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希顏,又名會泗,字淑愚,號東雩,諱學衡,後改諱希顏,明正德四年(1509)出生於湖廣(今湖南省)茶陵秩堂東首。
基本介紹
- 本名:廖希顏
- 別名:會泗
- 字號:字淑愚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湖廣(今湖南)茶陵秩堂
- 出生日期:1509年
- 逝世日期:1548年
- 主要作品:《三關志》
- 主要成就:授江西高安知縣,後升任工部主事、工部郎中。
早年經歷,軍事著作,英年早逝,家族成員,
早年經歷
廖希顏可謂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深受家庭文化的薰陶,聰穎過人,才識精敏。幼年的廖希顏,曾寫過“門繞一灣水,家藏萬卷書”的春聯,深得族人的誇讚。同時,這也初步凸現了廖希顏天資聰慧、出語不凡的橫溢才華。少年時代,心懷鴻鵠之志,明嘉靖十一年(1532)登林大欽榜進士,初授江西高安知縣。任職三年,他整頓戶口,設立常平倉,修築堤防,頗有政績,後升任工部主事、工部郎中。
這時,恰逢嘉靖皇帝明世宗沉湎學道修煉,喜歡嬉遊,經常離京“出巡”。每次出巡,都要大興土林建造行宮,供其玩樂,勞民傷財。時任工部郎中的廖希顏,性格剛直,對此不滿,因此得罪了權貴,被調離京城謫貶為山西儒學提舉。廖希顏初到山西,講學河汾書院,聲望很高。
那時的山西地處延綏邊防地段,延綏在明代屬九邊之一。延綏邊防的句注山(雁門山)、飛孤關是古代要塞,自漢代便置重兵把守。早在明宣德十四年(1409),明英宗率師親征瓦刺部,與瓦刺部首領也先大戰於句注關附近的土木堡,最終以明軍大敗、明英宗被俘,並與瓦刺部達成和議而結束。從此,延綏邊防成為明朝重要防守區,但在嘉靖年間,此處防守鬆弛,軍務混亂,城堡、關隘多成廢墟。
軍事著作
廖希顏親眼目睹了山西軍務息疲,心急如焚。為保社稷,他主動請纓,充任雁門兵備道,勘察關隘,巡視邊防軍務。他只帶著一仆一騎,翻山越嶺,走過城堡、廢墟,吃的是乾糧,睡得是草鋪。一路上,廖希顏主僕二人“戴月披星,沐雨櫛風,野宿糒餐”,行走總里程達300多里,備受艱辛。
他們對每個關塞的軍事地位、城堡的興廢、哨所的設定、士兵的戰鬥力、軍馬武器的數量質量、糧草貯備的多少,一一進行考察。針對沿途所考察的實際情況和問題,廖希顏提出了一系列的切實可行整頓措施,同時,他“繪圖撰文”,寫出了一部很有影響的軍事鴻篇《三關志》。
三關,即山西北部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俗為內長城之“外三關”,拱衛北疆,蔭澤中原,為明代邊防要隘,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關志》刻本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全書分雁門關地理考、寧武關偏頭關、武備考兵食考馬政考官師考等3冊,共272頁。該志既考其地理沿革、設官駐防之制度與史事,又載山川、站鎮、堡隘之分布,與兵力之配備。《三關志》記載了豐富多彩的古代三晉文化,作為兵要地誌,其形勝關隘者描寫得美妙絕倫。它既是明清兩朝兵家所推崇的軍事著作,又是研究三關和晉北歷史文化的重要文獻。
在《三關志》玉成之際,時逢倭寇猖獗,肆意侵擾我沿海以及內陸地區,朝廷御史檄廖希顏前往浙江剿捕、平定,並升其為浙江按察司按察使和布政司左參政。
清雍正年間,協辦內閣大學士彭維新(茶陵人)在《三關志序》中稱《三關志》是“承平之長城,而邊警時之千金一壺也”。清乾隆時期,《三關志》被收錄於《四庫全書》。
如今,斯人已去近五百年,廖希顏之墓靜靜地守護在茶陵洣水河畔,“三晉文宗家聲遠,兩浙行省世澤長”的墓碑對聯依稀可見。與此同時,在晉北地帶,“雄關存舊跡,形勝壯山河”,三關也被列為國保文物。閱讀廖希顏的《三關志》,仿佛能觀看到一批批雄才卓著的三關將帥,演繹一幕幕“平時戍守屯田,戰時躍馬揮戈”的悲壯動人之歷史活劇。
《三關志》所記錄的關隘文化是鬥豔爭奇、燦爛輝煌的,充分體現了古關歷史文化的豐厚底蘊。《三關志》無疑成為了承載三晉文明發展歷程的瑰寶,廖希顏為三晉塵封歷史文化的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世人譽為“三晉文宗”。
英年早逝
廖希顏積極組織軍民抗擊倭寇,終因勞累過度,英年早逝,於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卒於任上,年僅39歲,葬於今茶陵縣洣江街道下瑤村嘴腦上。
家族成員
祖父:廖本祥,茶陵州社學師,曾主纂《茶陵州志》。
父親:廖傳緒,茶陵州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