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聖寺位於河北省冀州市扶柳城,1851年重修寺廟時,重修碑正面碑文的第一行寫道“重修廣聖寺新建義學碑記”,由此可知,當時修廟的目的,既當寺廟,又當學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聖寺
- 地理位置:河北省冀州市扶柳城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歷史由來,歷史人物,
東廊房內有幾尊泥塑神像,西廊房是教室。1851年重修寺廟時,重修碑正面碑文的第一行寫道“重修廣聖寺新建義學碑記”,由此可知,當時修廟的目的,既當寺廟,又當學堂。
歷史由來
扶柳城村,建村於2500年前的戰國以前。當時是一座城邑,戰國時屬中山國。《戰國策》載:公元前297年,“趙伐中山取扶柳”。西漢初(公元前206年後),在此村設扶柳縣。後漢屬安平國。至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稱澤城縣,後廢澤城縣納入信都縣(今冀州市)。隋朝以後沿化為一般村莊。該村1996年合鄉並鎮前屬壘頭鄉(公社),後歸小寨鄉至今。
《太平寰宇記》云:扶柳城,“其地有扶澤,澤中多柳”。據傳,扶柳城地勢低洼,村周圍及村內坑塘多、水多,栽種柳樹多。人們走路能扶著柳樹,又因是縣城,故而取名“扶柳城”。該村名曾被訛稱為“蒲笠城”。
漢高帝六年(公元201年)置,屬信都郡。故治在今河北冀州市小寨鎮扶柳城。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屬廣川國。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屬信都國。新朝屬新博郡。東漢建武元年(25年)屬信都郡。永平15年(72年)屬樂成國。延光元年(122年)屬為安平國(郡)。晉太康五年(284年)屬長樂國(郡)。隋開皇三年(583)廢。
歷史人物
我國佛教界領袖人物釋道安就是扶柳城村人。釋道安(312--385)是東晉(317--420)時傑出的高僧。18歲出家,因生性聰穎,5000字的《辨意經》、一萬多字的《成具光明經》,一夜讀完,複述經文,一字不差。24歲起,在鄴都(今臨漳縣)鑽研佛學十三四年。後在鄴都當寺塔主持,雲遊到山西、河南、襄陽、長安。長期從事佛學研究和著述。他晚年在長安主持譯經187卷,百萬餘言,並注經作序。
他共有著述60多種,作序14篇,編纂了中國第一部佛經目錄。東晉孝武帝曾下詔表彰他,要求當地給他象五公一樣的俸祿。趙朴初曾說:佛教在中國的流傳,“中國僧界道安法師是一位重要人物,是起了很大積極作用的佛教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