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一心“、”二吃”、“三向”、“四正”、“五痴”、“六真”的平常人。
”一心“為:心繫家國人民;
“二吃”為:吃苦、吃虧;
“三向”為:向前、向上、向善;
“四正”為:講正氣,行正道、秉正直、仗正義;
“五痴”為:於國痴愛,於黨痴忠,於民痴情,於事痴真,於已痴信;
“六真”為:說真話,吐真心,傾真情,乾真事,求真理,做真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廖理南
- 外文名:linanliao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省宿松縣
- 出生日期:1960年3月3日
- 職業:公務員
- 畢業院校: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 信仰:消滅階級、剝削、壓迫
- 代表作品:《黃梅戲與宿松》
《試論人才成功的重要因素》
人物簡介,主要業績,
人物簡介
廖理南 男,漢族,一九六零年三月初三日生於當時的安徽省宿松縣北浴公社八斗大隊上古生產隊。中共黨員,中央電大中文系畢業,進修結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供職於宿松縣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任《宿松縣誌》(1978-2002)副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安徽卷.宿松篇》編委、《習作評點》、《縣情研討》主編,自創出版過《理南文論》,安徽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員,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會員,文化部晉察冀文藝系列叢書《共和國脊樑》傳統文化欄目專欄作家,中國管理科學院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人才資源建設開發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教育發展與研究》安徽西南工作站主任,《中國報導》記者兼安徽工作站站長(2002-2004),《市縣領導月刊》理事會委員,《中國評論》月刊特邀評論員,中國國學研究會常務委員。
主要業績
1980年初,即向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方面提出“幹部交流、下基層(包括村官要由公派)、精簡冗兵、冗官”等建議;1981年暑假,根據當時陳漢區教育領導小組的安排,擔任該區組織的空前絕後的北浴、柳坪、朱灣、釣魚台、廣福、隘口、西源七個鄉中學選拔出來的初三尖子學生補習班班主任並教語文課。該班56名學生次年全部升入高一級學校,並湧現出了像張躍林等一批後來成為博士且出國深造的精英人才;1984年曾以《肩挑重擔的人為什麼比空手人走得快》為題,對當時國家精簡機構、冗員進行過鼓與呼;1988年3月於《安慶報》上發表的教改文章《從改革考試入手,注重把學生培養成活智慧型型》被建國五十五周年系列叢書編委會組編的《建國五十五周年優秀成果博覽》和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實踐三個代表的楷模》等認定為中國素質教育的濫觴;1997-1999年致力於探討作文教學規律且已顯見成效,策劃主編了《習作評點》報,
經其輔導過的學生僅1998年即在全國各類書報雜誌上發表習作百餘篇,其中8人次獲“文星杯”全國小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2人次獲“慧光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優秀獎;1998年10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專家人才庫》基礎科學類中收錄了其名字和事跡;1999年5月中國婦女出版社第1版的《兒童作文園地》叢書封三用整版的篇幅在《名師風采》欄目中作過專題介紹;《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中國當代創業英才》、《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等十餘家權威辭書均對其進行過介紹;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唐先田副院長、安徽省教育委員會陳賢忠主任、文化部文化研究中心王列生主任、中國楹聯學會馬蕭蕭名譽會長等近200餘位領導、專家、學