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與龍巖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3-2027年)

《廣州市與龍巖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3-2027年)》是為貫徹國家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要求和《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國發〔2021〕3號)的戰略部署,全面落實《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方案》(發改振興〔2022〕424號)、《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發改振興〔2022〕766號)工作部署,深入推進廣州市和龍巖市對口合作工作,助力龍巖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結合廣州市與龍巖市實際,共同制定的檔案。

2023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制定《廣州市與龍巖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3-202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市與龍巖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3-2027年)
  • 頒布時間:2023年
內容解讀
《方案》從紅色文化教育、文旅康養、基礎設施、產業和園區、鄉村振興和生態環境、教育和科技、醫療衛生、國資國企、金融資本、幹部人才交流等10個方面深入推進廣州市和龍巖市對口合作工作,助力龍巖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讓合作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兩地人民。
《方案》圍繞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現解讀如下。
工作目標
到2027年,龍巖市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有效銜接推進,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充分激發。
兩市建立橫向聯動、縱向銜接、定期會商、運轉高效的聯動工作機制,在傳承弘揚紅色文化、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綠色低碳發展、產業合作平台共建、雙向交流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推動實施一批標誌性的重大區域合作項目,探索形成一批對口合作典型經驗做法,打造新時代革命老區重點城市與東部發達地區合作典範。
重點任務
(一)紅色文化教育合作
共同傳承紅色文化
◆深度挖掘古田會議、新泉整訓、松毛嶺戰役、紅軍長征出發地、紅軍入閩第一村、中共三大會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等紅色資源,促進廣龍紅色文化交流,共同傳承弘揚紅色文化。
◆支持龍巖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的保護利用,支持龍巖推進中央紅色交通線保護利用相關項目建設,鼓勵龍巖打造全國紅色文化數位化傳承樣板。
◆有序推動紅色文化設施和遺址遺蹟保護提升工程,合作舉辦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革命文物精品展陳。強化兩市文藝交流,共同舉辦紅色文化主題日、革命歷史紀念日等專題活動。
◆組織廣州文藝院團、文藝家協會到龍巖開展文藝創作採風,創作一批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
◆支持龍巖紅色題材劇目到廣州展演,鼓勵龍巖編導、作曲等專業人才赴廣州交流學習。
◆支持兩地媒體深化宣傳文化領域交流,促進資源共享。
◆利用廣州數位技術優勢,豐富兩市數位化新型文化體驗業態,加強紅色文化成果的數位化展示。
◆依託廣州影視企業與平台,提煉具有閩西特色的紅色素材,通過組織開展影視合作拍攝,合辦數字影像周、影視藝術展演等活動,支持影視產業園建設,打造紅色影視拍攝基地,推進龍巖紅色影視發展。
共建紅色教育載體
☆充分發揮兩地紅色資源優勢,推動紅色文化微黨課、紅色革命主題經典劇目展演等活動到對方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展演。
☆加強兩市黨校合作,共同發展紅色研學、紅色教育培訓、紅色文創等新業態,打造以“蘇區精神、長征精神、老區精神”等偉大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紅色教育培訓產業帶。
☆支持兩地相互掛牌成立黨性教育基地,建立教研共建、師資共享等制度機制,推動兩市各級黨員幹部常態化開展以紅色文化傳承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
☆探索建立紅色教育基地、教學點共建共享機制。支持古田幹部學院提升辦學質量,高標準建設古田會議精神研究中心,開發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共同打造新思想宣傳培訓基地。鼓勵廣州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古田幹部學院設立幹部教育培訓基地,開設高層次人才、專家國情研修班。支持龍巖中央蘇區金融街建設,打造全國紅色金融教育基地。
(二)文旅康養合作
推動文旅康養高質量發展
★立足兩地文旅特色資源,加強文體旅遊康養產業發展合作。
★兩市互為旅遊客源地和目的地,建立兩地文化旅遊城市聯盟。
