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研究所是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機構,曾入選“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第十四批)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研究所
-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 所獲榮譽:2020年入選“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第十四批)名單”
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研究所是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機構,曾入選“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第十四批)名單”。
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研究所是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機構,曾入選“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第十四批)名單”。2020年1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研究所(所屬水產養殖場)入選“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第十四批)名單”(有...
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研究院是經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於2012年11月成立的財政全額撥款的正處級事業單位,歸口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管理。簡介 以“政產學研用”為發展主線,以“紮根海洋行業、強化科研能力”為指導,致力構築“海洋科研平台、決策支撐平台、海洋智庫平台”。研究院主要從事開展海洋基礎性研究、海洋規劃...
廣西北部灣海洋研究中心為廣西科學院直屬公益性科研事業單位,前身為2005年10月成立的廣西科學院—東協海洋研究中心和廣西科學院海洋環境監測中心。2012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桂編[2012]221號文)批准廣西北部灣海洋研究中心為正處級海洋科研機構。發展歷程 2022年11月,入選2021-2025年度第一批補充...
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國—東協國家海洋科技聯合研發中心),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管理為主的國家級公益性、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研究所以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為核心,以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預測技術,海洋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及智慧套用為重點,...
廣西科學院成立於1980年,是直屬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正廳級綜合性自然科學研究機構。全院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04億元。科研儀器設備1749台套,科技圖書16萬冊,動植物標本50萬件。歷史沿革 1959年,成立中國科學院廣西分院,1961年撤銷。1980年10月,重建了廣西科學院,下設植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
第6批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專家名單 (52名,按姓氏筆劃排序)韋飛燕 廣西花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鄧國富 廣西農業科學院 鄧家剛 廣西中醫學院 古天龍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吉秋鳳 百色市逸夫國小 呂 毅 廣西交通科學研究所 朱方容 廣西區蠶業技術推廣總站 劉小兵 自治區黨校 莊晉財 廣西大學 農小傑 柳州鋼鐵(集團)...
李軍 李軍是2021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所獲榮譽 2022年5月,參與的研究成果(木薯開花調控和雜交育種關鍵技術創新及套用)榮獲廣西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1.05-2015.01,廣西百色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自治區第九屆青聯副主席。2015.01-2016.05,百色市委副書記。2015.09-2016.05,百色幹部學院第一副院長(兼)。2016.06-2018.11,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2018.11,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現任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擔任...
研究院的宗旨是秉承“崇尚學術、追求卓越、服務社會、科學高效”的理念,以“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為地方政府決策服務,為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服務”為宗旨,致力於綜合發揮北部灣大學海洋經濟學科優勢,聯合校內外、海內外有關學術力量,運用傳統與現代學術研究的科學手段,研究廣西海洋經濟重大學術問題,培養高層次海洋經濟...
東街街道,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海城區下轄街道,位於北海市區東北面,東至上海路,西至廣東路,南至湖海路,北至北岸海邊,屬北海主城區中心地段,轄區面積為2.73平方千米。1949年前,屬東鎮管轄。1987年10月,復設東街街道辦事處。2011年末,東街街道轄區總人口3.95萬人;截至2020年6月,下轄6個社區。2018年,...
曾任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人物履歷 1980.09-1984.07,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動力系水電站動力設備專業學習;1984.07-1985.03,雲南省水電部十四工程局技術員;1985.03-1998.10,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水電設計院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998.10-2001.07,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地區建設局副...
北部灣大學海洋學院是北部灣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於2010年建立,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批准成立的廣西首個海洋學院。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3個教研室,3個本科專業;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有專任教師66人,其中正高職稱15人,副高職稱2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53人。...
2018年11月1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正式掛牌成立。新組建的自治區海洋局是從廣西特色優勢出發,根據當前和未來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自主權,完全自主設定的部門管理機構之一,由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管理,專門履行海洋管理等職責,將更好地發揮我區海洋優勢,進一步培育壯大海洋產業,不斷提升向海經濟競爭力。職責調整 (一...
人物履歷 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廣西國際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2022年6月,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廣西國際人才交流中心五級職員。職務任免 2022年6月27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研究決定,李軍任廣西國際人才交流中心五級職員,免去其廣西國際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職務。
李軍 李軍,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數據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2021年11月,擬表彰為廣西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個人公示名單。
“海洋政策與海洋管理”4個分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共同推動落實聯合國“海洋十年”倡議、深化海洋務實合作展開交流研討。主辦單位 本屆論壇由自然資源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共同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四海洋研究所,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海洋與海岸帶資源司,廣西壯族自治區有關政府部門共同承辦。
《無公害食品:近江牡蠣養殖技術規範(NY/T 5155-2002)》起草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研究所。《無公害食品:近江牡蠣養殖技術規範(NY/T 5155-2002)》主要起草人:閻冰、梁廣耀、童萬平、楊家林、蘭國寶、杜曉東、王愛民。《無公害食品:近江牡蠣養殖技術規範(NY/T 5155-2002)》由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范航清(1964-),男,福建建甌人,廣西特聘專家,二級研究員,1991年於廈門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到廣西海洋研究所工作,1991年12月組建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現任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廣西海洋環境與濱海濕地研究中心)主任和廣西紅樹林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廣西大學特聘教授,博士...
2019年6月“自然資源部北海典型生態系統觀測與實驗站”在北海揭牌成立,這也標誌著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正式入駐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海洋產業科技園。研究方向 自然資源部北海典型生態系統觀測與實驗站主要針對紅樹林、珊瑚礁、沙灘和瀕危保護動物這4類北海市重要的海洋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從區域發展過程中典型的人類...
2020.11--2021.01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人選 2021.01--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擔任職務 北海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 工作分工 負責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利、林業、海洋、市政管理等方面工作。分管市自然資源局(規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水利局、林業...
許尤厚,男,漢族,1980年12月出生,湖南新寧人,博士,教授,現任北部灣大學海洋學院院長,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域使用論證評審專家,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本科課程“中華白海豚生態保護虛擬仿真綜合課程實驗項目”負責人。200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08年10月到2011年8月在中南大學生物學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