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西角,該地名的由來,民間約定俗成,並於2004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廟西角
- 所屬區域:浙江省
- 羅馬字母拼寫:Miàoxījiǎo
- 廢止年份:2004年
廟西角,該地名的由來,民間約定俗成,並於2004年廢止的地名。
廟西角,該地名的由來,民間約定俗成,並於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村位於楊華廟西角,故名。歷史沿革該居民點於2004年拆遷。...
火神廟,位於女山湖鎮鎮西角,坐北朝南,主體式樣為磚瓦抬梁式木結構,其大院的正面為古戲台。始建於宋。該廟前進山牆下方嵌有捐款碑一塊,長1.2,寬0.8米,題為“山河並壽”,由“乾隆十八年”立。《嘉山縣誌手稿》載,此廟又於“清鹹豐末年延至穆宗載淳同治年間”,即建古戲台時重修。火神廟現存二進,...
史角 史角,東周史官,墨子嘗從其後人研習周禮。魯惠公使大夫宰讓向周天子請郊廟之禮,平王遣史角赴魯授禮。因留居於魯。註:《呂氏春秋》原文雖為“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於天子,桓王使史角往”,但此處的“桓王”:當作“平王”,惠公卒於周平王四十八年,與桓王不相接。
元代末年,興化“四聖觀”(東嶽廟西側)道長柴默庵在城南南津河畔建成一座園林式“道院”修道,潛心研究道學理論,並撰有《百心箴》一書。他在一首詩中贊道:“少乾施主少抄堤,野鶴孤雲自在飛。有水有山還著我,莫教塵土污霞衣。”後來,人們將這座“道院”改建成“柴仙祠”,從而成為南津河畔一大景觀。
下為陰刻廟圖。圖側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天啟三年(1623年)重刻題識,實際是加深原刻而非重刻。碑陰為明人所刻“歷朝立廟致祭實跡”碑文。據圖,廟西、北兩面臨黃河及汾河,總平面呈南北長的矩形,廟北附半圓形的祭壇區。廟外圍為一圈瓦頂宮牆,四角有角闕,南牆上開3門,正門居中,榜“太寧廟”...
東北城角(內)朝陽東直關外五牌三十七鋪 朝陽關外河沿往南,至都城東南角大通橋新城便門。東郊(朝日壇)小石橋 南北通法寺 盛官人胡同 米市口南中街 天妃宮火神廟 靈官廟東嶽廟 河沿往北至東直關頭二三四五六七條胡同 東北巡捕廳東中街 西中街 寧家橋香胡同 靈惠寺 抽分廠 台基廠 草場胡同 觀音寺 中都...
楊侯古廟又稱侯王廟,坐落於中國香港屏山坑頭村西北角,為屏山文物徑的古蹟之一,亦是元朗區六間供奉侯王的廟宇之一。楊侯古廟的修建日期已無從稽考,但村中父老相傳此廟已有數百年歷史。據廟內匾額顯示,1963年及1991年時廟宇曾大事重修。有關侯王來歷的說法頗多,村民認為侯王即宋末忠臣楊亮節,他因保護宋帝而捐軀...
卷棚廟村,為趙莊村自然村,千年古鎮馬嶺崗古村之一。西連竇莊村,南近謝集村。村呈方形,東西三條街,南北街一條。明洪武二年(1369年),張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村里玄帝廟西南角建有卷棚頂白玉奶奶廟一座,屋頂捲曲,外形舒展,故而村名以此更改為卷棚廟。村莊簡介 據廟中碑文記載,昔日始祖張公於...
榆次縣衙建築群西北角的院落是縣衙五廟之一的馬王廟。馬王廟是祭祀馬王爺的廟宇所在地,馬王廟面闊五間硬山頂,裡面正中塑馬王爺像。馬王爺的形象是三眼四臂,左右配牛王、水草,東為橋神,西為路神。這裡同時也是明清時辦“馬證”的機關,又有相當於現在交通局的功能。檐柱通天掛落二龍戲珠的木浮雕,兩邊雀替由...
第419團張成義部率先秘密接近距百靈廟南約3華里處。午夜24時,各攻擊部隊向敵人發起全面攻擊。劉效曾團在百靈廟西側吸引敵注意力,張成義419團向廟南側發起總攻。戰鬥非常激烈,敵人憑藉堅固的工事頑強抵抗,日本特務機關長勝島角芳親自指揮督戰,集中全部火力拚命阻止傅軍前進,激戰達3、4小時也未見結果。孫長勝、孫蘭峰...
大嶺仔文武帝廟位於茂南開發區大嶺仔居委會,建於光緒六年(1880年),重修於1994年,與聖安廟兩廟連為一體。該廟兩進三間,左右拖廊,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磚瓦結構,廟貌古雅。硬山牆、脊頂堆塑雙龍爭珠,大門兩側靠頂、左右各塑一門官,遙遙相對。檐角有守脊獅,門口香爐乃雕飾石柱,別具一格。內外牆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