★依託各自媒體資源宣傳對方文化旅遊品牌,相互支持參與宣傳行銷活動,提升文旅康養品牌在對方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支持雙方在主流媒體、旅遊網站等平台開設廣州龍巖文旅宣傳專欄、專版,支持廣州日報等媒體單位與龍巖市縣融媒體中心合作交流。
★推進“穗岩一家親·文旅心連心”系列合作項目,支持成立龍巖文旅宣傳行銷廣州中心,加強兩地在旅行社、星級酒店、A級景區等領域合作,持續開展“百萬老廣游龍巖”活動,打響“紅色古田·養生龍巖”文旅品牌。
★鼓勵廣州市屬國企參與龍巖紅色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支持永定客家土樓與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利用,探索建立“土樓文化銀行”。
★支持建設閩西革命老區數字文創中心,合作開發特色文化旅遊產品,聯合開展文化交流、旅遊推介、市場開發、品牌宣傳等活動。
★推動整合廣州龍巖沿途各區域景區景點,打造成具有兩市特色的城市文化旅遊廊道。
★積極推動廣州向龍巖組織送演出、贈送圖書、人才培訓及來岩舉辦推薦會。
★合作舉辦大型文旅節慶活動、體育賽事、論壇會展、包機專列,共同開發研學、康養、溫泉、度假、賽事、民俗、紅色旅遊產品。
★利用廣州國際旅遊博覽會、龍巖文旅大會等載體,共同拓展國內外文旅康養市場。
★支持推進古田梅花山、冠豸山、武平森林等康養項目建設,搭建兩地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平台。
★探索共建康養項目和建立職工療休養合作機制,加強康養產業經驗交流、合作發展,積極推進康養聯盟協作。
★發揮廣州市體育名城優勢,在賽事資金、宣傳推廣、運營招商及運動員隊伍邀請、賽事名額互換等方面支持龍巖承辦馬拉松賽、國際龍舟邀請賽、世界羽聯世界羽毛球巡迴賽、海峽兩岸青少年棒球聯賽等重大賽事。
(三)基礎設施合作
4推動互聯互通便捷高效
◎開通廣州—龍巖的直達動車,根據運營實際適時研究加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直達龍巖機場航班,加快推進廣州至河源段(龍川)、龍巖至龍川鐵路(武平至梅州段)及南昌至潮州高速公路(龍巖段)等項目建設,推動福廣高鐵通道建設,加強兩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學習推廣廣州在5G、智慧城市、電子商務、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新基建領域先進的經驗做法。
◎鼓勵和支持廣州企業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參與龍巖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市政、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運營管理。
◎支持龍巖公路港綜合物流園區、鐵山綜合物流園項目建設,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探索在多式聯運信息化、數位化物流樞紐、智慧物流園區以及倉配業務數位化、智慧型化升級等物流設施與數據平台方面共建共享。
◎聯合開展無人貨運、智慧型駕駛和幹線物流等新技術新手段的運用探索,加強兩地智慧物流工程合作建設。
◎對接龍巖需求,共同研究建設覆蓋產地預冷、冷鏈運輸、銷地冷儲、冷鏈配送、冷藏銷售等環節全程可追溯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爭取在農產品特色區域布局一批移動型冷藏設施、冷庫等。
◎積極推進粵閩江海聯運項目,支持龍巖打造閩粵贛邊區域物流和供應鏈中心。
5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
★學習借鑑廣州市新型城市基礎建設全國試點經驗,協助龍巖市開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台建設,在城市體檢、智慧型建造、智慧市政、城市綜合管理等領域深化套用。
★推動聯合建立突發災害和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指揮協調聯動機制,爭取實現應急救援隊伍、裝備、物資等的信息共享和緊急調用,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安全。
★推動龍巖市龍湖水上救援實訓基地建設。
★支持龍巖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數位化社會治理平台,提升社會治理智慧型化、信息化水平。
★健全社會治安協調聯動機制,共同打擊新型網路犯罪涉麻製毒犯罪和其他跨區域犯罪。
★支持龍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探索建立跨省情報指揮協作信息化系統,共同創建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加快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攜手打造全國文明城市結對典範。
★支持龍巖建設數字社會治理平台,提升社會治理智慧型化、信息化水平。
(四)產業和園區合作
6統籌承接產業轉移
●梳理兩地產業體系,按照生態優先導向、嚴防污染轉移的要求,研究產業鏈協同發展清單與重大產業項目清單,發揮廣州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的作用,幫助龍巖承接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補齊建強產業鏈。
●創新產業轉移合作模式,探索“廣州企業+龍巖資源”“廣州市場+龍巖產品”“廣州總部+龍巖基地”“廣州研發+龍巖製造”等合作模式建設。
●探索通過市場化方式共建產業基金和跨地區利益分享機制建設,鼓勵大型企業總部、區域總部投資落戶龍巖。
●發揮兩市承辦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州博覽會、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等大型活動作用,探索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推進兩地企業互利共贏。
