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育祠

廟育祠

廟育祠 又稱高禖祠,村人俗稱大廟,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九月,賜進士出身、安徽泗州直隸州知州張佩芳撰《重修廟育祠記》曰:“祠於大陽泉為中央,有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修造姓名碑,疑即祠之所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廟育祠
  • 地理位置:陝西省陽泉市義井鎮大陽泉村
  • 氣候類型:大陸季風性氣候
  • 別名:高禖祠
  • 建築類型:保佑村中後代福祉的宗祠
  • 始建時間:公元1345年
正殿三楹,中設男、女像各一,男冕旒龍袞,執珪,如古帝王,居左;女冠金鳳帔裳,端拱如古王后,居右。里人祁嗣於斯。”可見,祠建於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於是,殿廡門庭、鐘鼓樂樓,以次修飭,謁祠下,避諱,更今名。或問於余曰:‘茲何神焉?’曰,‘其古高禖之神與。’《禮·仲春》:‘元鳥至,天子親往祠,高禖後率賓御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於高禖之前求男之祥也。蓋古媒氏之官,故當為女。北齊之制,祀高禖則主青帝,為位於高禖壇上,以太昊配;宋又配以帝嚳,皆古帝也。其今男像與曰並坐,可乎?曰,不可。考祀之儀,帝南向配,帝西向禖神。壇下西向本祀高禖,而主天帝,以人帝配,古故不可並主,況其有壇上、壇下之別乎?且古者,惟男女同牢布席,夫在西,婦在東;御衽,□(夫)在東,婦在西。非是,則不雜坐、不同席也。故王者,父天母地,而南郊合祭天地,共犢後儒,猶譏其褻其,他祀祠抑又可知矣!曰,茲其可易與。曰,亦非夫祀所以祈福也。漢平原祠長陵,神君子孫貴顯;成帝以無子復雍王,時及陳寶。夫果人得所求不必皆合於禮經,況其由來已久矣。由是言之,專祀高禖可,並祀配帝亦可。即謂實非高禖,與配帝而祀之亦無不可。今村眾三百餘家,生齒日多,一乳兩男者屢屢,安知其不自於此與?於是,明祥等求余為記,遂書以刻之。”可見這是一所專為保佑村中後代福祉的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