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二十五中學

廣州市第二十五中學

廣州市第二十五中學始建於1925年,位於廣州市東山區文德路19號 ,坐落於商業繁華的北京路東面,由正校區、綜合樓、東校區三部分組成,共占地面積4134平方米,建築面積8071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市第二十五中學
  • 簡稱:廣州25中
  • 創辦時間:1925年
  • 所屬地區:廣州市東山區
  • 學校類型:初級中學
  • 學校屬性:公立中學
辦學條件,歷史沿革,歷史遺蹟,辦學成果,學校合併,

辦學條件

廣州市第二十五中學由正校區、綜合樓、東校區三部分組成,共占地面積4134平方米,建築面積8071平方米,東山區教育強區加快了學校建設,校舍、設備和辦學規模都得到增添和擴充,擁有多媒體電腦室3間,多媒體教學平台38套,建有校園網和閉路電視網。

歷史沿革

市二十五中學前身為“廣東大埔同鄉會”,始建於1925年。
始建於1925年始建於1925年
1930年私立廣州大學文學院以及私立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遷入文德路萬川樓
抗日戰爭時期曾為“廣東省女子師範學校”,抗戰勝利後校址被“私立華南中學”占用。
1951年私立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與其它幾所大學附中在文德路原校址成立“華南聯合大學附屬中學”。後改為為“私立萬川中學”。
1953年改制公辦,同年開始招收高中。
1955年,正式編定為“廣州市第二十五中學”。
1975年9月由於管理體制改革,學校下放由東山區教育局管轄。
1980年8月回歸市教育局領導。
1985年,該校高中部與廣州市紡織工業局聯合辦學,成立了“廣州市紡織職業高中”,國中部仍為“廣州市第二十五中學”。
1991年,職中更名為“廣州市第二服裝職業高級中學”,國中部仍為“廣州市第二十五中學”。
1999年8月,“廣州市第二十五中學”下放區後,再次改由東山區教育局管轄
2001年,由於體制改革,區教育局要求“二服職中”於2001學年度起開始停止招生。該校成為全日制國中。
2003年11月通過第四批“廣州市綠色學校”和“東山區一級學校”的評估驗收。
2010年,該校被合併到廣州市第十三中學

歷史遺蹟

位於仰忠街(25中後門)有一棟建築物,仍可見當時文德路25中校址作為私立廣州大學時期的字樣。

辦學成果

大半個世紀以來,該校培育了成千上萬品學兼優的人才,他們從學校走向社會,為人類的文明和社會的進步作出了貢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創下了業績。特別是近幾年來,在區教育局關懷指導下,我校教改邁出了新路子,校園環境大為改觀,教學設施更新換代,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該校全體教職員工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宗旨,辛勤耕耘,嘔心瀝血,為祖國培育“四有”新人,從而使我校教育、教育工作成績斐然。多年來我校初三畢業班工作獲獎勵。
2003年12月,學校被批准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EPD)教育項目成員學校”,學校承擔了相關的課題。2004年6月8日,該校又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生本教育的觀念和實踐模式研究”子課題——“生本教育”改革實驗。 學校隸屬於東山區教育局,實施全員聘任制後,該校有教學班28個,教師80多人。設立辦公室、教導處。東山區教育強區加快了學校建設,校舍、設備和辦學規模都得到增添和擴充,擁有多媒體電腦室3間,多媒體教學平台38套,建有校園網和閉路電視網。增添了實物展示儀等一大批電教設備,為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供了極有利的條件。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上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離不開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和奮鬥,也離不開廣大校友對母校的支持和幫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該校繼續以“博採、善學、自律、進取”為校訓,以“生本教育實驗”教育模式培養人才,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學校辦出特色,為祖國四化建設輸送更多棟樑之材而努力。

學校合併

2010年,越秀區對區內11所中國小進行合併。其中,廣州市第二十五中學被廣州市第十三中學合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