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漢波

廖漢波

廖漢波(1977.7—),廣西德保縣人,壯族。2000年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通壯、漢、日、英、泰等語言。

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應泰國孔敬府泰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之邀,赴泰工作並負責建設“泰中文化合作研究所”,負責該研究所下設的“壯泰民族文化交流服務站”、“泰國華人研究服務站”和“華南與中南半島民族資料庫”等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廖漢波
  • 民族:壯族
  • 出生日期:1977.7
  • 畢業院校:西安外國語大學
  • 籍貫:廣西德保縣
社會活動,學術交流,

社會活動

2001年底開辦了《壯族線上》網站,2004年領導成立了網站理事會並擔任理事長,理事會成員分布在全國各地和港台、日本、美國、荷蘭等地。通過其論壇“僚人家園”的網聚力量,團結了大量壯族年輕人和學界人士就壯族文化傳承問題進行探討,使得該網站成為網際網路上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壯文化入口網站。
2004年10月起,倡導“壯語新歌”和“壯語新音樂”以促進壯族年輕人重新審視母語的活動。2008年策劃出版第一張壯語原創流行音樂CD《貝儂》(貝儂:壯語“兄弟姐妹”)。該CD收錄了15首歌曲,其中13首歌詞由其親自創作或參與創作。2005年到2009年分別在德保、靖西和田陽三地領導發起了四場大型的“貝儂歌會”,其中2009年春節的“貝儂歌會”在德保縣三個鄉鎮巡演,均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應。
鑒於其在壯語言文化傳承發展工作上的社會貢獻,廣西壯學學會於2007年邀其入會擔任學會副秘書長。

學術交流

除在《壯族線上》網站發表了一系列壯語言文化研究的文章外,《中國壯學》第四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還收錄了其七萬多字文章《台語支中部組佒儂語(德靖土語)音系概況與拼音方案詳解》。
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到日本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做言語情報專業外國人研究生,研究壯語音韻。2011年4月,開始在位於泰國清邁的西北大學(Payap University)語言學系攻讀語言學碩士學位。
2012年10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舉辦的第四十五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ICSTLL45)發表《格德尼的音調框複議:從台語支北部組和中部組的一些方言取證》(Gedney’s T one Box Revisited: Evidence from Some Varieties of Central and Northern Tai)。2013年5月30日,在泰國曼谷朱拉隆功大學舉辦的第二十三屆東南亞語言學會年會(SEALS23)發表《再議原始台語“外婆”一詞的構擬:是*na:j A還是*ta:j A?》(Proto-Tai reconstruction of ‘maternal grandmother’ revisited: *na:j A or *ta:j A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