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介紹
廣東民族樂團音樂會
幾十年來,該團以推廣和弘揚中華民族音樂為已任,在挖掘、繼承與發展廣東粵樂、潮樂、漢樂等地方嶺南民間音樂和在探索、創作與推動民族音樂交響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該團特約創作、整理改編並世界首演的一大批嶺南音樂優秀作品,分別在國內外各類音樂比賽及演出中獲得獎項和讚譽。該團及演員在“全國民樂獨奏比賽”、“山西國際鑼鼓節”、“全國廣東音樂邀請賽”、“省港澳廣東音樂邀請賽”、“廣東省藝術節”、“羊城音樂花會”等大型比賽中,多次獲得金、銀、銅獎及各類優秀表演獎。
該團及其部分演員多次代表國家和廣東省出訪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等國家及港、澳、台地區進行文化傳播、藝術交流和講學推廣。並在“中國藝術節”、“日本德島民間演藝節”、“新加坡亞洲演藝節”、“香港國際青年藝術節”、“澳門國際音樂節”、“全國振興中華之聲音樂會”、“歐洲文化首都——里斯本音樂周”、“葡萄牙國際博覽會”、“香港97、’澳門99’回歸大型慶典演出”以及“94國慶45周年首都慶祝演出”等國內外大型演出活動中,獲得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的好評。樂團曾於2002年隨廣東省文化代表團赴波蘭參加“廣東文化周”、2004年應邀赴日本德島參加“日本民間演藝節”和2005年隨廣東經貿代表團出訪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東協國家,演出具有中國嶺南特色的系列民族音樂會,更是好評如潮、載譽而歸。樂團曾經通過與
趙季平、
朴東生、
胡炳旭、張式業、
閻惠昌、
張列、
顧冠仁、
王惠然、王甫健、
劉順、
瞿春泉、李英、
李復斌、
周煜國、
洪俠、
閔惠芬、
王國潼、劉德海、
李祥霆、
余其偉、
李淇、
李真貴、
閻學敏、
馮少先、
胡天泉、
宋飛、
王建華、
張強、
戴亞、
孫永志、
唐俊喬、
沈誠、
姜克美、
楊靖、繆曉琴、
王中山、
羅晶、
王彩雲、李村等著名
指揮家、作曲家、
演奏家的合作演出,使樂團整體演奏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
樂團介紹
為國內外各唱片公司錄製出版了大批集體和個人的音樂DVD、CD唱片發行國內外,2005年由本團演奏的民族管弦樂—《國樂飛揚》參加第二屆中國唱片金碟獎評選,榮獲最佳管弦樂演奏獎;同年十一月由本團傾力演繹的大型民族音樂會——《嶺南變奏》,以其高難度現代演奏技藝和濃郁的嶺南民間音樂特色,在“第九屆廣東省藝術節”中獲得唯一的[音舞組]《綜合劇(節)目》一等獎;2006年5月《嶺南變奏》以本團特約原創作品參加“第四屆北京現代音樂節”在北京音樂廳的演出,引起北京音樂界的轟動,被譽為:“為中國民族音樂開創了一條新路,體現了‘無窮動’的廣東人探索創新精神”。該團更於2008年初遠赴世界級音樂殿堂——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暨德國、瑞士、比利時、捷克等歐洲五國八大城市作巡迴演出獲得巨大成功!繼而在“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上以《風華粵韻》——廣東音樂作品音樂會一舉獲得“音樂獎”、“表演獎”雙項一等獎的殊榮。
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民族音樂百場巡禮”活動之一,2009年該團應邀晉京國家大劇院、2011應邀參加“台灣彰化當代國樂節”在台北中山堂演出《風華粵韻》——民族交響音樂會,以凸顯嶺南音樂特色而飲譽京城和海峽兩岸,獲得觀眾的滿堂喝彩和專家學者的高度讚賞!同年該團與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聯合策劃、創編的《濤聲依舊》——流行國樂音樂會在第十一屆廣東省藝術節上獲得了優秀創作獎和劇目獎,並為該團在建設文化強省的大潮中,擴大公共文化服務,拓展民族音樂演出市場進行了有效的探索。
目前該團以“音樂季”的市場運作模式為依託,努力探索與拓展專業性、公益性、商業性和普及性的演出市場,在職業化發展的進程中,將為中華民族音樂和廣東嶺南音樂的發揚光大,繼續做出不懈的努力。
公演信息
演出全稱:中國民族音樂百場巡禮:廣東民族樂團音樂會
演出時間: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19:30
演出場館:國家大劇院 音樂廳
粵韻飛揚
簡介
2012年9月2日晚,“粵韻飛揚——廣東民族樂團音樂會”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與首都觀眾一起觀看演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一同觀看演出。
內容
2012年9月2日晚7時30分,音樂會在歡騰熱烈的民族樂曲《賽龍奪錦》中拉開帷幕。從客家漢樂《迎仙客》到潮州大鑼鼓《春滿漁港》,從二胡與樂隊《弦意嶺南》到民族管弦樂《花朝月夕》,從極具廣東地方特色的樂器組合“五架頭”到樂曲《粵風》《步步高》,這些嶺南音樂經典作品和新創曲目的精彩演繹,深深吸引了全場觀眾。這些作品,不僅保留了嶺南音樂的濃郁特色,而且在創作觀念和手法上運用現代音樂因素,在傳統民族管弦樂隊基礎上增強了低音聲部,使音響效果更加厚實飽滿。
特點
四大亮點:一是嶺南風格鮮明濃郁。“五架頭”、潮州大鑼鼓和客家漢樂等將登場亮相。二是新創作曲目技法新穎。音樂會大部分曲目為近年來新創作、演出的作品,其中二胡與樂隊《弦意嶺南》為首演曲目。這些作品不僅保留了嶺南音樂的傳統特色,還引入現代音樂元素。三是大膽探索樂隊配製,包括增加樂隊人數,增強低音聲部,使音響效果更豐富,傳統民族樂器特色和樂隊音響的和諧性兼而有之。四是精英匯聚。陳佐輝、曹玉榮、伍國忠、梁玉嶸及卜燦榮等著名藝術家將帶去各自的拿手好戲,向觀眾展示高超的藝術表演水平。
李長春稱讚這台音樂會藝術創新的清新之風撲面而來,特色鮮明、氣勢宏大、充滿激情、表演精湛,展現了廣東音樂探索現代化、交響化,貼近觀眾、貼近時代的成果。
主辦單位
音樂會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主辦,廣東民族樂團排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