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35年3月,著名分類學家陳煥鏞先生創建廣西大學植物研究所,以梧州鴛江岸旁白鶴山上的廣西大學公園為所址。1938年,研究所因戰亂隨廣西大學遷址柳州沙塘,1944年再遷貴州榕江。
抗戰勝利後,1946年遷至桂林雁山。1947年7月1日,植物研究所恢復由廣西大學校本部領導,更名為廣西大學經濟植物研究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廣西大學農學院於10月份脫離廣西大學獨立建制,經濟植物研究所再次歸農學院領導。
1954年,中山大學植物研究所和廣西大學經濟植物研究所合併成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隸屬中國科學院,廣西大學經濟植物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廣西工作站,同年7月更名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廣西分所。
1958年10月,由中國科學院廣西分院領導,更名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1961年7月歸廣西區科委領導,同時更名廣西植物研究所。1982年起,由廣西科學院領導。
1996年7月,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更名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據2018年3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研究所共有在職職工22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85人,研究員25人,副研究員52人,博士38人,碩士72人。
研究所先後引進八桂學者1名,廣西特聘專家1名。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10人、廣西優秀專家2人、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8人、桂林市拔尖人才1人。
研究所建有“喀斯特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及植物資源持續利用”自治區級人才小高地。
廣西特聘專家(1名):Azim Mallik。
科研平台
據2018年3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研究所設有植物資源與植物地理學研究中心、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天然產物化學研究中心、特色經濟植物研究中心、園林園藝研究中心、生物技術與野生珍稀植物保育中心等6個研究部門。
研究所建有2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2個自治區級良種培育中心,1個自治區級國際合作基地、“天然產物開發利用研究”院士工作站、“喀斯特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與世界苦苣苔協會共同建立的“中國苦苣苔植物保育中心”、國際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研究網路唯一的喀斯特台站——“北熱帶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監測站”和廣西首座“人工林生態學效應綜合科研野外觀測塔”等科研平台。
自治區重點實驗室(2個):廣西植物功能物質研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廣西喀斯特植物保育與恢復生態學重點實驗室。
自治區級良種培育中心(2個):獼猴桃良種培育中心、蘭花良種培育中心。
自治區級國際合作基地(1個):廣西喀斯特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恢復生態學。
設施設備
據2018年3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研究所擁有大型儀器60餘台套,儀器設備價值逾4000萬元。
科研資源
廣西大學植物研究所成立之後,得到
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大力支持,贈送復份標本7000餘份和柚木標本櫃10副。1946年夏天,標本室再次得廣州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贈送復份標本40000餘份。
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研究所對廣西植物資源的廣泛深入調查,例如1959年為期一年的廣西野生植物資源普查,1962年的廣西花坪自然保護區綜考。1963-1966年的廣西植被區劃,1979-1980年的弄崗自然保護區綜考,1981-1982年的廣西大瑤山自然保護區綜考和其他多次專項調查採集,採到了大量的標本,研究所還與國內外相關單位開展了復份標本交換業務。
據2018年3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館藏維管植物標本已達40萬份,共收錄國內外植物物種約12000種,涵蓋了廣西植物8000多種,其中模式標本4000餘份,涉及150科1100餘個分類群,館藏標本年代最早的採集於1889年。
據2018年3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植物園為起伏較大的低丘土嶺,形成許多小氣候環境。
植物園已建成了裸子植物區、棕櫚蘇鐵區、珍稀瀕危植物園、杜鵑園、金花茶園、竹園、桂花園、廣西特有植物園、喀斯特岩溶植物專類園、中亞熱帶典型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示範園、苦苣苔展示區、秋海棠展示區等專類園區。
植物園已引種保存植物5100多種(包括遷地保護的國家珍稀瀕危植物400多種),其中杜鵑園園內收集栽植杜鵑花100餘種(含品種)6500多株,桂花園種植有桂花近十個品種,百竹園引種栽培了180多種竹子,桃花園引種栽培了桃花品種50個,棕櫚園收集了熱帶、亞熱帶風光的棕櫚科植物12種、蘇鐵植物5種,金花茶園收集栽培了50種優良茶花品種,裸子植物區栽培展示了裸子植物10科40屬200餘種。
