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5月。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5名,其中留學歸國博士12名、博士後出站的研究人員3名;在讀研究生59名(博士生9名、碩士生50名);近年來全職從全職從美國引進了4名“杏林青年學者”、從國內引進了1名“杏林後備人才”。主持的“中藥資源創新研究團隊”2015年、2016年連續被評為“廣東省普通高校創新團隊”。主持“廣東省南藥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並擔任“首席專家”。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共培養了博士後研究人員8名(已出站8名)、博士研究生18名(已畢業10名)、碩士研究生122名(已畢業79名)、本科實習生120多名。近年來有3名研究生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研究生”,2名研究生畢業論文獲“廣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主持建設“廣東省中藥學研究生創新培養基地”建設任務,與廣藥集團、華潤三九、中山中智藥業集團等合作培養研究生。開設研究生中英文雙語課程《藥用植物生物化學與工程學研究進展》、《天然產物與藥物發現理論與實踐》。主持與德國馬爾堡大學合作開展中德合作科研項目(PPP)的合作,開展研究生的互訪交流學習。研究生培養質量良好,如培養的碩士研究生鄭潤生同學2014年5月成功通過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CSC)評審,成為全國2500名公派博士研究生中的一員,將赴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作為主要單位完成的1項教學成果(“三能力一體”校企協同中藥學實驗教學與人才培養新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獲得2017年度“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主持承擔著“嶺南中藥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中成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藥研發實驗室”、“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中藥種質最佳化與產業套用工程技術實驗室”、“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南藥可持續利用研究與綜合開發利用技術平台”、“廣東省科技廳和廣州市科技局聯合資助項目—華南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南藥資源綜合開發國際合作重點研究室(與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合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破壁飲片技術重點研究室(與中山中智藥業集團合作)”、“廣東省中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建設任務。其中,“嶺南中藥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0年12月10日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現場驗收,並於2016年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專家評估。作為中藥學重點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了廣東省“211工程”二、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南藥資源庫的構建及綜合開發利用”、“南藥的現代研究與綜合開發利用”的建設和管理,參與了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中藥學重點學科)、雙一流學科建設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有液質聯用儀(LC-MS)、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紫外分光光度計、TLC色譜數碼成像系統、製備色譜儀,以及六通道梯度實時螢光PCR儀、懸浮晶片系統、雙向電泳系統、凝膠成像系統、超低溫冰櫃、台式大容量冷凍離心機、雜交箱等大型儀器設備120多台(套),固定資產總值3000多萬元,可開展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植物細胞工程、化學與質量評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以“南藥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與開發”為總體研究方向,開展“道地、瀕危和珍稀南藥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和評價”、“南藥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生產技術”、“藥用植物次生代謝工程”、“基於藥物化學和生物合成技術的重大中藥新藥研發”等領域的研究與開發,初步提出了“中藥種質資源生物化學(Biological chemistry of Chinese herbal germplasm resource)”新學科概念並初步套用於南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子課題、國家科學技術學術出版基金項目、重大新藥創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中德合作科研項目、廣東省重大戰略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畫項目等科研項目共141項、累計科研經費共8000萬元。先後主持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主要參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其中,陳蔚文教授主持的“南藥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系列研究”科技成果2011年5月通過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鑑定,2012年獲得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共主編專著和教材20部,其中陳蔚文、徐鴻華教授主編的學術專著《嶺南道地藥材研究》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立項資助並由廣東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獎。主持承擔廣東省中醫藥強省項目“嶺南醫藥文庫”中《嶺南本草》的編寫工作;主編出版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規劃教材《中藥學》(第二版)(第32次印刷)。近年來共主持獲得專利或著作權共10項,共發表學術論文230篇(其中SCI收錄45篇、EI收錄4篇)。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作為主要發起人,與華潤三九、廣藥集團等合作申請成立的“廣東省中藥材種植行業協會”獲廣東省民政廳批准並於2018年6月正式成立,由嶺南中藥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陳蔚文教授擔任會長、詹若挺研究員擔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不斷提高本重點實驗室為廣東省中藥材行業服務的能力與水平。“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與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廣藥集團、中山中智藥業集團、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等大型中藥企業開展著科技開發與平台建設等合作。主持與企業合作共建三個的技術平台,包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南藥資源綜合開發國際合作重點研究室(與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合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破壁技術與套用重點研究室(與中山中智藥業集團合作)”、“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藥研發聯合實驗室”。其中,以本中心作為技術依託單位與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雞血藤GAP基地”,於2015年12月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現場GAP認證,成為了我國第一個雞血藤GAP基地。與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究起草了38種中藥配方顆粒的質量標準草案及起草說明。與中山中智藥業集團合作建設了“中山市創新中藥協同創新中心”,合作建設了“廣東省中藥破壁飲片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近年先後被評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先進集體”、“優秀博士後培養單位”、“產學研結合工作先進集體”、“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先進集體”、“科技工作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