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沙戲

廣南沙戲

沙戲,自稱"相依"(譯音),他稱"沙戲",為“壯劇”的一個分支。廣南壯族沙戲主要產生和流行在廣南縣北部和東部的一部分壯族村寨中,分為弱路沙戲和東路沙戲。至清光緒年間,沙戲在廣南已很普遍。同治庚午舉人、廣南才子陸貸秋暮年觀沙戲即作《竹枝詞》一首:“老人廳畔築高台,勒少勒帽得得來,笙簫鼓樂相雜奏,嚨啞一聲戲場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戲
  • 含義:“壯劇”的一個分支
  • 分為:弱路沙戲和東路沙戲
  • 特點:舞蹈性強
  • 主要道具:扇子
簡介,表演程式,主要劇目,沙戲音樂,沙戲臉譜,沙戲服飾,

簡介

沙戲的特點是舞蹈性強,以扇子為主要道具,生用團扇,旦用摺扇。主要曲調,女唱“乖哥來”,男唱“依阿里”。布摩也把設壇打醮的鑼鼓法令,祈神驅邪的咒語、鬼符搬上舞台,作為開台、收台程式。伴奏樂器主要有縲馬腿骨製作的胡琴和鼓、芒等。清鹹豐至光緒年間建立了北路的底圩、坡傭、弄追、西松和東路的里叩、樂貢6個沙戲班。民國以後,又建立了北路普卡、者卡,東咱板蚌、老寨4個戲班。

表演程式

沙戲演出有"文不離扇,武不離刀,側身出場,台中亮相,先禮後唱,拜揖人場"的傳統表演程式。文官出場的"上引台"程式接近漢族劇種的"排朝";武將出場的"上跳台"接近滇劇早期的"推衫子"。小姐莊重,書生文雅,大王草莽……惟小丑放蕩不羈,可以唱前不禮人,入場不揖,插科打諢,任意發揮,故有"小丑出場,笑斷肚腸"的說法。光緒時期的沙戲與間信仰關係密切。在10個沙戲班子中,有7個是布摩擔任班主,素有“布摩不開腔,戲班不開箱”之說。班主不是布摩的戲班也要供奉祖師萬法教主、玄天仁威上帝、指同等。演出一般在正月初二、十五、二朋初一。一年3次,一次演出3-5天。演出前由班主進行開台儀式。在後台設一香案,燒香3柱,酒3杯,敬獻戲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詞,祈禱演出成功,乞求神靈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穀豐登。演出結束,以同樣形式收台(封箱)。

主要劇目

沙戲劇目多取材於歷史演義,如《薛仁貴征東》、《東虎平南》等。根據明清話本傳奇故事改編的《三堂官》是目前雲南省內較為完整的戲曲劇本之一。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0刻本,由原者卡班主翻志學珍藏。用本地區民間故事編寫的劇目的《儂智高》、《萬年樹》、《喚春鳥》《娜阿妮》、《白雲村姑》等。沙戲劇目多由口授心傳,有劇本者少,有的隨藝人的過世而絕傳,現能整理演出的有六十餘個。

沙戲音樂

北路沙戲以"正調"為主,"正調"是從廣西北路壯劇傳過來的,經過北路沙戲藝人的不斷加工豐富,結合本地民歌調子,發展出[儂阿妮]、[乖哥來]等曲調,委婉抒情。東路沙戲以"哎依呀"為主,也攙雜有"乖嗨咧"和廣戲的[西隆]、[枝板]等曲調。唱詞結構多為五字句和七字句,雜有少量的十字句。在本地演出,除引詩、對子、新辭彙用語外,唱念皆用民族語,到其他民族地區演出則多用漢語。

沙戲臉譜

沙戲也有臉譜,反面人物在臉上抹幾塊黑白不同的顏色示其奸凶醜惡;書生、小姐濃裝艷抹;小丑、奸臣白嘴白鼻;其他角色只略施粉墨,沒有定型臉譜。早期沙戲還使用過趙匡胤、李逵、豬、猴等臉殼面具,現只有"加官"、"雷公"、"電母"臉殼留存。

沙戲服飾

沙戲服飾以原始頭盔用蔑編紙裱,後用硬紙板自製,繪上花鳥蟲魚,配上絨球泡珠,一般是前額高大,後邊草率。主帥插的翎(野雞尾)稍長,大將稍短,反王或山王插獨翎。靠旗比漢族劇種的短小,主帥人物背五根,大將背三根。蟒袍衣褶、裙被巾鞋大都用土布,顏色自製自繪,旦角環佩銀飾的多少,視人物身份而定。把子除棍外,沒有槍、戟等長兵器,多為短柄刀、斧、"狼嘎"等短兵器。主將喊帶馬時,兵卒將手中的短兵器代作"馬挽手"。武打大多是民間武術套路,還攙雜民眾日常生活中的打鬥動作,如徒手對打"下絆子"、"扳腰跤"等。每當正義戰勝邪惡時,戲場中歡呼不已,很有農村情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