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蛸,胴部卵圓形,皮膚鬆軟,體表不具顆粒,浸制標本體表多具一些大形疣突,其形態與分布均不規則,在各個個體中也頗不一致,體表褐紫色素明顯。長腕型,腕長約為胴長的7、8倍,各腕長度相近,腕吸盤2行。雄性右側第3腕莖化,較左側對應腕短,端器錐形,甚小,約為全腕長度的一百分之一;陰莖部細長,膨脹部細而短,約為陰莖部長度的五分之一。漏斗器W型。鰓片數約6-8個。中央齒三尖型,基部較寬,第1側齒較小,齒尖偏向一側,第2側齒基部邊緣較平,齒尖偏向一側,第3側齒近似彎刀狀。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60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 廣東蛸
- 拉丁學名:Octopus gungdongensis
- 界:動物界
- 門:軟體動物門
- 綱: 鞘亞綱
- 目: 八腕目
- 科: 蛸科(章魚科)
- 屬:蛸屬(章魚屬)
形態特徵,分布,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胴部卵圓形,皮膚鬆軟,體表不具顆粒,浸制標本體表多具一些大形疣突,其形態與分布均不規則,在各個個體中也頗不一致,體表褐紫色素明顯。長腕型,腕長約為胴長的7、8倍,各腕長度相近,腕吸盤2行。雄性右側第3腕莖化,較左側對應腕短,端器錐形,甚小,約為全腕長度的一百分之一;陰莖部細長,膨脹部細而短,約為陰莖部長度的五分之一。漏斗器W型。鰓片數約6-8個。中央齒三尖型,基部較寬,第1側齒較小,齒尖偏向一側,第2側齒基部邊緣較平,齒尖偏向一側,第3側齒近似彎刀狀。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60毫米。
分布
南海,為中國地方種,目前僅發現於海南島沿岸和涵洲島附近海域。
生活習性
暖水性較強,沿岸性生活。
繁殖習性 本的卵巢中,充滿成熟卵,卵黃色透明,卵粒分離,長徑3毫米,短徑1毫米,橢圓形,一端具細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