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儺戲(廉江石角儺戲)

石角儺戲

廉江石角儺戲一般指本詞條

石角儺戲是湛江最具生命力活態非遺項目,是集儺祭、戲曲、舞蹈、絕技、巫術、擊樂、雕刻、美術等於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表演形式,是在儺祭、儺舞、儺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迄今為止廣東地區發現的唯一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儺戲。盡顯民間原始娛樂的古樸形態。儺戲表演過程中,佛、道、儒家文化交錯滲透,具有濃郁神秘的楚巫文化色彩和珍貴的藝術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角儺戲
  • 地理標誌:湛江
簡介,特色,歷史發展,現狀,保護級別,

簡介

石角儺戲,是在儺祭、儺舞、儺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是集祭祀、戲曲、舞蹈、絕技、巫術、擊樂、雕刻、美術等元素於一體的傳統文化藝術表演形式;是儺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一種宗教與藝術相結合的,娛人、娛神相結合的,由說、唱、舞相融的獨特戲曲樣式。也是廉江民間最古老,嶺南地區少有的獨具特色的傳統戲劇。
石角儺戲活動主要分布於廉江市石角鎮及周邊的12個鄉鎮和廣西的陸川、博白等縣及毗鄰化州市的平定、合江、中垌、蘭山等鄉鎮,其輻射範圍面積3800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人。
石角儺戲源遠流長,形成於明代中期,延續至今近400年。石角儺戲藝術團保存有劇本100多種。儺戲有台本、唱詞、道具,有故事情節,有鮮明的人物性格特徵,還具備戲劇的結構特色。其表演形式,有“文壇”、“武壇”和文武壇相結合,以《保福》、《解冤》、《鬧年宵》等劇本最具代表性。所以說石角儺戲集中了音樂、演唱、舞蹈於一體,承載中原的儺祭文化、農耕文化並與佛教、儒教、道教結合一起,以驅瘟逐疫,勸人棄惡揚善,為人們祈求吉安為宗旨。

特色

“儺戲”的表演除演唱外,還有人物、面具和造型。石角儺戲團現存有9個有300多年歷史的面具(部分已失傳),五類人物。石角儺戲面具製作是以整塊樟木雕刻成的,面具造型線條樸實、誇張、鮮明、和諧,色彩莊重凝厚;人物形象詼諧、滑稽調皮,色彩斑駁,光怪陸離。表演者一般4至6人,多至10餘人。其表演動作滑稽,古樸粗獷而誇張,顯得原始野性美以及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深受當地民眾喜愛。

歷史發展

儺,是中國原始宗教信仰的產物,遠古鴻蒙,世系傳承,儺事活動幾乎遍布我國各大區域。近幾年考古發現證明,中國最早儺文化藝術的發祥地是湖南西部的古黔中地,而儺戲,則是儺文化的重要載體。
石角儺戲的形成,可以追溯於明朝崇禎年間。
根據光緒二十六年(即1900年)重修的石角鎮山底複姓劉傅氏族譜卷二第六頁暹項下記:“暹號玉侖(劉傅氏五世祖,山腰村委會大塘排村人),謚穎定,葬青山嶂,坐西南向東北。配柯氏無嗣,擇堂兄登子為嗣。明崇禎壬午年(即1642年),公傷京考國子監,清兵陷京城,公偶見書卷散在地,用巾包回,南逃。回家開視之乃經懺之書。而後潛心研習後,感悟本土祭祀儀式,始創‘儺戲’(石角儺戲)……”
石角儺戲
石角儺戲傳承
暹傳化州市平定鎮馬力村委會那刀塘村吳氏四世祖吳法珠為石角儺戲第一代傳人,其後儺戲在石角地區不斷流傳發展。石角儺戲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已經有近四百年的歷史,從昔日的“儺堂戲”、“地戲”、“陽戲”,到清朝的同治、光緒年間逐步登上戲壇,期間又吸取了粵劇、雷劇等地方劇種的長處,由一些簡單的劇目發展成較為複雜的戲曲,題材從單純的驅邪逐疫、祛災禳病的日常生活習俗發展到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等民生內容。

現狀

由於現代多元文化的衝擊,加上老一輩藝人相繼辭世,現代青少年對儺戲不感興趣,儺文化這一文化遺產逐漸在正統的文化潮流中隱退。
縱觀全國各地,尤其是儺的故鄉湖南,從事儺祭活動的儺台和專業人員日漸減少,流落在民間的各種古老的儺祭實物黯然退出歷史舞台,掌握地道儺祭表演藝術的人員大多年事已高,後繼乏人。廉江的石角儺戲也面臨同樣困境。昔日石角儺戲的劇本有200多種,流傳至今的只剩100多種,缺失已達一半,若不加強整理和保護,不僅是劇本,一些很有價值的面具、服飾、道具也將逐漸消亡,變得無從考究。此外,由於石角儺戲傳承十分嚴格,形式繁雜,要求苛刻,得以傳承的人鳳毛麟角。雖然廉江市人民政府和文化部門為了保護這一傳統劇種已做出很多努力,每年撥出專項經費加以扶持,但效果仍然不可觀。

保護級別

2013年9月,石角儺戲被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這是繼良垌鎮舞鷹雄後,廉江市第二個獲得此項殊榮的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