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汶塘黎氏

廉江汶塘黎氏

廉江汶塘黎氏源於黎陽,今河南省新鄭縣黃河以北一帶,居傳至浙江省明州定居,再步入江話省寧都,後再人廣東省南雄珠璣,繁衍至廉江。

廉江黎氏分13片區,分另為:廉城片、葛麻山片、讀碑片、安鋪片、石嶺片、橫山片、禾寮片、遂溪片、深溝塘片、楊村片、山口片、防城片、草塘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廉江汶塘黎氏
  • 起源:黎陽
  • 地址:河南省新鄭縣黃河以北
  • 劃分:13片區
關於廉江汶塘黎氏,廉江黎氏名人,廉江歷史名人——黎正,廉江文人黎民鐸,恩賜進士黎道新,廉江黎氏遺址,廉江古代文化之鄉——汶塘,廉江古代亭塔—宛在軒,精湛石文化——白石群像,五老搶救“宛在軒”文化遺址,

關於廉江汶塘黎氏

汶塘黎氏世次名號
圭鈺涵杓灼 堂鏞法相煌 垣鈞洵懋烈 增錫泳榮光
宗旨
弘揚祖德 敦睦宗親 啟迪後人 愛國愛族 與時俱進 振興中華
家規十則
敦孝友 正名分 睦宗族 勤職業 端習尚 崇儉約 戒爭訟 慎葬埋 戒溺女 守法紀

廉江黎氏名人

廉江歷史名人——黎正

黎正,諱楨,字端伯,號建峰,石城(廉江)縣治人,生於清康熙十七年(公元一六七七年)戊午年正月二十四日。為清康熙庚子科(公元一七一0年)鄉試中式第三名舉人(經魁),雍正二年(公元一七二四年)甲辰科會試中式第113名,殿試第三甲86名進士,後掣籤福建龍溪縣知縣,特簡授民部主政,職司山東糧課,兼統天下酒務,晉升戶部員外郎,於清乾隆二年(公元一七三七年)春,辭官還鄉,誥授奉直大夫。於清乾隆八年(公元一七四三年)癸亥三月二十三日謝世,享壽66歲。
黎正勤奮好學,青少年時手不釋卷,才識精敏,仕途直上。他辭官還鄉後,居於自建書齋“宛在軒”中。“宛在軒”:軒,是長廊、小室之意;宛,仿佛之意。有“宛在水中央”之句。因此,“宛在軒”就是“水中小室”的意思。黎正就在這簡陋的書齋中,課訓兒孫,助教後學。他的兒子黎道炳,拔貢生、廣州府龍門縣儒學教諭,就是在他的教育下成才的。在這裡,他日手一卷,至老不倦。寫出了《光霽堂詩文集》等著作。
黎正生活儉樸。他身為朝廷大員,卻過著儉樸的生活。朝廷不少縉紳外巡或還鄉,赫然自大,乘車騎,擁僕從,誇耀鄉間;而黎正則截然不同,他會見州府官員,或親故往來,偕行緩步,未謀面者,不知他就是尚書郎。辭官還鄉後,常農耕勞作,衣食簡樸,一如平民。
黎正為官清廉。他在朝廷任職期間,表現出才識精敏,潔己裕民。他不事權貴,杜絕乾謁,恥與弄權者為伍,故遭權貴排斥, 遂稱病辭官還鄉。他從官而返,雖兩袖清風,卻怡然自得。正如他在自作的七絕《宛在軒》中寫道:“坐對青山面碧池,此中真趣有誰知?飄然一我全無物,八極神遊自在時。”詩中表現了他高風亮節 的情操。由於他為官清廉,宰相王安國三次過訪,附近州府官員中有識之±也紛紛到來拜訪。帝感其學高品潔,遂封贈奉直大夫。
黎正關心百姓,樂善作福。他掣籤得福建龍溪知縣時,即具疏陳廣東肇慶府瓮垌地方,界連九縣,荒辟險阻,請另增兵一營,駐紮瓮洞山內,以資防守。世宗準其奏,命兵部執行。瓮垌地方始得安寧,居民賴以安居樂業。他辭官還鄉後,在石城城西二里河村仔處,捐資創建建峰橋,方便行人來往。他與合族承墾安鋪緊水仔村四周河包等處海壙.捐為全族義田,收益作為公益事業的基金,解決族人讀書、婚嫁等困難。
黎正學識淵博,施政有方,為宰相王安國所賞識與懷念。他辭官還鄉未幾,王安國三次過訪了他。首次於清乾隆二年(公元一七三七年)春,王安國奉命視學廣東,前往高涼,路過石邑時訪;第二次於同年夏,王安國離高涼,往雷瓊,經石邑時過訪:第三次同年秋,王安國辦完公務,從雷瓊歸來,取道石城,與黎正相聚。當王安國回京道出石門山時,還寫了《石門山別友》詩一首,作為給黎正的贈別。王安國回京後,到黎母壽誕時,奉上壽章,藉此勸他“移孝作忠,膺一品以榮親,孝莫大焉”。他過世時,當朝宰相王安國親筆撰寫《戶部黎公墓誌》,志中有輓聯一對,曰:“當戶鋤蘭悲彼美,滿梁落月照遺顏”。以此表達他對黎正敬慕之情和深切的哀思。

