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

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

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地方傳統技藝,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從宋元崖門海戰保留至21世紀初,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一帶。新會古典家具造型典雅,線條優美,雕花精緻,其製作程式包括設計、放樣、開木、雕刻、組裝、打磨、拋光、上漆、包裝等工序。

2009年3月13日,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入選江門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16日,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入選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09年10月16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新會古典家具行業源於改革開放後明清家具的收藏商機,當時在收購和保存古舊家具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製造宮廷家具的經驗和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古舊家具貨源日漸減少,於是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開始了新會古典家具行業的二次成長期,形成了龐大的古典家具市場。
新會的古典家具材料多從中國國外進口,中國大陸的氣候條件不大適合硬木的生長,比如黃花梨,紫檀等比較高檔的木材,多從馬來西亞、越南、緬甸、非洲等地進口。木材短缺,明清家具的收藏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整個20世紀80年代是國內古典家具收藏的黃金期。一些港澳台收藏家開始湧入內地,深入城鄉,低價收購大量黃花梨、烏木、雞翅木等明清家具。1979年譚炳華創辦新會首家生產仿古家具的企業——會城華潤傢俬。新會古典家具生產的工藝特色是手工製作,雕花精緻,講究古典韻味。新會古典家具前期以出口為主,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古典家具把觀賞性、收藏性與實用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得到越來越多的內地人喜愛和收藏,開始暢銷中國國內市場。

工藝特徵

新會古典家具製作工藝多為“廣作”雕工,以花鳥、水鄉等形象為主,線條簡練樸實、自然素雅,過程中注重選材,善於創新。新會古典家具美觀實用,在各個部位的結合處使用榫結構鉚合。這種技術是古典家具精粹的表現手法,榫鉚結構就有很多種,如插肩榫、格肩榫、抱肩榫、粽角榫等。這些巧妙複雜的榫鉚結構完全不使用金屬釘子,構件之間能做到扣合緊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
新會古典家具作為能形成獨立市場的且有深厚中國文化內涵的工藝商品,是其它商品難以相比的。新會古典家具行業已經形成一個有知名度的品牌行業,從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產品設計水平、生產質量不斷提高、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這對中國的古典家具的發展與傳承有著很大的貢獻。
收藏價值
新會古典家具將觀賞性、收藏性和實用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得到國人的喜愛和收藏,暢銷中國國內市場。新會古典家具一般使用木料有酸枝、黃花梨、紫檀、雞翅等名貴木料,因木料成材期長,難以成批生產,古典家具等工藝品就顯得更加貴重。
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
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傳承人李澤添

傳承狀況

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從業人員流失等不利因素的出現,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的傳承也受到影響,急需扶持和保護。

傳承人物

李澤添,男,1964年3月生,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的第二代傳承人,2012年12月入選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07年,新會古典家具企業組建了新會區中國古典家具行業協會,制定了有關章程、公約和行業質量標準,保證了古典家具的整體生產質量,減少行業內部的惡性矛盾與競爭。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2020年11月6日,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在江門市新會區文化館非遺直播間第5期中播出。
2、2022年6月13日,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新會古典家具製作技藝)在新會區文旅展陳館(玉湖小苑)舉行的2022年新會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中展出。
榮譽表彰
1、新會古典家具作品《花鳥畫台》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2、新會古典家具作品《四庫全書櫃》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