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寒非(1912~1952) 民國元年(1912年)出生於四川璧山。
先後就讀於重慶求精中學、璧山國民師範、璧山中學、成都四川大學中國文學院。民國20年,在四川大學就讀期間參加了時事出版社和反帝大同盟,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相繼擔任中共四川大學中國文學院支書,成都市南區區委組織委員、書記,後任中共成都市委代理書記兼組織部長。民國22年廖寒非在重慶被捕入獄,民國26年1月獲釋後,於2月末到宜賓,以當地信義互助儲蓄會為依託,清理、恢復已遭破壞的中共宜賓地方組織。他先後與人聯辦《邊疆新聞》、《後盾周刊》,並指導當地進步歌詠團改組為抗戰劇團,建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還開辦進步書店,運用各種形式在民眾中廣為宣傳抗日救亡。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
在此期間,他在抗日救亡活動的積極分子中發展黨員,對早期入黨後失去組織關係的人進行審查清理,重建宜賓黨組織,並於民國26年11月將重建的宜賓黨組織與省接上關係。12月,中共宜賓縣委成立,廖寒非任書記。民國27年2月,中共川南工委成立,廖寒非任組織委員。7月,中共宜賓縣委改建為宜賓中心縣委,廖寒非仍任書記。對黨員隊伍進行了整頓、清理。縣委組建了抗敵晨呼隊,在民眾中加強抗日宣傳。同時,加快黨組織建設,先後建立了中共慶符縣委和大塔、李莊兩個特支,南溪、屏山等地黨組織也有發展,黨員人數增至250人。
主要成就
民國27年10月,廖寒非調離宜賓。此後在自流井、嘉定(樂山)任中心縣委書記。民國30年赴延安,在中央黨校學習。民國34年被派往山東工作,後任熱河省政府民政廳秘書主任、隆化縣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在政務院機關黨委、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擔任重要工作。1952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