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歧藥是植物學中用到的一個詞語,表示的是花葯兩個半藥完成分離的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歧藥
- 簡介:花葯兩個半藥完成分離的現象。
- 藥壁結構:花葯壁的結構與功能從外到內
- 表皮(skin):外壁具角質膜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表皮(skin),藥室內壁(endothecium),中層(middle layer),絨氈層(tapetum),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花葯的2個半藥完全分離,幾乎成一直線著生在花絲頂部,如毛地黃、陌上菜等花的雄蕊。雄蕊上產生花粉的膨大部分。通常由纖細的花絲連線於花的其他部分。
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是由具花粉囊(小孢子囊)的花葯(anther)著生於一個細的花絲(faliment)上構成。
花葯(anther)是花絲頂端膨大呈囊狀的部分,是雄蕊產生花粉的主要部分。大多數被子植物的花葯是由4個花粉囊(pollen sac)(少數植物為2個)組成,分為左、右兩半,中間由藥隔相連。在成熟的花葯中,同側的兩個花粉囊之間的分隔被打破,形成一室,使4個花粉囊的花葯現出兩個花粉囊的樣子。
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是由具花粉囊(小孢子囊)的花葯(anther)著生於一個細的花絲(faliment)上構成。
花葯(anther)是花絲頂端膨大呈囊狀的部分,是雄蕊產生花粉的主要部分。大多數被子植物的花葯是由4個花粉囊(pollen sac)(少數植物為2個)組成,分為左、右兩半,中間由藥隔相連。在成熟的花葯中,同側的兩個花粉囊之間的分隔被打破,形成一室,使4個花粉囊的花葯現出兩個花粉囊的樣子。
生長環境
花葯壁的結構與功能如下(從外到內):
表皮(skin)
外壁具角質膜,有些植物的表皮上還有氣孔器和毛狀體。
藥室內壁(endothecium)
在花葯幼嫩時期,藥室內壁細胞含有大量澱粉粒。當花葯接近成熟時,細胞徑向增大,儲藏物質逐漸消失,細胞壁除外切向壁外其他各面壁產生不均勻的條狀加厚,加厚的成分為纖維素,略有木質素。因此,藥室內壁又稱纖維層(fibrous layer)。同側兩個花粉囊交接處的藥室內壁細胞,細胞壁無條狀加厚,始終保持產生的拉力使花葯在薄壁細胞處形成縱向裂口裂開,花粉彈散而出。在一些花葯孔裂和閉花受精的植物中,藥室內壁不發生條狀加厚。
中層(middle layer)
當花粉囊內造孢細胞發育成花粉母細胞,再進入減數分裂時,中層內儲藏物質被吸收,由於受到花粉囊內部細胞的增殖和體積擴大所產生的擠壓,使中層細胞呈現扁平狀。待花葯成熟時,中層多已被吸收、解體並消失。少數植物如百合,花葯中層細胞壁有一定程度的條狀加厚,故成熟時,中層仍有部分保留。
絨氈層(tapetum)
絨氈層是花葯壁的最內一層,具獨特的分泌功能,它的作用對花粉粒的發育是必不可少的。絨氈層細胞較大,細胞器豐富,初期具單核,後來發生核分裂不伴隨新壁的形成,故成為雙核、多核或多倍體細胞,這些特性表明絨氈層具有高度的生理活性。此外,細胞中含有較多的RNA、蛋白質和酶,並有脂類、胡蘿蔔素和孢粉素等物質。絨氈層的物質為花粉粒的發育提供了重要的作用:分泌的胼胝質酶,能適時地分解花粉母細胞和四分體的胼胝質壁,使小孢子彼此分離;合成的蛋白質運送到花粉壁,成為花粉外壁蛋白,在與雌蕊柱頭的相互識別中起作用;合成的孢粉素形成花粉粒壁物質,具有堅硬、抗性強的特性,若絨氈層發育不正常,常會出現雄性不育現象。
分布範圍
花葯在花絲上的著生方式主要有:
1、全著藥:花葯全部著生於花絲上,如蓮。
2、底著藥:花絲頂端直接與花葯基部相連,如莎草、小檗。
3、貼著藥:花葯背部全部貼著在花絲上,如油桐。
4、丁字著藥:花絲頂端與花葯背面的一點相連,整個雄蕊猶如丁字形,易於搖動,如小麥,水稻。
5、廣歧藥:藥室完全分離成一直線,並著生於花絲頂端,如地黃。
6、個字著藥:藥室基部張開,上面著生於花絲頂上,在十字花科植物中較常見,如薺菜。
7、冠生雄蕊:雄蕊花絲與花冠結合,花葯著生在花冠上,並與花冠分離,如:茄。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