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打工者膠水中毒事件
- 事發時間:2011年9月
- 地處:廣州市
- 案例:37例
事件背景,詳情經過,救治,確診,調查,後續,
事件背景
從2011年9月份開始,連續幾個月來,廣州市30多名鞋廠、皮包廠的打工人員被陸續送進了醫院,他們的症狀相似,目光呆滯,大小便失禁,雙手發抖,記憶模糊,被確診為二氯乙烷中毒。16日,廣州第十二人民醫院將對這批病人陸續啟動職業病鑑定程式。在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8樓,目前住的27位病人都是因為和膠水打交道,染了病。最嚴重的昏迷不醒,醒了也答不上來“1+2等於幾”,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劉移民解釋,這是因為他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受了損傷。
詳情經過
這家所謂的工廠其實就是位於老居民區的一戶人家,門口沒有和工廠有關的任何標誌。劉老闆是梁堅打工小廠的老闆,他說,已經為梁堅墊付了一萬多醫藥費,但工廠其實是個黑作坊,確實拿不出太多的錢。
在荔灣區河沙村,像這樣隱藏在居民樓里的黑作坊不計其數,規模小的也就十幾平方米,完全是個夫妻店。一些居民樓道路狹窄陰暗,污水橫流。
救治
2011年12月30日起,廣州市安監局陸續接到報告,截至2012年1月19日,廣州市共有37例患者發生疑似職業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全部散發在白雲、荔灣二區37家用人單位(其中35家為無牌無證私人小作坊)。目前,37例患者中,4例分別於去年和今年因醫治無效死亡,3例達到出院標準出院,3例自行出院或轉到當地醫院治療,其餘27名患者仍在市職業病防治院住院接受治療。
確診
2012年2月20日,廣州市職業病防治院表示,該院11名病人全部確診為“職業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這在職業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程度中屬最嚴重的。17日,一位病人因病情惡化轉入重症病房,此前他在廣州市白雲區蘿崗村一家皮具廠打工。目前,醫院還住著28名“膠水中毒”工人。
廣州市職業病防治院主任醫師劉移民介紹,目前所有二氯乙烷中毒病人共用去醫藥費達130餘萬元,其中近半是由醫院墊付。膠水中毒病人治療時間不一,最久需住院長達兩三年。“膠水中毒”病人是否有後遺症?劉移民介紹,“曾回我們醫院檢查過的患者,基本都沒發現後遺症診斷標準中所規定的後遺症。”
調查
經查,此事件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無牌無證私人小作坊生產過程中違法使用劣質膠水,再加上2011年冬天氣候寒冷,車間門窗關閉,無有效通風措施,造成工人急性職業中毒。
截至2012年2月15日,公安部門已協助抓獲提供劣質膠水或非法儲存危險化學品的違法犯罪嫌疑人6名,其中2人被刑事拘留,4人被行政拘留。
後續
近日,“1,2-二氯乙烷”高頻率躍上各大媒體頭條,因為它導致數十名年輕工人突然暈倒,出現喪失記憶、目光呆滯、手腳發抖等症狀。這些年輕工人被確診為職業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一種用於膠水中的有機溶劑)中毒。
“頭暈,想吐。”“膠水,很臭。”未滿16周歲的廣西女孩檀秋燕,只能勉強說出簡短的句子。去年11月14日凌晨,她突發全身抽搐被送到醫院,後來經過7天7夜的治療才恢復知覺。這個時間,距離她到白雲區琪怡皮具廠打工,剛好半年。
她的哥哥檀業動說妹妹在廠里做錢包,用的是萬能膠和粉膠,工作過程中從來沒有採取任何的安全措施,廠里連口罩都沒發過,到了冬天,窗戶都是關著的。妹妹曾告訴他,上班後常常想嘔吐,老是吐口水,有一次還暈倒在廁所里,後來醒過來了,覺得沒事,也沒去醫院檢查。
事發當晚,檀秋燕的老闆曾墊付了四五千元醫藥費,第二天變賣了一些機器離開了。附近的工人說,原來廠裡面有20多名工人,老闆走的時候還欠這些工人一個半月的工資沒有結。
“1+2等於幾?”23歲的四川小伙子陳錫隆目光呆滯,思考了幾分鐘,吃力地從牙縫擠出:“等於4。”在一旁的姐姐陳錫茹說,這是他狀態最好的時候了。住院兩個多月,陳錫隆完全記不起自己曾經重度昏迷,被推進ICU搶救數日後,他甚至連自己的名字,親人的模樣都不認識了。
出事前,陳錫隆在廣州市白雲區永泰鎮“瑪露伊”皮包廠打工,給皮包“上膠”,一個月掙1500多元。春節放假前幾天,他突然暈倒。輾轉了兩家醫院,命是救回來了,但生活已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指著陳錫隆身下的“尿不濕”,陳錫茹說,只能躺著,怕把床鋪弄髒了。而且每天都要給他擦身,他自己也沒辦法翻身。
一些年輕的外來工從事與膠水直接接觸的工作,這類作坊式的工廠幾乎都在老居民樓、城中村里。由於在不通風的環境中不規範作業,以致劣質膠水散發刺鼻的味道無法揮發,最終釀成中毒事件。目前,在涉及事故的39家製鞋、箱包製造及皮革加工企業中,有34家為無牌無證小作坊。
廣州市職業病防治院副院長劉移民解釋,這些年輕外來工的中樞神經系統受了損傷。“已經確診為職業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而且是重度中毒。”現在不好斷定是否會有後遺症,按照《職業性急性化學物中毒後遺症診斷標準》的規定,病人痊癒出院一年後可到具備診斷資格的醫院複查。
“企業道德底線都沒有了,對此,政府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教授認為,出現這種事情與現在的發展模式有很大的關係,企業以低成本優勢參與國際競爭,人道主義關懷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