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村名由來,歷史沿革,發展歷程,革命烈士,科級以上幹部,
村名由來
據傳“老爺廟”原名“蕭神廟”,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清朝同治年間重修,毀於1941年。
1865年陳氏由利津縣陳家莊行遷廟旁居住,居住戶陸續增多,形成村莊,人們俗稱廟神為“蕭神老爺”。村名故稱“老爺廟村”,沿用至今。
歷史沿革
據傳當地原有一座“老爺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同治年間重修,初名“蕭神廟”。同治四年(1865年)陳氏由利津縣陳家莊遷廟旁居住,後居住戶陸續增多,形成村莊,稱“老爺廟村”。1961年老爺廟村成立兩個大隊,時廟一村名為“廟一”大隊。1964年,因黃河水災曾遷到“六合村”,1965年回遷到“老爺廟”村北,稱“廟一屋子”。1980年地名普查時,“廟一屋子”與“廟二屋子”已經形成了新的自然村,遂命名為“廟一村”。
村中“老爺廟”遠近聞名。清乾隆年間,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海。一日傍晚,浙江寧波一艘大商船在此遇上暴風。狂風惡浪把大船拋向空中,又壓入波谷,檣傾楫摧,大難臨頭。船上200餘人慾哭無淚,一籌莫展。突然,不遠處升起紅燈一盞,光芒四射,滿船人驚喜若狂,忙操舵挽篙,奮力掙扎向紅燈方向駛去。時風浪越來越小,紅燈也漸漸暗淡,而遠處狂風惡浪依然如舊。正行進間,猛然四周風平浪靜,紅燈頓失。天微亮,大難不死的人們發現大船靠在一個由海底貝殼和砂石形成的大砣磯上。船主遂帶船工們到砣磯上焚香跪拜,對天祈禱。忽聞雲中回音“我乃蕭聖老爺陳光磊!”船主銘刻於心,暗誓:“再生之恩,當永世不忘!”
翌年,船主率船隊滿載木材、石、砂、磚、瓦及能工巧匠跨海而來,在當年有救命之功的砣磯上修起一座宏偉的廟宇,這就是“蕭神廟”。青磚圍牆,垂珠大門面東而開,門前砌有十八級條石台階,大門上鐫刻“蕭神廟”三個鎏金大字,蒼遒有力。
門框上刻有對聯,上聯為“朝朝朝朝朝朝朝”,下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橫批是:“海不揚波”。廟宇分正殿、偏殿、藏經殿、廂屋房。正殿大檐上刻滿龍船,兩側各雕一條騰空欲飛的金龍。牆壁上掛著一艘惟妙惟肖的南船模型。大殿內塑一尊高大威嚴的陳光磊金面神像。大門口左右矗立著一對威武雄壯的石獅。院中豎一根數丈高的旗桿,每當雨雪風霧時,紅燈高掛指示遠近船隻別迷失方向。蕭神廟第一位主持為王蓮法師,徒弟崇義、崇俊,晨鐘暮鼓伴隨海濤,磬音木魚環繞蘆盪。因後黃河大水入注,以廟為中心形成了最初的三角洲。清同治五年(1866年),有陳氏兄弟四人,攜妻小遷至廟旁,依廟宇搭築窩棚,開荒種地,捕魚蝦,割蘆葦、削荊條,立業生根。後來同宗、親友陸續遷來,漸成村落。村以廟得名,“老爺廟”沿用至今。
“王旬灘”的故事。由於黃河大水帶來大量泥沙,渤海岸線逐漸向北退遷。清朝末年,老爺廟一帶出現了大片陸地。相傳,當時利津買河村有個財主王旬,多年在老爺廟村北的海灘上曬鹽,人們就把他的鹽灘稱為“王旬灘”。傳說王旬為尋找上好鹽灘,專請風水先生,在海邊看了半月之久,後來認定了老爺廟村北二里處是片好灘。王旬遂雇了20多個鹽工在這裡曬鹽。不到二年,果然發了大財。時老爺廟村有30來戶人家,多為陳姓。陳氏家族依仗人多,聲言這灘是老爺廟村的。王旬不服,陳氏家族便終日在鹽灘上尋釁滋事,致鹽工無法幹活。王旬無奈,便把鹽灘分給老爺廟村一份。可是陳氏家族成員只是見王旬發財眼紅,曬鹽的苦差使又幹不了,不到一年,分得的鹽灘就面目全非。爾後又向王旬要銀兩作為地場稅。
民國初期,王旬的一個侄子在外混得一個官職。回家後聽說此事,便帶上百十號人馬來到村中,將陳氏家族中幾個頭面人物暴打一頓。並把當地縣衙傳來,硬逼陳家簽字畫押,承認此灘歸王旬所有。後來王旬請來石匠,鑿了一塊有1米多高的長形石碑,上刻“王旬灘”三字。1923年,黃河又一次發大水,老爺廟村又平地淤積一米多深,渤海又退十多里,“王旬灘”便被泥沙蓋在下面。鹽灘便成了肥沃土地。鹽曬不成了,王旬就在這裡開荒種地,但因陳姓家族越來越勢大,怕又引起糾紛,只好棄灘從商去了。
王旬是當地很有影響的人物。民國二年(1913年)鬧大災,王旬曾率領當地貧民吃大戶。民國四年(1915年)當地澇災歉收,他又組織農民反抗縣長黃立猷橫徵暴斂。民國十二年(1923年)組織“紅槍會”,自任會長,率領會員們打擊土匪。民國十六年(1927年)率領會眾包圍縣衙,殺死了勾結土匪殘害民眾的縣衛隊長林振海。民國十八年(1929年),王旬率領紅槍會眾與張宗昌殘部作戰,遭火燒身亡。王旬雖然故去多年了,但他開墾的“王旬灘”和其事跡,至今還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
發展歷程
全村村民在黨委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包村組的大協助下,於2003年投資39萬元,全村用上自來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4年藉助上級扶持政策,開墾荒鹼地1100畝,新造台面450餘畝,人均增加0.6畝。2002年鄉黨委政政府大力扶助村集體協助投資,總投資48萬餘元,新建柏油路1.9公里 ,未全村經濟發展帶來活力。
1958年全國普遍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0月為墾利縣羅鎮人民公社。1963年又屬蕭廟公社,64年陸續遷到六合為六合公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1980年底至1982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村土地承包到戶,結束了“生產靠隊長指揮、社員憑工分吃飯”的歷史,實現了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確立了農民自主經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的不斷改觀。
1982年該村通電,2002年通公路,2003年通自來水,2007年8月通城鎮統一自來水。1984年河口區正式成立,該村劃歸河口區。1988年該村推行雙田制改革初步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多土地少的矛盾。1989年開始實行延長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變的政策。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該村充分發揮優勢,鼓勵民眾搞養殖業走上致富路。人均純收入由84年的1200元增至2006年的3800元。
革命烈士
閆承泉 陳錫武 楊福江 楊俊超
科級以上幹部
(含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陳振鋼 陳步科 陳曉峰 董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