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礦務局位於高州市石鼓鎮車花塘鄉。礦區位於茂名市、高州市、化州縣、電白縣境內,西北起自化州縣連界圩,向東南經高州市石鼓、茂名市金塘、大塘,而至電白縣羊角圩。長約50公里,寬2.5公里至7.5公里,面積約190平方公里。礦務局至茂名市直線距離18公里,有公路通至茂名、高州、化州、廣州等地。化州縣有鐵路通往湛江市、廣西等地,距電白縣水東港26公里,經海上可達廣州、湛江、海南島等地,交通方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省茂名礦務局
- 單位屬性:事業單位
- 所屬地區:廣東省
- 郵政編碼:525000
詞條基本信息,企業成長曆程,企業主營業務史,煤礦開採史,投資建設史,科研合作開發史,企業配套設施,企業安全生產記錄,企業副業生產史,
詞條基本信息
1. 企業名稱
廣東省茂名礦務局
廣東省茂名礦務局 2. 企業位置
(2)礦 區 位 置:礦區位於茂名市、高州縣、化州縣、電白縣境內,西北起自化州縣連界圩,向東南經高州縣石鼓、茂名市金塘、大塘,而至電白縣羊角圩。 3.企業占地面積
企業占地長約50公里,寬2.5公里至7.5公里,面積約190平方公里。礦務局至茂名市直線距離18公里。 4. 企業周邊陸海交通
(1)陸路:公路交通有公路通至茂名、高州、化州、廣州等地。化州縣有鐵路通往湛江市、廣西等地,距電白縣水東港26公里,
(2)海路:經海上可達廣州、湛江、海南島等地,交通方便。
企業成長曆程
1958年9月15日組建的茂名縣煤礦管理局。
1959年5月20日改名高州縣煤礦管理局。
1961年6月15日改稱高州縣石鼓煤礦,同年12月9日由縣營改為專區經營,取名湛江專區高州石鼓煤礦。
1971年1月企業下放,復名高州縣石鼓煤礦。
1972年10月1日,又被專區收回,恢復湛江地區石鼓煤礦名稱。
1978年4月,改為湛江地區石鼓礦務局;8月1日,茂名市大塘煤礦劃歸石鼓局管轄。
1979年1月1日正式接管原電白縣羊角煤礦。
1980年1月1日劃歸省營,取名省石鼓礦務局。
1984年7月27日改稱省茂名礦務局。是粵西褐煤主要產地。
企業主營業務史
煤礦開採史
礦區內共有3個井田,即石鼓、金塘、羊角井田。
1958年,茂名煤田開始露天煤炭的開採。
1960年11月,在石鼓井田中部建設設計生產能力30萬噸/年的姑占嶺斜井,後經礦井巷道揭露和對地質儲量的進一步核實,於1962年將礦井生產能力改為10萬噸/年,於1963年12月建成投產。
1965年7月至1966年7月,在石鼓井田北部建成了設計生產能力5萬噸/年的大塘斜井。
1966年10月,在羊角井田中部興建設計生產能力5萬噸/年的羊角1號斜井,於1969年6月建成投產。
1970年2月,設計生產能力5萬噸/年的石鼓1號斜井開工建設,於1971年7月建成投產。
1970年7月,設計生產能力3萬噸/年的黃塘嶺斜井開工建設,於1975年12月建成投產。
1960年至1975年的16年間,茂名礦區共有5對新礦井建成投產,設計生產總能力28萬噸/年。
1968年至到1986年止,陸續對姑占領斜井、黃塘嶺斜井、石鼓1號斜井、羊角1號斜井4對礦井進行了補套和改擴建,分別增加生產能力9萬噸/年、6萬噸/年、4萬噸/年、4萬噸/年。到1986年底止,礦區建設基本結束。
投資建設史
從1958~1990年的33年間,國家對茂名礦區共投入建設資金2736.80萬元,建成礦井5對,完成改擴建井5對,改擴建後共形成設計生產總能力51萬噸/年,完成井巷進尺28888米。
科研合作開發史
1982~1983年,石鼓局與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合作,對茂名盆地第三紀褐煤軟弱圍岩的物理力學性質、主要礦物成分、膠結物及含量以及遇水軟化崩解機理,進行實驗分析和研究。為治理軟岩巷道嚴重變形,尋找合理、有效、經濟的支護方式進行了前期基礎研究。
1989年茂名礦務局繼而與中國礦業大學採礦系合作,在黃塘嶺礦-163米巷道進行了礦壓觀測,測定了巷道周邊收斂值、木支架上載荷以及巷道深部位移。翌年,採用新型支護即工字鋼雙向可縮性梯形支架及可拉伸錨桿在受采動影響的軟岩回採巷道中進行巷道支護與防治底鼓的試驗,試驗獲得成功。
企業配套設施
從70年代中期開始,在礦井建設同時,還建成了礦區機修廠、35千伏供電線路、供水、通訊工程及礦區職工宿舍、醫院和中國小校等生產、生活設施配套工程。房屋竣工面積59645平方米。
企業安全生產記錄
1958~1990年,省屬茂名礦務局未發生過重大事故。
企業副業生產史
茂名礦務局早在1958年就開展副業生產。當年9月原茂名縣煤礦管理局創辦磚瓦廠,油頁岩煉油廠、成立汽車運輸隊。
1959年9月,接管高州鍋廠。1960年7月,動工興建自備發電廠,裝機總容量850千瓦。
1960年接管高州縣秋林陶器廠。國民經濟調整時間,煤炭生產大大壓縮,人員大量精簡,為了渡過困難,留下來的職工,大搞副業生產。
1964年7月,到高州縣長坡挖硫鐵礦;8月,利用礦井拆下的材料,架設煤礦至高州化肥廠的供電線路,開動發電機,向高州出售電力;繼續燒磚燒瓦,燒盆盆罐罐。通過副業生產,煤礦保存下來。
1970年開始生產褐煤爐渣無熟料水泥,辦小炸藥廠,自製煤礦炸藥。
1971年興建電解鋁,電解銅車間,生產出電解鋁,電解銅產品。
1973年生產了火山灰矽酸鹽水泥。
1974年生產全矸石磚。從此“以煤為主、綜合利用”的企業經營結構初步形成。
1978年5月,組建建築工程隊,走向社會。
1979年6月21日,3000千瓦褐煤發電的坑口電站動工興建。
1983年12月正式投入運行,併網發電。
1981年1月,大塘煤礦關閉,轉產腐竹,食品加工廠成立。
1982年,分別與電白縣、貴陽市有關單位聯合興辦石灰石採石場、紅磚廠。
1986年興建塑膠編織袋廠,生產編織袋。
經過幾十年努力,企業多種經營業績顯著,在創收、吸納下崗煤礦職工和待業青年,增加煤礦常用材料 供應、保護環境方面作出貢獻。是省屬煤礦中開展多種經營最早的,成效明顯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