者曾專門寫信對其進行肯定、鼓勵和祝賀;已出版了《中小學生語文學習之友》、《語法基礎知識》、《歷史——小博士知識複習題集》等專著,發表的論文《試論人才成功的重要因素》被收錄進人事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組編的《當代專家論文精選》一書,《不可忽視的起步作文——組詞、造句》已入選《耕耘集——全國中國小教師優秀論文集》一書,《作文教學之我見》經湖南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立教育》編輯部認真評審,被編入《中國小教師素質教育論文集》書中;1999年6月調入宿松縣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以後,創辦並主編了《縣情研討》報。
人類社會活動學家、歷史學家、復旦大學歷史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顧曉鳴認為這把方誌、年鑑工作開創出了“屆時互動”的新生面。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崔厚賢同志說,《縣情研討》不僅別出心裁地把讀志、用志活動搞得有聲有色,而且挖掘了地方寶藏,開創了方誌工作的新天地。省志辦還為《縣情研討》在其《修志簡報》上予以通報表彰。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宣傳代表索維格與救災代表哈榮*拉錫得分別給該報題詞。同年8月開始,著手對“雷池”地域範圍進行的考證,已引起有關專家、學者的關注,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編委會已3次與其書面聯繫,並表示將參考其意見,“在《辭海》再版時予以斟酌取捨”;2000年,其記實散文《王安石與九井溝》在《安慶工作》第10期發表;報告文學《大山的脊樑》被收入北京大學組編的《東方之光》、《中華文庫》等權威學術專著,《公僕心,人民情》於國務院主辦的《中國貧困地區》11期發表後,2002年6月被建設部等十二部委組成的專家組從全國當時幾年來的3500餘種報刊中的10萬餘件作品中評出獲獎(全國500名),並被中國紀錄年鑑彙編委員會收入《中國改革發展戰略研究文匯》大型巨著中。安徽省人民政府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採納了他的《加快宿松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樹立皖西南門戶形象》,省人民政府田維謙副省長還對這一建議親自作了簽批,《不拘一格選英才》為安徽省委、省府出台的人事政策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內容,省人事廳還專門因此給予了復函。
進入新世紀後,撰寫的《形式主義要不得——談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中另一種不良傾向》已入選人民畫報社組編的《畫說鄧小平理論》系列叢書,《官僚主義要不得》、《民眾信訪的成因及其對策》被中央黨建理論研究中心評為優秀論文,並被收錄進《當代創新專家文論大全》一書;2004年5月10~13日,參加縣委工作組赴北浴鄉調處廖姓數千人因清明祭祖與當時黃山村的衝突起了化解矛盾、平息事端的積極作用。《中國小教育現狀述略和關於教育改革的構想》發表在8期《人文科學》雜誌上,並被中國公共關係學會、《中國教育改革發展與研究》雜誌社等多家中央單位評為學術、科研成果特等獎,長篇散文《到宿松旅遊去》已引起CCTV--4《走遍中國》欄目組極大興趣,其負責節目統籌的張軍先生已於8月12日專門致電作者,詢問了解文中述及景觀;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人民文摘》雜誌組編的《人生格言精典》收錄了他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萬古事、為萬世人”、“官者,當以公益事為己事,天下心為己心”、“不要為兒孫做奴隸、但願替大眾當牛馬”、“說真話,吐真心,傾真情,乾真事,求真理,做真人”等格言;2005年5月,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撰寫的《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看什麼?