(二OO六年《湛江文史》第二十五輯)

廉江文人黎民鐸

黎民鐸,字覺於,是明朝末年廉江有名的文人之一。其少有大志,潛心力學,年三十二歲時,便中式崇禎癸酉科舉人,甲戌副榜。時當明末朝政腐敗,官場黑暗,他雖然中舉上副,卻不願混濁官場,斷絕與官僚顯達交往, 不追求富貴榮華,而離城還鄉,居於廉江汶塘村,粗茶淡飯,設社論文,建塾授徒,著書立說, 詠詩怍詞。黎民鐸一生著作甚豐,不少已遺失,傳世者有《易經信》、 《懷古篇》、《尚論錄》、《汶塘集》等,其中《汶塘集》是生活於汶塘村時所怍。其作品流傳甚廣,影響深遠,為後人所傳誦,並給予很高的評價。
黎民鐸現存的著作多為詩詞,大多寫景詠物,寄情言志,抒發自己酷愛山水、熱愛大自然,而淡泊富貴、憎惡官場腐敗的思想感情。譬如《汶塘集》中的《汶塘村居》,便反映了他的這種情懷:
山中樂處不須尋,滿眼風光任醉吟; 一泓汶水涵秋月, 靜照古人一片心。 
靜里方知堯舜深,徒嗟半世落浮沉;庭前黃葉秋空下.得失從前付醉吟!
黎民澤還有不少詩詞,反映了他憂國憂民、崇敬愛國志士的心胸。他客居開封府時,在一個風雨晦暝的秋夜,誦讀岳武穆的《滿江紅》,讀罷,即聯想到國家的安危,以及戍守邊疆、抗擊外侮的勇士,於是不禁心潮湧動,思緒萬乾,隨即揮筆寫下七絕《塞上曲》,寄託自己的情懷:
秋聲先至白狼山,鐵骨征人戰峭寒;不讀乃文生怯夢,恁教俠氣冠三韓。
黎民鐸作詞寫詩是出於有感而發,而不是為了寫詩而寫詩。他在《汶塘集》的《自撰詩餘小引》中言及他寫詩是“隨物曲折而吐其緒”。現存於《汶塘集》中的36首詩和13首詞,便是他居於汶塘村時,或是信步於月下、林間、泉邊、溪旁,欣賞風物美景,領略自然風光,觸景生情,有感而作;或是靜思、聯想,不禁傷感而作。譬如,他的一首詞《點絳唇·冬夜》: “乍見天根,迷濛月色銜光溜。願人消受,霜淨鳥啼後。絡角生芒,樹樹戰風走。央杯酒,歲寒相守,冰骨梅心瘦!”描繪了冬夜蒼涼之景,抒發了他寒夜獨酌的悲涼心情。讀來,委實令人無限悽愴。
黎民鐸寫詩填詞,極其注意汲取歷代詩詞百家之長。曾有名家稱他的詩詞能與“淵明田居諸詠”、 “子美(杜甫)秋興諸章”相比似。確實如此,黎民鐸寫的田園詩與陶淵明的田園詩一樣,表現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和心境,熱情讚美平凡的勞動生活,以及對官場的厭惡;黎民鐸描寫秋景的詩詞與杜甫的《秋興八首》那樣,描寫了蕭條的秋色,清淒的秋聲,關心國家命運的深情,悲壯蒼涼,意境深閎。“金界三乾橫乃,月下梧桐風冷,樓上望銀潢,寒滴疏斜星影。人靜,人靜,一點流光相鏡”(《秋景》)。在黎民鐸的筆下,那秋夜是何等的清淒!讀黎民澤的詩詞,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情感不禁涌動於胸。他的詩詞之所以能代代廣傳,原因也許就在於此吧。 

