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1958年底,湛江農業技術學校併入分院;
1963年,湛江分院下馬停辦;
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湛江農業專科學校;
1997年,湛江農業專科學校與湛江水產學院合併組建湛江海洋大學,農學院成為學校組建之初最早成立的二級學院之一;
2005年6月,隨學校更名為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
2019年12月,農學院更名為濱海農業學院
學術研究
建設成果
近年來,學院獲得各類科研課題300多項,其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子課題等國家級科研項目30餘項,省部級項目90多項,到賬經費8000多萬元;發表學術論文600多篇,其中被SCI等三大索引收錄72篇;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科研獎15項,廳市級科技進步獎38項;驗收、鑑定成果66項,通過省級新品種審定20個;獲國家授權專利16項;出版專著22部,教材6部
科研平台
學院擁有較為完善和系統的教學與科研實驗平台。設有農學院實驗教學中心,下設農業生物基礎實驗室、作物實驗室、園林園藝實驗室、農業資源與環境實驗室、動物科學實驗室和動物醫學實驗室6大實驗室(下設有28個分室);有作物基地、生物技術基地、園藝園林基地、動物科學基地、教學動物醫院、農業生態園等多個校內實習基地和 70 多個校外實訓基地;建有廣東省動物健康生產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廣東省植物生產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教學平台。
設有“院所合一”的中國
東協海水稻研究院,推動濱海農業學科群的建設和發展,下設辦公室、國際種質資源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遺傳育種研究中心、生態環境與精準改良研究中心、生態高值種養研究中心、功能食品研究開發中心和市場開發與技術推廣中心;設有“院所合一”的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下設雜優水稻育種研究室、甘蔗研究室、林果種業工程研究室、動物營養研究室、植保科技中心、生物技術套用研究室、分子遺傳育種研究室、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生態研究室、植物病理研究室;建有熱帶作物高效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廣東省普通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紅江橙科技創新中心、廣東省雷州山羊科技創新中心、廣東省特色家禽生態健康養殖科技創新中心為省級協同創新平台,熱帶園藝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科研平台。
學術交流
學院不斷加快產學研一體化進程,增強服務地方、服務社會的能力,在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中努力為區域與農業經濟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人才支持。先後與越南、
比利時、澳大利亞等國家簽訂了交流合作協定,與
雲浮市、
陽江市、
茂名市、
北海市、茂名市電白區、
湛江港等地簽訂科技合作協定。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12月,
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設有動物科學、動物醫學、生物技術和園林等4個系共有8個本科專業。
學科建設
動物科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園藝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廣東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動物醫學省級套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生物技術專業為省級戰略新興示範專業;動物繁殖學、獸醫臨床診斷學、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動物生產學等為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
建有“作物學”、“畜牧學”2 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有作物遺傳育種、熱帶園藝作物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生態學,以及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生產學等7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有風景園林碩士、農業碩士(農藝與種業、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畜牧)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作物學”、“畜牧學”和“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為校級重點學科;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獸醫學(含水生動物醫學)進入2019軟科世界大學一流學科。
師資力量
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有在編教職工140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10人,具有正高職稱人員37人,副高職稱人員33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79人;博士生導師5人, 碩士生導師3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入選廣東省揚帆計畫人才8人,獲評“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知識型”先進個人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8人,省級教學團隊2個。
學院領導
院長:陳進軍
黨委書記:鄧偉強
黨委副書記:陳嘉文
副院長:殷學貴、馬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