——學習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後與江澤民同志商榷》被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的現代文明畫報社收入《時代先鋒》理論研究卷書中,《求真務實,是黨的工作勝利的保證——胡錦濤同志〈在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讀後感》被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收入《中華成功思想博覽》大型經典典籍,12月,在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改革與發展研究所組織的在全國各條戰線湧現出來的20餘萬名優秀人物中評選出100名“改革先鋒”活動中,榮膺金獎;2006年,由文藝報《藝術人生》編輯部和人民日報《書與人生》編輯部編選的、中國文聯出版社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的《中國往事》大型叢書121頁刊載了他的5幀照片,4月,中國經濟發展調研辦公室聘其為調研員。其紀實散文《宿松首屆縣令張何丹》在中國文化研究院舉辦的首屆“全國文化創新理論成果”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作者被授予“全國十佳優秀文化工作者”榮譽稱號。論文《中外選舉略談》獲中國國際專家學者聯誼會主辦的“中國百科優秀作品”一等獎。三秦出版社9月第1版第1次印刷的《宿松民間故事》收錄了他的《曾國藩與宿松》等文章;2007年第二期《和諧中國》刊發了他的《面對新問題,要勤學多問》,第五期《志苑》刊登了他的《談談人的自身和諧》,8月30日《安慶晚報》、12月13日《新安晚報》先後以其《黃梅戲與宿松》為依據,分別發表了《宿松是孕育黃梅戲的源頭》和《黃梅戲發源地當屬宿松》的文章,10月8日,中國國學研究會決定授予他首屆中國國學創作成果類金獎、國學功勳藝術家榮譽稱號。同時,《類編國學大系》20~26頁全文收錄了他的《黃梅戲與宿松》,12月23日,在網易網中,他開通了自己的部落格。2008年,《安慶廣播電視報》1月24日3版《黃梅爭鳴》欄目中刊發了他的《宿松與黃梅戲的孕育、誕生》,《安徽文化工作》第二期《文化安徽》欄目中刊載了他的《雨落黃梅老調新》,《江淮時報》3月25日第4版《文史》欄目中,發表了他的《宿松與黃梅戲的淵源》,5月3日始,《安慶日報 。宿松周刊》聘他為特約編輯,主持《宿松軼事》專欄,6月19日,應縣政協之邀,在其八屆八次常委會上作了《機遇 困惑 建議——關於黃梅戲工作的調查》的專題報告(此材料後被《中安線上》、《安慶新聞網》、《中國戲劇網》《人民網》等不少網站轉發),作家出版社9月第1版第1次印刷的《安慶山川攬勝》收錄了他的《長江絕島小孤山》、《烽火鉛華白崖寨》、《人間碧落石蓮洞》、《吹瀉崢嶸九井溝》等多篇文章。10月,他的《我親歷的宿松七任縣委書記》被收錄進《建國六十周年典藏珍選》大型文獻集中。2009年2月,中國藝術家交流協會第20號檔案決定授予他“2009 建國六十周年藝術功勳人物”。3月16日,代筆為民辦教師寫了《三尺講台,含辛茹苦披肝膽;春風拂煦,黨恩浩蕩惠我難 ——關於要求解決老民辦教師應享受政策待遇的報告》。4~5月,安慶市政府新聞網發了他的《全民招商之風當剎》、《“建個渡江紀念亭”,好!》。6月,他親赴常州采寫的《 經商創業闖市場,離土離鄉不離黨 ——全國第一個跨省外出務工流動黨員的基層組織 宿松縣駐常州黨支部誕生記》被中共安慶市委組織部先鋒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七一社區論壇》發布和中國法學會法制文學研究會、中華全國工商聯宣教部、職業經理研究中心、人民政協報社組編的《共和國輝煌60年》收錄,《離土離鄉不離黨——流動黨員之歌》等三首已在中央、省、市、縣多家先鋒網和安徽歷史文化網上發布並廣泛徵求意見,7月,文史知識出版社出版了他編著的、由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朱文根親自題寫書名、收錄了葉尚志等享受省(部)級待遇的離休幹部近百人的一百多篇文章的《宿松古今縱覽》一書。
8~12月,他的《歷史文化,正在一部分人的眼裡和心中隕落》、《趙妻牧氏,口占“牛”詩解夫困》、《楊馥初軼事》、《從嚴管理幹部,既是革命工作的需要,也是對幹部的關心愛護》、《終身學習,是時代對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要正確對待新生之痛》、《德馨藝精品質貴 醫病除痛恩如海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陳貴海印象》等一系列文章,先後在宿松縣人民政府網、安徽歷史文化網、鳳凰網、新華網、人民網上發布。