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張山寨七七會始於明萬曆初年,祭祀活動的主廟在獻山廟,廟裡供奉著陳十四娘娘。當地百姓傳說農曆七月初七是陳十四的誕日,為求婚姻美滿、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事業有成,每年七月初七,人們都要到這裡舉行規模盛大的迎神表演活動,俗稱張山寨七七會。
明萬曆末年,由於張山寨七七會活動規模逐年增大,參加人數越來越多,人們為了搶燒第一炷香,農曆七月初六晚上就上張山寨祭拜陳十四。因為第二天還有迎案表演,為度長夜,他們點篝火、唱山歌、談情說愛。從此,形成了張山寨七七會守夜、對歌的習俗。
時至清末,在江、胡等當地大族的主持下,獻山廟在地方的影響力日增,並經過多次重建,重建後的獻山廟台前廣場面積約800平方米,並建有四座戲台專供廟會斗台演戲之用。
新中國成立後,廟宇活動停止。1950年1月,張山寨大親娘等神像全部被搗毀。1965年4月下旬,獻山廟大殿以及三層樓舍、四個戲台被徹底拆除,張山賽七七會所依存的神廟遭到了毀滅性破壞。
1985年,由民間集資復建廟宇,胡村胡惠芳在巨石上題詞“仙飛石”為記,七七會等迎案活動同時恢復。
2000年後,張山寨七七會日益興盛,信眾涵蓋浙江、福建、台灣等地,成為浙南一帶的民俗盛事。
活動流程
張山寨七七會沿用明萬曆初年確立的習俗,活動形式和程式分為:設立“案壇”、上寨迎轎、巡遊祈福、獻戲、山寨守夜、會案表演、祭拜歸位等。
分立案壇
張山寨七七會參與面廣,案隊眾多,規模盛大。為使案會有條不紊地進行,民間一直沿用明朝的輪流主事規定,分點設壇,錯時迎案。舊時設有七個案壇,各案壇由周邊三到六個村組成。後來合併為四個案壇各壇設大親娘“行宮”,俗稱“娘娘宮”。每個案壇由同壇的輪值首事村負責當年經費的籌集和各類活動的安排。
恭迎大親娘
每年六月初開始,輪值的首事村就要擇黃道吉日,組織儀仗,抬著鑾轎,到張山寨獻山廟恭迎大親娘。他們先在大親娘神像前置香案,擺供品。然後燃香鳴炮,再將大親娘神像請入鑾座。在牌燈前導下,大親娘的四抬鑾轎由羅傘、掌扇、刀、槍、斧、鉞等護衛下山,請入首事村娘娘宮,著專人日夜輪流值守,添香換燭。
同壇巡遊賜福
七月初五,案壇內的羅漢隊、民藝表演隊全部集中在娘娘宮前進行會案表演。每隊表演後都要跪拜大親娘。表演完畢後敲鑼打鼓,以威嚴的儀仗擁簇大親娘八抬鑾轎前行,各案隊跟隨其後,依次到案壇所屬各村游迎、表演。各村須事先在村口擺好供桌供品,大親娘鑾轎一到,即燃香點燭,鳴鑼放炮恭迎。鑾轎坐北朝南擺定,村民頂禮膜拜,接受大親娘賜福,案隊則依次表演。各村迎游完畢,仍抬大親娘回娘娘宮安歇。
獻戲
七月初五開始,輪值村還要請戲班給大親娘演戲,一般連演三到七天,其中初七這天每個“案壇”首事村都要分別請戲班上寨斗台演出。舊時廟前四個戲台,每班各演三個“散出”(短劇),以放火銃為號:一炮準備,二炮開鑼,三炮定輸贏,以三炮響時台前觀眾最多者為勝。因此,張山寨七七會每年的斗台戲都是名角雲集,絕技紛呈,場面熱烈緊張。
守夜祈福
張山寨七七會自從有守夜、對歌的習俗,便成了張山寨七七會活動的一大特色。在每年農曆七月初六夜晚,大批信眾上山安營紮寨,他們或燃篝火、唱山歌,或點香燭、祈福運,或成雙成對談情說愛,盡顯七夕浪漫。
會案獻技
七月初七,會案表演進入最高潮。這天凌晨,各村敲鑼通知,三更起伙,四更用飯,五更出發。先聚集在各自的案壇娘娘宮前列隊等候,最前面的羅漢隊環形排列,由頭領喊口令、吹口哨指揮,刀、叉、棍棒一齊頓地,朝娘娘宮跪拜後,鞭炮、鑼鼓、號角齊鳴,列隊出發。各隊行走順序一般為:案頭牌、案頭旗、先鋒號、大鑼開路,後跟羅漢隊、大聯歡、秧歌隊、三十六行、十八狐狸等民間表演隊伍,最後由儀仗隊護衛大親娘鑾轎。各案隊順著山路邊走邊演,向張山寨進發。各壇案隊一般都有四十多支,約四五千人。未到黎明,他們就到張山寨山腳,分別從四條崎嶇山嶺上山,沿途火銃轟響,喇叭長鳴,“喔嗬”聲連天,搖旗吶喊,衝鋒而上,搶占嶺頭。每年依例由先登嶺頭並在岔路口插案旗者優先進寨進行祭拜和表演。之後各案隊按順序進行擺陣、表演,表演者上有年逾八十的古稀老人,下有僅三至四歲的稚嫩兒童。表演節目有三十六行、大蓮花、銅錢鞭、疊羅漢等,整個表演至少要持續5個小時。
祭拜歸位
表演活動結束後,四個案壇的主事村各自抬著鑾轎,親送大親娘回到大殿神位,護送人員祭拜後謝出,俗稱“娘娘歸位”。張山寨七七會主要程式基本圓滿結束。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社會價值
張山寨七七會是縉雲民俗文化的縮影,也是縉雲及周邊民眾民間信仰和文化生活的反映,它包涵文化娛樂、體育競技、表演藝術、婚姻習俗等諸多內容。該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社會穩定和諧,對弘揚民族精神、增強社會凝聚力都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藝術價值
