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8年,廣富林遺址在廣富林村村民開河時發現大量文物。
1959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部在松江縣進行文物普查,於富林村北端和施家浜西段新開河沿岸採集到新石器良渚文化時期與商、周時代陶器殘片,遺址由此被確認。
1961年9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部及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同學,對遺址進行試掘,計開挖探溝4條、探洞10個,發掘面積73平方米。
1999年10月一2000年1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部在富林村北部進行發掘,並對遺址進行了全面調查與勘探,共揭露面積349平方米,初步認定該遺址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
2000年11月一2001年2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部專家對廣富林遺址進行第4次發掘。發掘面積500平方米,初步探測該遺址的面積約15萬平方米。
2001年11月一2002年1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繼續進行發掘,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生參加實習,發掘4個5米見方探坑和1個約250平方米長方形探坑,坑深均約1米。
2003年3月一2005年5月,對廣富林遺址Ⅰ區進行發掘。
2008年3月一7月,由上海博物館考古部主持,聯合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對廣富林遺址進行第7次發掘,共勘探2.4萬平方米,發掘探方230餘個,發掘面積7000平方米。
2009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單位,進行搶救性考古挖掘,勘探7萬平方米,挖掘6000多平方米。
遺址特點
廣富林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位於方松街道北部,原佘山鎮富林村北側,辰山塘東岸,今龍源路西、銀澤路南、廣富林路北、辰山塘東岸。西北和西面有佘山、辰山、鳳凰山等小山峰,北距辰山約2公里,與北邊的崧澤遺址和福泉山遺址分別相距約9公里和15公里,西距天馬山不到5公里,東距貝殼砂堤不到20公里,向南10餘公里為黃浦江向北約30公里為吳淞江,澱山湖位於遺址區以西20餘公里。周圍地勢平坦,在2一3米左右,是生活棲息的優良場所。廣富林遺址的文化層分為三層:上層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文化層、中層為夏商時代的馬橋文化、下層為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層。
文物遺存
廣富林遺址發掘出崧澤文化地灶1處,良渚文化墓葬32座,廣富林文化墓葬8座,各時期灰坑、灰溝、水井、宴會點等遺蹟300多個。 廣富林遺址文化層分為三層,上層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文化層、中層為夏商時代的馬橋文化、下層為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層。
上層出土了許多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器,陶器的表面有許多小方格和麻布紋圖案。
中層出土的遺物以印紋陶為主,但陶質火候較低,紋飾多為籃紋、席紋。
下層出土的遺物以素麵陶器為主,有夾砂扁足陶鼎和泥質灰黑陶豆、罐等。
歷史文化
廣富林文化
廣富林文化分三層:上層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文化層、中層為夏商時代的
馬橋文化、下層為新石器時代的
良渚文化層。廣富林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廣富林文化最早被辨識是在上海松江的廣富林遺址,文化內涵以該遺址出土的廣富林文化遺存為代表,根據考古學文化定名原則稱之為“廣富林文化”。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故而得知其是環太湖地區介於良渚文化與馬橋文化之間一種新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末期考古學文化。典型器物為側裝魚鰭形足或三角形足鼎等,受到魯、豫、皖交界地區龍山文化的強烈影響。文化年代為距今4300一4000年。
研究價值
廣富林遺址是上海歷年發掘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為豐富的考古遺址。廣富林遺址的發現獲得了“廣富林文化”的考古學命名,填補了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譜系的空白,得證上海不是一個灘,而是一個同樣有著深厚底蘊的城市,說明了上海最早的城鎮並非文獻所載為唐代,而是漢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從廣富林遺址出土的河南玉油坊文化特徵的陶片陶器可以推斷出上海人最早的祖先是河南人,而出土的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的遺存等,則是史前的上海人生活的見證。廣富林遺址的發現明確了崧澤文化、良渚文化至廣富林文化的地層關係,豐富了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譜系。
保護措施
1977年,廣富林遺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點。
2013年,廣富林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廣富林遺址公園開始試運營。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從上海市市區出發經捷運8號線 、捷運9號線 、松江98路後達到廣富林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