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橋水泥錐事件

廣州天橋水泥錐事件

2012年7月,網友爆料因流浪漢睡橋下影響市容,廣州有人澆築水泥錐對付,在微博引起熱議。2012年7月2日,巡城發現,廣州白雲、天河確有多處天橋和高架橋底,澆築了水泥錐,卻沒有單位站出來認領。市民對橋底澆築水泥錐,褒貶不一,但有市民認為,作為城市的管理部門,應該寬容對待流浪漢,採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天橋水泥錐事件
  • 時間:2012年7月
  • 起因:天橋下建立水泥錐
  • 影響對象:市民、管理部門與流浪人員
事件詳情,相關回應,相關評論,

事件詳情

白雲機場高速入口
白雲機場高速黃石南入口的高架橋,上橋處和下橋處的橋面下,近200平方米的平地上長滿了森然的“牙齒”,約2000個水泥錐整齊地排列其上,每行約100個,每列約20個。底座呈正方形,邊長及錐體高度約10厘米,每個間距約10厘米。附近清潔工李先生說,這處已建起數年,但他不知道是何時、何單位所建。
流浪漢在橋下睡覺流浪漢在橋下睡覺
橋下有一片空地,一些貨車司機常臨時停車此處。司機劉先生稱,在廣州亞運前,這裡就已有這片水泥錐,他估計是為了防止有流浪者睡在此處。2012年7月2日在此橋下看到,一名流浪者靠牆坐在一處廢棄的沙發上。附近橋下的綠化帶邊,擺著幾塊木板。劉先生稱,常有流浪者在此過夜,無人干涉,也無人管理。
廣州大道北五仙橋
五仙橋人行天橋底,兩個坡道都被人澆築了三角形水泥錐。橋的西側,水泥錐豎在橋檐下,錐底已經澆築牢固,錐頭高出水泥地面七八厘米,緊靠人行道,3米多長。在橋東側,下坡道空蕩的橋底,約4米寬的水泥地板,也豎起數百個水泥錐。橋西側水泥錐頭較鈍,東側的水泥錐尖頭鋒利。據附近街坊稱,五仙橋人行天橋底澆築的水泥錐,已有四五年,兩側橋底在沒水泥錐前,常有流浪人員聚集露宿,堆放雜物。
廣州天橋水泥錐事件
民政部門
據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因自身無力解決食宿,無親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農村五保供養,正在城市流浪乞討度日的人員,可到救助站求助;但是雖有流浪乞討行為,但不具備前款規定情形的,則不屬於救助對象。而根據廣州的現實情況,除了流浪乞討人員自願求助外,民政部門也組織流動救助服務隊上街實施主動救助,對於諸如在天橋底、車站旁流浪乞討人員進行勸導,指引其進入救助站;但對於拒不接受進救助站的,並不能強制其離開。

相關回應

對於網友微博爆料廣州有橋底澆築水泥錐不讓流浪者睡覺怕影響市容的說法,2012年7月2日,廣州城管回應稱,他們沒有澆築水泥錐、不讓流浪人員在橋底睡覺。對於機場高速黃石出入口橋下的水泥錐,2012年7月2日向白雲區城管局、交通局、建設局等部門了解水泥錐區域的管養權屬,卻沒有部門“認領”。
水泥錐水泥錐
白雲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早在機場高速建成時,水泥錐便隨之建好,並非後期增設。至於其用途和造價等,該負責人表示並不了解。該負責人稱,機場路作為市政道路,屬於白雲區城管局管養,機場高速晚於機場路建成,橋底道路本應屬於市政道路範圍,道路部分歸區城管局管理,綠化區域歸綠化部門管理。然而,黃石出入口底下區域是高於機場路的空地,“應該是屬於機場高速管理公司負責,平日區城管也不負責管理那片區域。”
機場高速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黃石收費站橋底確實由他們負責管養,但是橋底的水泥錐卻不是他們建的,而是由區市政部門建的,原因是過去橋底聚集了太多的流浪人員,不僅將此當棲息地,甚至生火做飯,帶來了安全隱患。

相關評論

這一訊息在網上持續升溫,不少網友都發布了關於該事件的微博。其中實名認證身份為天涯社區公益總監的網友梁樹新發布的微博轉發和評論數量最高,達到了十餘萬。網友普遍表示,用水泥錐阻止流浪漢棲身,這與廣州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不符。梁樹新認為這些水泥錐令廣州蒙羞,他希望能剷平這些刺傷人心的水泥錐。梁樹新還邀請評論名人五嶽散人李承鵬一起到尖錐上體驗並睡一晚上。不過也有少量網友認為,流浪漢在橋下安家之後亂堆亂放,亂扔垃圾,確實影響了橋下的環境,贊成在橋底澆築水泥錐。也有市民擔心,流浪人員以橋底為家,作息時間不定,特別夜裡在路面亂竄,極易嚇到路人 也有市民稱,流浪人員大都生活無著落,或身上有病,或有其他原因,無法等同於正常人看待。政府應給予流浪人員足夠關懷,採取人性化的執法方式,而不應蠻橫澆築水泥錐,一味驅趕。
市政協委員韓志鵬認為,如果澆築水泥錐是針對流浪人員,則“不太人道”。他說,廣州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對於流浪人員,應該關注救助站有沒有向他們敞開大門等問題,而不是用這種方法美化市容。韓志鵬表示,立交橋底和人行天橋橋底,其實是“寶地”,用來澆灌水泥錐,既不美觀又浪費地方。他稱,以香港的經驗,這些空地可以用作建立公車總站,以方便乘客辨識,或設立垃圾二次分類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