●支持龍巖科創園、新羅未來城科創園、三創園、文秀數字產業園和火柴空間站(漳平)創新創業基地申請廣州市網際網路企業產業轉移承接基地。
7支持龍巖與粵港澳大灣區共建產業合作試驗區
○探索廣州市在龍巖市國家級和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謀劃建立“飛地”產業園,通過聯合出資、項目對接、資源互補、技術支持等方式,共建數字經濟、循環經濟、軍民融合與電子信息等專業園區。
○採用全域聯動、共建共享模式,探索構建“1+8”總體發展格局(即1個龍巖—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合作試驗區和8個特色產業合作示範園)。
○探索建立龍巖—大灣區創新合夥資源池,引導風投創投、科研平台、科學設施、創新企業等各方資源對接合作。
○探索組建龍巖—粵港澳科技合作委員會,放寬創新要素跨行政區域流動限制,共同搭建科技資源共享平台。
○支持試驗區優先複製推廣廣東自貿試驗區重要改革創新經驗在試驗區同步開展試點。
8聯手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
◆引導廣州市再製造工程研究(技術)中心、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與龍巖相關質檢院所建立結對合作關係,指導龍巖建設檢驗檢測中心,支持引進檢驗人才、先進技術和大型儀器設備,建設再製造產業示範基地。
◆支持兩市金銅等金屬精深加工軍民兩用合作項目、儲能電池項目、長汀紡織服裝產業一站式倉儲電商綜合服務平台項目、連城—廣州新型建材產業園及廣龍合作產業升級示範園項目。
◆發揮廣州市科創資源集聚優勢,支持龍巖高新區(經開區)建設先進機械製造產業園區、上杭縣蛟洋工業園區建設新材料產業合作試驗區、長汀稀土工業園區建設稀土新材料產業合作試驗區,推動形成“區域聯動、共創共享、合作發展”的良好局面。
◆鼓勵引導廣州製造業企業在龍巖設立研發製造基地,推進中國(龍巖)智慧型製造基地建設。
◆開展產業鏈供需對接“手拉手”活動,推進廣州新型顯示、高端裝備製造業、高端精細化工業與武平縣、連城縣等在技術、市場、投資等方面合作。
◆聯合開展重點產業靶向招商,探索品牌節會“一會多地”“共同舉辦”等新模式,共同謀劃舉辦兩市招商引資推介大會。
9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加強兩市高新區、經開區和各工業園區、專業園區、特色園區間的交流與合作,推進兩市依託已有產業基礎和優勢,重點在有色金屬、機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紡織、建材等特色產業及配套產業領域開展廣泛合作,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協助龍巖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數位化改造,共同推進建設行業(區域)特色型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和面向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型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支持龍巖建立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促進中心,培育推廣一批數位化解決方案。
★支持廣州智慧型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對龍巖市工業企業開展智慧型製造診斷服務,推動產業鏈群整體智慧型化轉型。
★推廣龍巖在環衛裝備、智慧環保、應急電源裝備以及城市內澇應急救援等領域服務製造新模式。
★支持龍巖機械裝備企業與廣州市國企深入合作,推動項目簽約落地,打造閩粵贛邊區域先進制造業中心。
★支持龍巖高新區(經開區)與廣州開發區合作交流,學習借鑑廣州開發區在簡政放權、企業融資、上市、股權投資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10搭建外資外貿合作平台
●發揮廣州市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規模優勢,協助龍巖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探索啟動陸地港綜合保稅區建設,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開放平台建設,共同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成果。
●支持龍巖對接南沙自貿區、海南自貿港與RCEP國際市場,引導外資加大對龍巖重點領域投資,同時為本地企業“走出去”提供政策、信息、法律、人才、資金等方面服務。
●探索以“飛地”形式在廣州南沙設立專屬“自貿園區”,為龍巖孵化培育優質項目、招商引資、拓展市場主體開放合作空間提供載體和政策支撐。
●深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貿易促進平台、國際行銷服務網路建設,引導廣州外貿龍頭企業在龍巖開展外貿綜合服務業務,共建閩粵贛邊區域高標準市場體系示範中心。
(五)鄉村振興和生態環境合作
11協同發展現代農業
○加強兩市鄉村振興人才、科技、諮詢服務協作交流和勞務合作。
○引導廣州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向龍巖畜禽、蔬菜、果茶、薯業、林竹花卉、食用菌、淡水漁業、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聚集,培育發展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以及“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發揮廣州市農業科技的優勢,支持龍巖漳平台灣農民創業園、新羅龍池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上杭閩台農業融合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連城縣現代地瓜產業園、長汀縣預製菜產業園和永定區蝴蝶蘭產業園等建設發展。
