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錦華閣南音社

廈門市錦華閣南音社

廈門市錦華閣南音社位於思明區曾姑娘巷29~31號。該社成立於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為廈門地區久負盛名的三大百年南音老社之一。該社系經正式註冊的民間社團,擁有獨立的法人資格。錦華閣不僅名師輩出,而且弟子廣眾。該社已故南音大師白厚(人稱“厚仙”)更是享譽海內外的“南管先生”。此外,已故曾在該社授徒的有:葉任水、李森湖、葉成基、邵文乞、任清水、萬瑞年、張炳生等。該社還應邀到館外傳藝,如:葉任水曾到新加坡、李森湖曾在緬甸仰光“住館”傳藝。據老藝人口述:歷史上除了本土總館外,尚有新加坡行雲閣、台北清華閣等境外分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廈門市錦華閣南音社
  • 外文名稱:Xiamen Jinhuage nanyin Social
  • 類別:古典民族音樂社團
  • 地點:廈門市思明區曾姑娘巷29~31號
  • 竣工時間:1866年
  • 開放時間:周2、周6下午17:00-21:30
  • 館藏精品:懷古南琶、南音古樂譜
  • 首任主任:萬春勝先生
錦華閣南樂社簡介,錦華閣南樂社作品,錦華閣南樂社展望,

錦華閣南樂社簡介

廈門市錦華閣南樂社始創於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擁有一幢二層磚木結構的館舍,地址在思明區曾姑娘巷29~31號。該社系經正式註冊的民間社團,擁有獨立的法人資格。錦華閣不僅名師輩出,而且弟子廣眾。該社已故南音大師白厚(人稱“厚仙”)更是享譽海內外的“南管先生”。此外,已故曾在該社授徒的有:葉任水、李森湖、葉成基、邵文乞、任清水、萬瑞年、張炳生等。該社還應邀到館外傳藝,如:葉任水曾到新加坡、李森湖曾在緬甸仰光“住館”傳藝。據老藝人口述:歷史上除了本土總館外,尚有新加坡行雲閣、台北清華閣等境外分館。

錦華閣南樂社作品

百餘年來,錦華閣南樂社把南音廣耕於藝壇,深植於民間,為千年古樂的傳承和弘揚做出了貢獻。例如:建國十周年時,白厚先生參與創作《閩南漁歌》,現已成為公認的南音第十四套經典大樂譜;在1956年首屆全國音樂周上,本社邵鼎坤與市南樂團原團長紀經畝大師,在北京懷仁堂演奏了《梅花操》《陽關曲》(前者彈琵琶後者吹洞簫),轟動京城並受到毛澤東接見,實現了解放後首次將南音帶進中南海;上世紀五十年初,由邵文乞先生組辦“錦華兒童高甲劇團”,以唱傳統南曲為主,當時風靡一時,頗受市民讚譽。改革開放後,任清水先生受聘在藝校、廈門南樂團授藝,為撥亂返正後南樂的傳承做出努力;1985年,萬瑞年先生受邀培訓廈門市霞溪國小“南樂小小接班人”,獲到廣泛好評;近年來,王小珠女士受邀在廈門國祺中學傳藝,取得喜人成績。此外,該社積極參加大型南音文化交流活動,從1986年起參加了歷屆海內外南音大會唱,並與境內外南音社團建立聯誼關係。近幾年來,該社在參加省市南音、曲藝及民眾文化藝術節等比賽中,頻獲佳績。

錦華閣南樂社展望

錦華閣現有會員中,既有民間藝人、弦友,也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作曲、專業劇團樂師、藝人,還有境內外知名南音藝術家顧問。儘管如今以中老年會員居多,但該社能注重輸入新鮮血液問題,吸收了李寶霞等六位具有大學學歷的社員,這在南音社團中也是少見的。錦華閣還成立了黨支部,這在廈門的南音社團中是惟一的。
錦華閣人深知南音來自民間也需根植於民間,為了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他們從館內唱到社區、唱到農村、唱到社會,先後在島內外及外地交流演出,每到一處演出都得到當地幹部民眾的好評。現在,每周六及重要節日晚在中山路進行公益演出,既為中山路步行街增添色彩,也為傳承和弘揚千年古樂作奉獻,被稱為“御前清客”走進中山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