廣西特有植物園始建於2005年,據2018年3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植物園占地2.7公頃,以收集保存廣西特有植物為主,園內保存廣西特有植物300多種,其中很多種類具有重要的科研、經濟和觀賞價值,如苦苣苔類、秋海棠類、金花茶類和蜘蛛抱蛋類等植物。
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專類園,據2018年3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植物園占地2公頃,先後引種保存區內外珍稀瀕危植物300多種,其中在廣西有分布的204種,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第一冊的166種,8種一級保護植物中遷地保存了7種(有茶族皇后金花茶、獨產於我國西雙版納原始森林,樹高可達70餘米的望天樹,被世界生物界譽為活化石的水杉,植物界的大熊貓——銀杉,鴿子花樹-珙桐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的有86種,其中一級36種,二級50種。另有廣西省、雲南省、湖北省省級保護植物共32種。
據2018年3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奇珍植物精品園占地1.2公頃,共收集了200餘種植物,其中包括恐龍時代的孑遺植物桫欏、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杉,特有巨型觀賞蕨類植物鹿角蕨、巢蕨等珍貴古稀植物,以及多花叉葉蘇鐵、跳舞草、含羞草、捕蟲植物、食蟲植物等奇異趣味植物和著名的桂林雁山四寶------紅豆、方竹、丹桂、綠萼梅等地方特色植物。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間,研究所共獲得科研項目420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或基礎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36項;廣西區攻關、廣西區自然科學基金等162項。
研究所共發表科研論文715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72篇;出版專著15部。
研究所共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6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6項。
研究所共獲各級科技獎勵32項次,其中獲得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項、廣西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
學術刊物
《
廣西植物》於1975年創辦,前身為《植物研究通訊》。1981年1月以中文刊名《廣西植物》、英文刊名“Guihaia”正式創刊,國際刊號為ISSN 1000-3142、國內刊號為CN 45-1134/Q。
《廣西植物》入選為國家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第二版/1996、第三版/2000、第四版/2004、第五版/2008、第六版/2011、第七版/2014);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4版、2008版、2010版、2013版、2014版、2015版、2016版、2017版);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1996-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科學引文資料庫(SCD)源期刊。
《廣西植物》2006年開始進入“被引頻次最高的中國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2010年複合影響因子為1.102;2013年複合5年影響因子為1.039;2014年發行與傳播機構用戶達4148個;2017年綜合影響因子為1.0,學科排名第6位,學科綜合排名第7位。
《廣西植物》2001年榮獲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獎;2001、2005、2007年分別榮獲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廣西“十佳”科技期刊獎;2008年獲中國科協精品期刊示範項目;2011年榮獲2010-2011年度廣西“期刊獎”;2013年榮獲廣西“十強”期刊獎;2014年榮獲2012-2013年度廣西“期刊獎”;2017年榮獲2015-2016年度廣西“十佳”科技期刊獎。
人才培養
文化傳統
廣西植物研究所形象標識圖形以葉綠體外形加葉脈紋路為主要設計元素,體現研究所在科學研究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甘為綠葉的精神。
葉脈紋路形似展開書籍,又以疊加形式進行表現,顯示研究所濃厚學術氛圍以及渾厚的人文積澱。標識藉以顯微鏡片的外形、凹凸進行表現,體現科研人員科學嚴謹、精益求精的科研態度和職業精神。同時蘊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三條線匯成其一,體現研究所集植物學各分支學科於一體的綜合性研究,寓意研究所在科研道路中的鴻鵠之志。三線歸一亦有“聚散”雙意,“聚”體現研究所在漫長發展道路中“積跬步以致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的腳踏實地、求真務實行為,“散”則表示科技創新、不斷拓展學科領域與方向。圖形中蘊藏“GXIB”字母變形、婉轉線條,代表研究所身處山水桂林的地域特性。
1935為建所年代。
現任領導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茂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