○統籌整合兩地資源優勢,支持廣州農副產品總部企業、科研院所在龍巖設立直供大灣區的農鮮產品種植生產、深加工及配送基地,推動建設現代農業科研試驗基地,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建立健全統一的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標準體系。
○鼓勵兩地合作共建供銷生態農產品城鄉互補一體化融合產業鏈項目和“菜菜姐”黃斜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紅土膳食產業園(預製菜深加工)和閩西蛋禽加工行銷中心,推動休閒農業、智慧農業等新業態,共同提升特色優勢產業的質量效益。
12增強城市發展動能
★綜合考慮兩地資源稟賦、產業特色等因素,探索建立區縣結對關係,依據實際需要制定結對計畫,明確具體任務和措施,定期召開會議、組織互訪等活動,推動合作事項落實。
★借鑑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經驗,支持龍巖建設區域性節點城市、現代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等,發揮永定、上杭、武平等粵閩省際交界優勢,建設石材、農產品、新能源汽車配件等物流園區。
★加大對兩地優質產品的推介,助力兩地製造擴大市場份額,推動廣州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全國消費幫扶示範城市。13拓寬農產品消費渠道
☆鼓勵兩地市屬國企、龍頭企業等投資建設農產品加工及預製菜產業園。
☆主動對接加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爭取在龍巖市創建認定一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預製菜原材料或半成品供應基地。
☆支持龍巖生豬、長汀河田雞、連城白鴨、武平象洞雞、反季節蔬菜等優勢優質農產品供應廣州市場。
☆推動兩地建立農業和綠色食品長期產銷對接關係,支持龍巖市相關機構組團參加廣州國際食品食材展。
☆利用廣州農產品展銷平台和電商平台,建立龍巖農特產品進穗“綠色通道”。
☆鼓勵廣州市農業龍頭企業發揮資本、技術和市場優勢,到龍巖市投資建設一批農產品、飼料等加工基地。
☆引導廣州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採取訂單農業、產銷一體、投資合作等方式,擴大龍巖農副產品直采規模,加強消費合作。
☆探索與廣州共同打造精品農旅線路,帶動當地村民創業就業和農副產品銷售。
☆發揮廣州消費市場大的優勢,在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建立龍巖館,推進龍巖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及招商引資引智活動。
☆加強農業優良品種研發、選育、推廣合作,引進廣州先進的水產育苗技術和養殖新品種。
14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加強兩市在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項目策劃和技術交流協作。
◆銜接兩市能耗標準和限制發展產業目錄,共同制定能源環保政策。
◆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共建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協助龍巖完善城鄉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實施雨污分流、截污納管,推進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
◆推進兩地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和尾礦庫污染治理,打造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示範項目,有序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
15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拓展提升林改“武平經驗”,支持龍巖推廣全國林改策源地—武平縣捷文村經驗做法,建立健全林業金融區塊鏈融資服務平台、低碳社會創建信息管理平台、發行低碳金融創新產品碳金卡、搭建碳積分轉換平台等創新工作。
◇共同開展“雙碳”市場能力建設培訓、碳排放權交易、碳匯資源開發及生態產品價值制度建設,探索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技術交流培訓及案例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打造革命老區重點城市與東部發達城市對口合作的零碳技術聚集區、產業示範區。
◇依託現有交易場所,探索共建生態產品交易市場,推動開展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創新生態產品價值異地轉化模式。
16促進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共同實施綠色製造工程,發展綠色產業、循環經濟,探索共建一批綠色工廠和園區。
●支持龍巖“八大幹”“八大珍”等品牌建設,培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打造一批綠色品牌。