12月25日,中國國學研究會國學研字(2009--06)號專文授予“首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獎——特別成就獎金獎”!2010年1月開始,先後發表過《關於解決民辦教師遺留問題的建議》、《清朝縣邑神童劉魁的妙對》、《建議組織假期回鄉大學生“看變化謀發展”主題社會活動》、《行業規章,不應蠻橫地踐踏公民的合法權益》、《送禮者說》、《他讓億達駕校起死回生 ----宿松億達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董事長、復退軍人王金龍創業紀事》、《“重金求子”及其他》、《騎腳踏車遭遇到的尷尬》、《文化人的寒磣與偉大》、《仙女顯靈祥瑞地,雲霞縈繞龍頭山——仙雲庵尋芳覽勝》、《“千磨萬擊還堅勁” 、“淘盡黃沙始見金”——〈破罐子破摔,心涼透〉讀後》、《 游采石磯》、《雲南見聞遐想》、《由名人們的推敲辭句到“我是主編,我負責”及其它》、《宿松布衣盲翁鄭讀五自輓聯躋身天下長聯前茅》、《雷水畢竟只是水,不會飛天不倒流 ——〈清一統志〉所記“雷水”、“雷池”、“三溪河”有誤 》、《 《貞觀政要》的用人觀與特雷默定律》、《上海三日之行看世博》、《宿松應該有自己的歷史文化系列叢書》、《他撐起了供銷的一方藍天拓荒了三農的一片綠地——許嶺供銷合作社賀學蒲主任的創業故事》、《石蓮洞景點掠影拾事抒懷》、《拜會鄧璧先生》、《我“名人”啦?》、《風雨坎坷路 悲苦淒涼秋——建國以來宿松縣誌工作情況綜述》、《多點人民心 息事又寧人》、《淺談黃梅戲主題文化公園創建的意義》、《安徽省政府組成專家團親赴宿松就“雷池”、“黃梅戲”進行專題調研》等主要文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宿松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小青同志2010-07-26 20:08:32曾在宿松縣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上的《書記信箱》中鄭重指出:“廖理南同志不斷研究宿松的歷史和文化,值得大家學習!希望縣文廣局組織專家認真研究宿松的系列文化和歷史,最好能編撰出‘松茲文化叢書’等。”12月25~26日,省政府組成的8人專家團所調研的“雷池”、“黃梅戲”問題,分別是他1999年和2006年即已著手關注的事情,並且他早已把這些成果撰寫成文收進了他2009年7月編著且出版的《宿松古今縱覽》書中。
2011年2月9日——新年上班的第一天 ,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文學博士朱文根先生就讓辦公室給廖理南發來郵件,為“《宿松古今縱覽》祝辭 ”:“開展一市一縣地情研究,整理歸納本地歷史人文,化隱為顯,尋佚入冊,正訛明義,聚散合一,服務當代,傳之後世。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有志有識之士不懈為之。《宿松古今縱覽》第二集將要問世,十分難得,可喜可賀!向長期辛勤勞動的編著者廖理南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4月18日,九十二歲高齡、享受正省(部)級待遇的上海安徽經濟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葉老尚志先生給編著者來信指出:“近日喜閱您主編的《宿松古今縱覽》,內容豐富。故鄉古今,一覽無餘,愛不釋手。”同時,老人家還欣然揮筆題辭賦詩:“寄贈《宿松古今縱覽》,家山篤定磨今古,遊子心馳入夢煙”。“一別滄桑半紀長,重溫舊夢似還鄉。稚年未識家山美,老齒猶思故土香。禪寺龍宮連鄂贛,書台虎砦溯明唐。資源正待人開發,四海爭雄振皖邦。” 5月6日,原江西師範大學學生處督導員何遇元先生給編著者發來信息:“近期在北京為一名宿松籍師級軍官考察建築風水文化時巧遇一本您編著的《宿松古今縱覽》,拜讀後受益匪淺!得悉第二輯即將出版,特提前向您致賀!……”2011年6月20日{國大專字}(201108)號檔案,特聘他為中國國學院大學專家委員會特邀研究員。7月《宿松古今縱覽》2輯面世,安徽省青年幹部學院原黨委書記、教授胡佳題先生翻讀後,不無感慨地講,有如此組織號召能力者,難以靜下來、坐得住寫出這么多文章;能夠靜下來、坐得住寫出這樣深厚文章的人,恐怕不會有如此組織號召能力。同月,他撰寫的《瞟了一眼〈宿松縣誌〉(1978~2002)之後》,在新華網發表。8月15日,應邀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偉銘博士一行前往佐壩鄉得勝村進行遠古地質資料考察。9月下旬,他的《文化之愛是國家之愛的理性支撐——有感於中共宿松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潘傳六先生閱讀、關心、支持《宿松古今縱覽》 》在縣委新聞網發表。 