張山寨七七會期間的民間文藝表演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地方特色鮮明,各種藝術表演形式相互交融,具有較高的傳統性和觀賞性。
學術價值
張山寨七七會活動歷史悠久,涵蓋信仰、民俗、文化等領域,且一脈相承,世代相傳,對於深入了解浙南山區社會發展的歷史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傳承譜系
第一代
胡啟堅,男,同治壬申年(1872年)二月八日出生,卒年不詳,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第二代
胡風南,男,光緒壬辰年(1892年)九月十四日出生,卒年不詳,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胡又喜,男,光緒壬辰年(1892年)一月十一日出生,卒年不詳,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第三代
江設貴,男,1917年出生,卒年不詳,縉雲縣溶江鄉嶺腳吳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胡式行,男,1919年7月28日出生,卒年不詳,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胡禮雲,男,1919年出生,卒年不詳,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第四代
胡文相,男,1936年出生,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胡禮坤,男,1937年出生,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胡錦希,男,1936年出生,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王春妹,女,1937年出生,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第五代
陳才和,男,1955年出生,縉雲縣胡源鄉張岙口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潛海茂,男,1958年出生,縉雲縣溶江鄉嶺腳吳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潘金成,男,1956年出生,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周挺川,男,1956年出生,縉雲縣胡源鄉沿路頭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胡鎖官,男,1954年出生,縉雲縣胡源鄉胡村村人,張山寨七七會首事。
代表性傳承人
胡文相,男,1936年出生,浙江省縉雲縣胡源鄉胡村人,張山寨七七會胡村點首事,已被浙江省文化廳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012年12月,胡文相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浙江省縉雲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縉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張山寨七七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廟會(張山寨七七會)項目保護單位縉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2018年8月16日,由浙江省民宗委、省文化廳、省旅遊局、省文物局四家單位共同指導的2018年“民間民俗多彩浙江”九大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之一——縉雲縣胡源鄉章村村張山寨獻山廟會如期舉行,來自溫州、金華、杭州及周邊十里八鄉近萬人參與。
文化軼事
相傳陳十四,祖籍福建,少時上閭山學法,為百姓除妖滅怪,屈死成神。明洪武年間追殺蛇妖路過張山寨,救下縉雲縣胡源鄉東山村民張希順六歲幼子,張希順感恩戴德,獻出山地,並發動善男信女,出錢出力,集資建廟,塑陳十四金身供奉於張山寨獻山廟。陳十四斬妖滅怪,為民除害,功德如山,自此八方民眾不遠而來入廟陳香,求妻求子,求雨消災,名揚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