●支持推廣可降解植物纖維環保產品,實現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支持龍巖發展綠色金融,推進廣州市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向龍巖輻射,推動節能減排相關產業的發展。
(六)教育和科技合作
17深入開展教育領域合作
◎加強基礎教育合作交流,探索推動兩地中國小、幼稚園、特色教育學校建立對口協作關係,在教學研究、研學實踐等方面建立交流協作和資源共享機制,推進廣州—龍巖示範性高中友好共建項目。
◎探索開展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師徒結對。
◎探索開展廣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與龍巖市建立教研對口協作,協助龍巖市創建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共建高標準實踐教育基地(學校),支持青少年學生到龍巖古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開展研學實踐活動。
◎發揮廣州教學專家組和名師隊伍的作用。
◎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教育”作用,共建教育信息化領域交流合作平台。
◎加強兩市普通高校、職業院校之間的合作交流,推進龍巖學院、閩西職業技術學院、龍巖技師學院、龍巖農業學校、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與廣州市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學科共建、平台共享、師資培訓、學術交流、產教融合等方面開展對接合作。
◎協調爭取相關在穗省屬高校與龍巖轄區內高校建立對口合作關係。
◎支持廣州醫科大學對口合作龍巖工作,探索整合資源創建高水平套用型高校。
◎支持廣州市與龍巖市建立缺工企業緊缺工種的對接合作。
18構建科技創新共同體
●拓寬科技創新合作領域,引導兩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工院校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共同投入、聯合開發、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聯合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套用。
●引導廣州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等在龍巖設立分支機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探索兩市合作共建開放共享實驗室、協同創新院、檢驗(認證)中心等研發、檢驗機構,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和孵化平台對接合作。
●借鑑複製廣州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股權激勵等經驗做法,促進創新成果在龍巖落地實現產業化。
●探索推動廣州科技基礎設施、專業技術服務平台、科技信息資源和大型科學儀器設備面向龍巖開放,逐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資源共享體系。
●結合龍巖產業發展需求,支持廣州市科研院所在龍巖合作設立科技研發平台。
●探索科創“反向飛地”,支持龍巖在廣州設立異地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大灣區龍巖中心,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孵化平台建設,打造一批專業化眾創空間、孵化器、創新服務綜合體標桿。
●支持龍巖市與廣州市聯合建設“飛地研發中心”“異地智腦”“離岸孵化中心”等產學研合作載體,共同申報人才計畫和承擔科研項目,聯合開展技術攻關。
(七)醫療衛生合作
19加強醫療衛生領域合作
☆發揮廣州市醫療衛生資源優勢,幫助提升龍巖市醫療服務水平。
☆探索醫療衛生合作模式,開展重點醫院對口合作,逐步推動建立醫聯體、中西醫優勢專科、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重點在醫技提升、專科培育、人才培養、課題研究、公共衛生等方面開展雙向交流合作,促進兩市醫療衛生資源共享。
☆支持廣州市醫療衛生機構與龍巖市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多種形式合作。
☆協調爭取相關省部屬醫院和其他醫院與龍巖市屬醫院建立對口合作關係,通過遠程交流、派駐人員等方式指導龍巖市的醫院管理工作,促進專項工作的推進及開展,不斷最佳化服務及管理流程,提高龍巖市的醫院管理水平。
☆協助龍巖建立醫療學科人才梯隊培養計畫,並為龍巖醫療人才培養提供便利條件,每年接收龍巖優秀青年醫師到廣州進修學習。
(八)國資國企合作
20搭建國資國企合作平台
◇加強兩地國資國企間的交流與合作,鼓勵廣州國有企業採取項目共建、合資合作方式參與龍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推動兩地國有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股權投資、土地開發、供應鏈貿易、資本運作、技術支持、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合作,實現兩地國有企業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鼓勵廣州市屬國企牽頭參與龍巖文旅康養資源開發,投資建設龍巖文化旅遊、健康養生、職工療休養項目,助力推進龍巖市打造閩粵贛邊區域文旅康養消費中心。
◇探索廣州市屬國企到龍巖開展產業項目投資合作,合作設立產業投資基金,促進龍巖市產業轉型發展。
◇發揮廣州國有企業在項目投資、運營、風險管控等方面優勢,支持廣州國企與龍巖國企強化資本對接運作,探索聯合成立開發運營主體,探索共同成立產業投資基金,共同開展設施建設、產業培育和科技創新等業務。
(九)金融資本合作
21推動金融資本合作