《湛江日報》2004年10月31日載

恩賜進士黎道新

黎道新,字重華,號紹堂,石城(廉江)石嶺白藤山村人。
黎道新生於清康熙癸巳年(公元一七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日,終於清嘉慶辛酉年(公元一八O一年)三月一日,享壽八十九歲。
黎道新一生愛好學習,刻苦用功,志向堅定,從不放鬆。在學習上,他聰明睿智,受到他叔父黎材的珍愛器重;他文筆流暢,得到他伯父黎楨的指導培養。在家庭中,他庭訓嚴明,對五個兒子要求嚴格,使他們勤奮學習,團結友愛,繼承書香門第。黎道新以優貢出任廣州府新安縣儒學訓導。他任官後,雖公務繁冗,仍學習不倦。他八十六歲,嘉慶戊午科恩賜副榜;八十八歲,庚申科恩賜正榜舉人;八十九歲,辛酉科恩賜進士。恩賜進士不久,黎道新與世長辭,但他的學習精神,受到人們的贊場,說他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
黎道新的家鄉白藤山,有一座香火堂。堂的正中掛著一幅“恩賜進士”牌匾。世代傳說,黎道新為官一生,造福一方,清正廉潔,功德無量,名聲顯赫。他告老還鄉後,繼續刻苦攻讀,得到嘉慶皇帝三次接見,蒙恩賜“恩賜進士”牌匾。
黎道新為地方做了許多好事,為白藤山村擴展村場住宅,給後人留下居住之處;籌建汶塘黎氏大宗祠,使汶塘黎氏有一紀念祖先,敦睦宗親,啟迪後人之所。他還為建設祖祠寫了序文。
黎道新著有詩文,多已失傳,留世的有黎氏大宗祠建祠序文等。

黎松鏞 黎法華
二OO六年五月二日

廉江黎氏遺址

廉江古代文化之鄉——汶塘

石邑(廉江)石嶺圩西南四里處,有塊小盆地。盆地東邊,有口水清如鏡的泉水池,名叫汶塘。
汶塘四周,綠草茵茵,青山環抱,景色秀麗。正是這景色秀麗的汶塘,孕育出古老的文化和名聞遐邇的人才。
明末崇禎年間,石城縣治舉人黎民鐸(字覺於)中舉上副後,不求賢達,矢志煙霞,遠離縣治,在汶塘東南山隈,建立取名“汶塘”的村居。
黎民鐸到汶塘定居後,一面帶領家人墾荒造田,一面將自己的積蓄,購置田地。他把每年收入的錢糧,救濟貧民,建立義塾,設立學社,還捐給關聖帝廟作經費。他樂善作福,濟公厚貧,受到社會上的好評。嶺西道周軾贈其匾曰:道風勵世。石城縣李琰題共匾曰:第應千佛。
黎民鐸在汶塘村設立學社,經常會同各地文人談經論典,作詩寫文。石邑明進士龍維,遠至福建龍溪舉人陳爌子明氏,都是他的座上客。有一則神奇故事《騰雲席》,就是說黎民鐸與友人論學至晚,忽生奇想,同乘坐騰雲席飛往省城廣州看大戲(粵劇),吃夜宵,漏夜而歸。這則故事,在他的作品《易經信》中記載,一直在民間流傳。黎民鐸自已常在傍晚或月夜,信步於林間、池邊、溪傍,欣賞自然美景,遇景賦物,寫作詩文,以此抒發自己的情懷。他著作詩文很多,傳世者有《易經信》、《懷古篇》、《道尚錄》和《汶塘集》。其中《汶塘集》的“汶塘詩草”和“汶塘填詞”,流傳很廣,影響深遠,為後人傳誦。因此,當時的汶塘被稱為文化之鄉,成了文人嚮往的地方。
黎民鐸在村中建立一間義塾,免費招收附近的農家子弟入學,培養他們成才。義塾一直興旺不衰,傳至其孫兒克澄執教,學生來源更廣,入學人數更多,學子額慶得師,邑中文風為之一振。三代人耕耘的義塾,培養出的學子,可謂科甲聯芳,人才輩出,僅其兒孫四代,就有進士一人、舉人一人,貢生三人,廩生、庠生多人。其中,清進士黎正,官至戶部員外郎。他為官表現才識精敏,潔已裕民、遇事剛正不阿,為宰相王安國所賞識,曾三次登門造訪。他辭官返鄉後,作為讀書養性之所“宛在軒”,後成了清廉象徵、文化古蹟。清貢生黎 ,資質雖遜於諸兄弟,卻能以勤補拙,苦學勉行,功名卻出諸昆季之右。他讀書瞌睡時,用兩肘研磨桌子,以肉體的痛楚提神。其桌子兩肘積窪 ,儼然入木三分,堪與“懸樑”、“刺股”媲美。清舉人黎道新,原以優貢出任廣州府新安縣儒學訓導。他任官後,繼續勤奮學習,志老不衰。他八十六歲,恩賜副榜,八十八歲恩賜正榜舉人,八十九歲恩賜進士,不久謝世,成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汶塘因此成了孕育人才的搖籃。
汶塘這個山青水秀的地方,成了石邑文化之鄉。
為了傳揚汶塘光輝的歷史文化,黎氏後裔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一七八二年)在汶塘之濱,建立汶塘黎氏大宗祠,將其先祖的功名牌匾、詩文著作,文房四寶及優秀事跡展示於祠內。黎民鐸的故居,設立的學社和建辦的義塾遺址,也保留下來。但歷經二百多年的滄桑,上述的歷史文物、古蹟,能倖存下來的已寥寥無幾。雖則如此,汶塘的歷史文化仍閃耀著燦爛的光輝。
黎法華 黎法龍
二OO七年四月五日

