怡副教授主編的《多媒體套用技術》等4部教材被評為廣西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人工智慧》等7部教材被評為廣西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以一線套用與創新人才為定位,構建實踐及創新教學體系。為此,學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將社會行業需求引入實踐教學體系,改變了傳統的學生實習、畢業設計方式,儘可能地把企業的產品研發、產品生產環節的技術問題等轉化為學校的科研課題,進而轉化為學生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課外創新等實踐內容,豐富實踐教學體系。學院與廣西、廣東30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良好的產學研合作教育關係,形成比較固定的生產實習基地,積極探索新的學生實習新途徑。每一年的暑假和寒假,學院都安排200多名學生到企業進行短期的技術見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為了使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與生產實際和科研項目緊密聯繫,學院讓部分畢業設計放在實習單位或科研活動中完成。從這幾年畢業設計的情況看,學生的套用能力和創新意識得到了一定的增強。

展望未來

學院積極提倡“過程育人、做實創新”的理念,探索“賽課結合”、“學研結合”的新途徑,鼓勵學生參與全國大學生數模比賽、電子設計競賽、程式設計大賽、電子商務大賽等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引導學生科研立項或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開發,為學生營造一種理論聯繫實際,創新、研究與訓練有機融合的學習氛圍和寬鬆的實踐環境。通過提倡主動實踐的理念,極大激發了學生參加學生科協活動、課外科技活動的積極性。據統計,2003年以來,學生共獲得廣西大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國家級項目10多項,校級項目30多項項;先後有560多名學生參加了教師68個科研項目的研究與開發,900多人參加廣西大學創新學分科研實驗訓練項目210多項;學生參與開發的《南寧市經濟信息管理系統》、《南寧市建築城市建築排污管理系統》、《南寧市中小企業信息服務平台》、《城市管理套用軟體業務子系統》等20多套用系統已投入實際套用,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學生在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取得了優異成績,有12人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15人獲得二等獎;3人獲得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一等獎,4人獲得二等獎;26人獲得全國大學數學建模競賽一、二等獎;2人獲得2006科學計算自由軟體SCILAB程式設計大賽二等獎;學生的科技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先後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46篇,其中獲得廣西計算機學會、電子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3篇,二等獎9篇,三等獎16篇。學生普遍反映在科技活動中受益匪淺,拓寬了專業知識面,激發了學習和創造的潛能,提高了科技與創新的能力。
近幾年來,學院加強與國內外學術團體進行學術交流的力度,先後邀請了陳國良院士、沈緒榜院士、姚銓院士、陳建二教授(千人計畫學者)等50多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選派學術骨幹到國內外講學、進修學習30多人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20多人次。學院先後主辦或承辦全國性學術會議7次,國際性學術會議6次,擴大了學術交流的途徑。
當前,隨著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廣西正處於一個歷史發展的最好時期。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將秉承“勤懇朴誠,厚學致新,復興中華,發達廣西”的西大精神,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以昂揚的姿態闊步前進,不斷譜寫學院發展的新篇章!

重點實驗室

並行分散式計算技術實驗室於2000年被列為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隸屬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重點學科。“九五”、“十五”期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被列為廣西區級重點建設學科後,建設經費得到了較好的保證,帶動了並行分散式計算技術實驗室的建設。經過最近幾年實驗室人員的共同努力,實驗室已經逐步建設成為一個以超級小型機、高性能伺服器、圖形工作站、路由器、交換機、高檔微機組成的高速乙太網,形成一個能進行並行分布計算、協同計算和組件技術的可伸縮的網路並行計算機集成環境,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和相關學科的教師、科技人員和研究生進行科研和教學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計算機系統實驗環境和技術支撐。目前,實驗室的實驗裝備和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同類高校的先進水平,具備承接國家和自治區相關科技攻關項目的能力。實驗室在網路計算與網路信息安全、CAD與圖形圖像處理、人工智慧理論與套用、移動多媒體通信、管理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績,擁有一支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研究隊伍。
經過僅十年的建設,實驗室擁有了較高顯示度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科研實驗環境。到目前為止,已投入實驗室設備建設經費800多萬元,現有面積1000多平方米。實驗室現在擁有Sun E450、E250超小型計算機、HP和IBM p系列610 6C1型高檔伺服器、Sun Ultra60和20圖形工作站、Cisco高端交換機和路由器、Agilent頻譜分析儀、Agilent信號發生器、Agilent33250A函式/任意波形發生器、HP 8903B音頻信號分析儀、HP繪圖儀、數字示波器、各類高檔微機、印表機等儀器設備300多台(套),現有儀器設備總值達到70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