國慶節,年近80的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國詩詞研究會名譽會長,世界漢詩協會名譽會長,中華詩詞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詩詞月刊》顧問、《中國當代詩人詞家代表作大觀》編委會顧問,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學術顧問,中國杜甫研究會副會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林從龍先生看過該書後,欣然揮筆“題宿松古今縱覽:高揮鏤月裁雲筆,大寫騰蛟起鳳章”。10月13~16日,赴深圳參加了世界廖氏宗親聯誼會。10月17日,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蔡雯女士給其來信: “理南先生:您好。收到您寄來的《宿松古今縱覽》一書,讀後很有收益,對宿松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為故鄉的發展和進步感到欣喜。感謝您為世人了解宿松做了辛勤的編撰工作。我相信這本書對當地的文化建設和對外宣傳都具有很大的價值。”10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共和國將軍張樂元亦給理南先生來信說:“《宿松古今縱覽》這套書編輯得不錯,很有史料價值。亦文亦史,敘人敘事,縱貫古今,形式活潑,圖文並茂,為世人認識宿松、了解宿松又多開了一扇視窗。你付出了心血,為宿松文史建設作出了貢獻,值得稱道。”11月中旬,他的《“奇文共欣賞 疑義相與析”——評縣誌辦《關於廖理南等網友對〈宿松縣誌〉(1978—2002)質疑的回覆》在人民網發表。12月31日,他的《由亞里士多德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說開去》在新華網發表。
2012年3月9~10日,考察了南京。4月6~11日,考察了廣東、珠海。同月,《文化人物雜誌社》、感動中國文化人物評選委員會授予他“感動中國傑出文化傳承人”榮譽稱號。22日,陪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文學博士朱文根先生考察了中國黃梅戲發源地——松梅嶺古戲台遺址。這之後,先後撰寫了《“這裡應該建起中國黃梅戲發源地實物材料展覽館、紀念館”》、《“黃梅季節”與“黃梅戲”等》相關文章。5月27~29日,考察了蘇州、無錫、常州。6月1~4日,應邀參加了安徽省實力派書法家陳曉明先生於上海舉辦的個人書法作品展銷活動,期間,專訪了93歲的的離休老領導葉尚志先生。6月5日,專寫了《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拜訪葉尚志、秦毅敏耄耋夫婦略記》。19日,在宿松新聞網上發表了《曾國藩與趙蔗泉軼事》(《志苑》2012年4期刊發了該文)。7月14日,於宿松新世紀論壇網上同時發表了《太湖五千年文博園的“三教合一”與宿松中醫院的“博施濟眾”》、《寂寞小孤山 》。8月9日,在華夏文化網、安徽文化網上發表了《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揭穿廖道安等因私利抱成團者精心炮製我“私刻公章”謠言且群發簡訊對我攻擊陷害、打擊報復的事實真相》。9月6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安徽卷.宿松篇》業務會議上,據理力爭,讓“宿松是黃梅戲的故鄉”、“‘古雷池’”的主體水域在宿松”等相關內容寫進了文中。9月9日,在宿松新聞網上發表了“《黃梅戲發源地當屬宿松”——解開王兆乾晚年承認黃梅戲源自“湖北黃梅”“缺乏理性的思考”之謎》。應中國《廖氏通典》編委會之約,9月21日,完成了《廖氏江西省湖口縣1—5世暨安徽省宿松縣1—23世概況》、《廖河古戲台》等文章的撰寫。
2013年3月,華夏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他編著的《宿松縣誌勘誤拾遺》一書。
7月榮獲中國文化學會、文化人物雜誌社、中國航天文化藝術中心、中國藝術飛天獎評選委員會聯合授予的首屆藝術飛天獎終身成就獎。
年末,參與策劃並組織實施了探訪古雷池活動。完成了《宿松古今縱覽》第3輯、《黃梅戲與宿松》書稿的整理工作。
2014年第1期《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走遍安慶》欄目發表了他的《南國小長城——白崖寨》。1月,撰寫了《關於新編〈宿松縣誌〉和〈宿松縣誌勘誤拾遺〉的是是非非》,2月,發表了《探訪古雷池的見聞感想》、《答評222.42.12、皖江春、踏遍青山 等網民的質疑、詰難、謾罵》。
通訊地址:安徽省宿松縣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郵編 24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