廉江古代亭塔—宛在軒

廉城老城區東南隅,有口水池名叫黎屋塘,塘之北首正中,有座水榭名叫“宛在軒”。
“宛在軒”是一座三間,三面欄河走廊,門口閣亭的磚木結構瓦房。房前是與房齊寬的門地,中有石階直下池底,兩邊是栽種花木的園地。房的正室是客廳,左是書房,右是臥室。大門額書“活潑潑地”四字,閣亭直掛“宛在軒”牌匾。這裡庭列圖書,園栽花木,綠水繚繞,環境清幽,確是讀書養性之所。居此之人,冬春枯水,可以步行進出;夏秋水滿,要靠竹排擺渡。
何謂“宛在軒”?軒,是長廓或小室。宛,仿佛、逼真地。《詩經·秦風·蒹葭》:“宛在水中央”。“宛在軒”就是“水中小室”之謂也。軒主人在他的七絕《宛在軒》中寫道:“軒外環池池外城,紅塵隔斷水盈盈。有時夜靜同魚樂,一葉浮空趁月明。”這就是“宛在軒”環境的寫真。
“宛在軒”還有個美麗的傳說,說軒主人慾在黎屋塘中建一水榭,作為讀書養性之所。建水榭要在冬季排水期進行。正當軒主人備足材料,準備動工時,天氣驟變,有暴雨將臨之勢,大家憂心忡忡。上帝有感軒主人的為人,速派天庭建築師助他一夜之間建成。當暴雨來臨時,“宛在軒”已屹立在水中央。這段佳話一直在民間流傳。
“宛在軒”的主人是誰?清朝雍正甲辰科進士、戶部員外郎、誥授奉直大夫黎正是也。黎正出身於世代書香之家,少青時期,敬親孝友,沉潛好學,雖恬靜醇謹,卻以氣節自負。他在朝廷任要職期間,表現才識精敏、潔已裕民,遇事剛正不阿。由於他為官清廉,不事權貴,故遭權貴排斥,遂稱病辭官還鄉。他為人重氣節,淡名利,恥與權貴為伍,辭官還鄉後,雖兩袖清風,不怨不悔,怡然自得。他在七絕《宛在軒》中寫道:“坐對青山面碧池,此中真趣有誰知?飄然—我全無物,八極神遊自在時。”這就是黎正高風亮節的寫照。
黎正在“宛在軒”中,他日手一卷,至老不倦,寫出了《光霽堂詩文集》等著作;他課訓兒孫,助教後學·培育出拔貢生,儒學教諭;賜舉人,儒學訓導等人;他會見各地州府官員中有識之士,迎接當朝宰相王安國三次過訪和接受其祝壽壽章。故當時的“宛在軒”,名動四周,譽滿遐邇,成了文化勝地,清廉象徵,人人嚮往之所。