◎引導支持廣州社會資本到龍巖革命老區投資興業。
◎鼓勵具備條件的廣州民間資本在龍巖依法依規發起設立各類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
◎支持兩地金融工作部門、金融機構開展深度合作,推動在穗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在龍巖依法合規開展業務。
◎鼓勵兩地社會資本加強合作,共同設立股權投資基金,支持新興產業領域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十)幹部人才交流
22開展幹部人才交流
☆開展兩市幹部交流鍛鍊和學習培訓。廣州市根據實際情況選派經驗豐富的幹部、業務骨幹到龍巖開展交流鍛鍊,龍巖市定期從相應部門選派優秀年輕幹部赴廣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交流鍛鍊、跟崗學習輪訓。
☆支持龍巖市各縣(市、區)與廣州市市轄區在促進產業協同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激發資本市場活力等方面開展幹部人才交流鍛鍊,精準服務助推兩地對口合作項目落地見效,促進觀念互通、作風互鑒、辦法互學。
☆加強兩市在科技、經濟、衛生和教育、媒體、文化旅遊、宣傳等重點領域人才交流,探索柔性引才、人才飛地等模式。
☆支持兩地在黨校、開發區、大學、職業學院、科研機構、行業領軍企業、金融資本等領域開展院士、博士後、專家、海外留學生閩西行等人才交流、培訓、項目合作。
☆爭取兩市合作共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人才驛站等平台,探索兩地人力人才資源信息共享,促進人才跨區域無障礙流動。
☆探索聯合制定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推動廣州龍巖兩地高頻事項跨省通辦,讓在兩地工作生活的居民更加便利。
23搭建青年工作合作平台
◎支持成立以兩地青年聯合會秘書處為基礎的青年合作項目推進辦公室,加強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交流,兩地定期舉辦青年發展研討交流活動,探索建立兩地團市委班子、青年企業家群體、基層團組織和青年社會組織定期走訪交流、人才合作機制。
◎支持在有條件的市屬高校或青年創新創業陣地建設龍巖青年人才工作站。
◎建立兩地青少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交流機制,聯合舉辦“青年大學習”宣講交流和青年典型事跡分享活動,組織兩地團幹部和青年骨幹到廣州市團校和古田幹部學院聯訓,共同推動兩地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
◎拓展龍巖青年實習就業渠道,探索落地一批青年專業人才合作項目,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實習崗位;依託廣州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多形式開展“雲交流”、實地參訪、研學旅遊等活動,促進龍巖與穗港澳青年交流合作。
◎發揮龍巖駐粵團工委和兩地工青婦企業家協會作用,深入推進兩地工青婦企業家間的互動和交流,實現工青婦組織、陣地、資源共融共享。
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推進機制
依據實際需求推動市領導互訪與交流、牽頭部門會商,對應部門合作交流等機制,加強對接協調、信息溝通,逐步建立完善市級對口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部門牽頭推進、區縣落實落細的工作機制,合力推進兩市對口合作工作。
(二)強化統籌協調推進
●廣州市和龍巖市要圍繞本實施方案明確的各項任務,梳理兩市對口合作年度工作計畫。
●各對應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和實際,在兩地對口合作頂層設計框架下,制定專項實施方案,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充分調動各類媒體資源,加大兩市對口合作宣傳力度,強化對口合作典型案例宣傳,發揮典型引領示範效應,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對口合作工作,帶動更多更好的合作項目落地生根,形成支持參與對口合作的良好氛圍。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強與中央等層面指導部門的匯報對接,爭取在政策實施、規劃編制、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等方面給予更大的力度支持,為對口合作賦智賦能。
●兩省在扶持產業發展、加強科技創新、最佳化金融服務、幹部人才交流等方面對龍巖革命老區給予政策扶持,在安排省級資金及爭取中央資金安排方面,對列入廣州、龍巖兩市對口合作的項目予以優先安排、傾斜支持。
●在不突破永久基本農田、耕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的前提下,對對口合作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計畫指標予以重點保障。
●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方式設立對口合作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對口合作園區共建和重大項目建設。
(四)強化對口合作督導評估
堅持日常督促檢查、年度總結通報和階段性評估相結合,突出工作重點,確保各項措施任務落到實處。加大對重點任務特別是產業合作項目進展情況的跟蹤服務,每年根據實際需要協商制定重點工作計畫或任務清單,適時組織兩市對口合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實地調研對口合作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