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蘭

廖曉蘭,女,1962年2月生,漢族,博士,教授,1979年考入湖南農學院植保專業學習,1983年本科畢業並留校從事植保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歷經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學習,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現為湖南農業大學生物安全科技學院動植物檢疫系系主任、學科帶頭人、農藥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生物安全與檢疫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生涯,

人物簡介

廖曉蘭,女,1962年2月生,漢族,博士,教授,1979年考入湖南農學院植保專業學習,1983年本科畢業並留校從事植保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

人物生涯

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參加多項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各廳局級的科學研究課題,取得了一些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獲國家專利1項,在各級學術期刊雜誌上發表科研論文80多篇,出版專譯著10部。
早期研究方向為植物病原微生物的鑑定、分類及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工作。如:在水稻褐鞘病研究中,帥先在國內植物病原物鑑定研究中採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併科學的鑑定出水稻水稻褐鞘病的病原菌為一新的病原物,其模式菌株保存在國際菌種保藏中心,並為該病原物的命名人之一;在油菜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中利用綠色木黴菌寄生菌核防治油菜菌核病,解決了綠色木霉生防菌大量培養難、在田間套用取得穩定的防效難的問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國內首先將實時螢光PCR技術套用於植物病原菌的鑑定分類中,如建立了對植原體、柑桔黃龍病病原、水稻白葉枯及細菌性條斑病菌的進行分類鑑定的實時螢光PCR方法。實時螢光PCR技術被國際學術界認為是今後植物病原鑑定的標準方法。
近年的研究方向側重生態環境微生物的利用。如:已分離篩選到得到了多株產甲烷細菌和纖維分解細菌,並對其生物學特性及培養條件進行了初步研究,將這些細菌施放於農村沼氣池將促進沼氣池物料的分解,大大提高沼氣的產氣量,其研究結果將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目前,我們還分離篩選到了甲烷氧化細菌,對其進行研究,並施用於稻田將減少大田甲烷的排放量,其結果對於降低臭氧層的破壞,保護人類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生態環境微生物的利用對於致力於此的科學工作者來說有著廣闊而誘人的前景。
廖曉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