精湛石文化——白石群像

一提起到黎屋塘(池塘,位於今文化宮內)跳白石的事,老廉城都記憶猶新,回味無窮。白石有什麼給他們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呢?
黎屋塘的白石,是一般的石灰石。石在塘中連成一片,面積約三畝多。整片石頂面一線平坦,分成塊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按其狀貌,古人給其定名,什麼張飛劉備、關刀軍旗;狗鑊狗灶,砧板薄刀;魚蝦蟹蛙,龍頭龍尾;死仔腳,賊佬船,等等。此外還有剛勁有力的“一”字石和最吸引小孩的“搖動石”。這些石像十分逼真。究竟是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造化,抑或是某一石匠高人,不惜花費時日和精力,刻意為後人留下一份至足珍貴的石雕呢?至今還是個不解之謎。正是這些神奇的石像,吸引著廉城的大人小孩到此遊玩觀賞。
更令人神往的,就是整片石像高低同一水平,互相間有溝相隔,當排水至石像僅露出水面時,高處鳥瞰,宛如一幅鑲嵌在藍絨布上的白玉群像,其中魚蝦蟹蛙,像在水面浮游,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石像星羅棋布,間隔水面有寬有窄,靠跳動可以互相往來。在此玩追逐遊戲,可攻可守,各施計謀,可顯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同時,還可鍛鍊彈跳力和膽量,故對小孩很有吸引力。
白石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這些原因。這樣的白石群像,據遊歷廣的老廉城說:“我走過祖國很多地方,還未發現有第二群。這真是祖國不可多得的寶貴的文化遺產。”

五老搶救“宛在軒”文化遺址

本報訊 今年4月,本報刊發遂溪卜巢村發現據說是清道光的牌匾,及最近隨著渝湛高速公路廉江段不斷發掘出明代古文物和明古長城址後,廉江二中退休教師黎法華、黎劍鏞和廉江市供電局等單位退休幹部黎法玲、黎法義、黎法龍等五人越發急得坐不住,想方設法搶救正在湮滅著的廉城黎屋塘地下寶藏——“宛在軒”文化遺址。近日,五老向本報熱線報料求助,以引起重視。
為後代留下文化遺產
“宛在軒,是廉江的文脈。”黎法玲老人激動地說。黎老說,年輕人越來越少人知道,在廉城黎屋塘“地上”(黎楨公文史)和地下(“宛在軒”地下文化遺址)都埋有寶藏,若不搶救,廉江的文脈就斷了。
黎法玲老人有自己的曲藝班,發燒友平時聚集吹拉彈唱。因祖先的緣故,5老一直都在收集整理有關“宛在軒”主人公,清雍正進士——黎楨的有關文化史料。
黎楨公——學高官清,著有詩集
黎楨原名黎正,因諱雍正而改楨,字伯端,號建峰。清康熙庚子科經魁,雍正甲辰科進士,官至戶部山西司員外郎,終於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享年66歲。黎楨是廉江古代三大文人之一。為人學高官清,剛正不阿,遭忌而以稱病辭官返鄉,閒居“宛在軒”,潛心讀書,日手一卷,至老不倦。著有《光霽堂詩文集》等,藏於家中,後多亡佚。留世者有《宛在軒》詩二首。黎楨公死時,當朝宰相、年友王安國得訃報後,親筆撰寫《戶部黎公墓誌》以寄託哀思。
被堙沒的地下寶藏——“宛在軒”
央視《鑒寶》節目前不久的一期,專家曾對持寶人在泰山發現的“模象”“泰山日出江山萬里春”的9塊天然粗石頭,估價56萬元。之所以“點石成金”,乃因天然所成。而黎楨公當年閒居的“宛在軒”,前面的水池下面就有價值連城的天然石像。
“宛在軒”原就建在現廉城黎屋塘(今廉城文化宮內)處。黎屋塘原是一個占地約20畝的大水塘,形似“凸”字,突出的頂部就建有一座水榭,額書“宛在軒”三字。據考,“宛在軒”建於清雍正十二至十三年(公元1734至1735年)。“宛在軒”四面環水,東北西三面是欄河走廊,門前是平台、石階,正中是客廳,左邊是書房、右邊是臥室。居此之人,秋冬枯水期可步行進出;春夏雨季則乘竹筏出入。
“宛在軒”西南池底,有一片石灰石,約3畝大,石面平坦,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像魚、蝦、蟹、蛙等水上動物;有像鍋、灶、砧板、菜刀等廚具;有像關刀、鼓、軍旗等兵器;還有剛勁有力的“一”字石和最為吸引小孩玩耍的搖動石。這真是鬼斧神工,大自然之造化。但這些勝景平時真容難覓,浸於水下,只有在秋冬枯水期或排水捉魚時,才得見其真面目。當石像露出水面時,高處鳥瞰,宛如一幅鑲嵌在藍絨上的白玉雕像。其中,魚、蝦、蟹、蛙等,像在水面浮游,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5個老人回憶起童年的所見所感:排水期間,每當傍晚,城內許多大人、小孩都到此遊樂。大人欣賞石像,說古道今;小孩追逐戲水,樂而忘返。可惜,後因建築而將其埋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