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八位農村人物和一位知青同學為主線,通過他和同學們插隊生活中的一個個平凡故事,深刻展現了中國農村的變遷、中國農民的純樸與艱辛、知識青年對農村發展的奉獻。全書平實、感人,折射出那一代人對第二故鄉的情感,對社會的擔當和思考。作者同一公社插隊的北京知青、中國著名太陽能套用專家王斯成讀後回信道:“……讀著讀著恍惚間時空都在倒轉,帶回到40年前。……你的記述大部分在農村層面,即使是知青層面的東西也與農村緊緊相融,這就是你‘與貧下中農深相結合’的結果。” 書稿語言流暢、嚴謹,反映出作者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文字功力。
基本介紹
- 書名:康莊往事:一位北京知青的記憶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325頁
- 開本:16
- 作者:趙傑兵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1012688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康莊往事:一位北京知青的記憶》以八位農村人物和一位知青同學為主線,通過他和同學們插隊生活中的一個個平凡故事,深刻展現了中國農村的變遷、中國農民的純樸與艱辛、知識青年對農村發展的奉獻。
作者簡介
趙傑兵,1948年12月出生。曾就讀於北京四中。文革中上山下鄉赴山西省山陰縣康莊大隊插隊。1975年北京大學畢業後,毅然放棄了國家機關的研究工作,回到自己曾經插隊落戶的地方務農。後調至雁北地委辦公室、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歷任湖南省婁底地區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張家界市第一任市委書記;中組部部務委員;中央企業工委副書記;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等職。曾主持出版了大型畫冊《山之隨響》——張家界抒懷,人民出版社出版。《草木天涯》——趙傑兵的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康莊往事》一位北京知青的記憶,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康莊往事
離家
初到康莊
大娘:康莊人物一
附一:大娘的信
附二:大娘談“大躍進”
附三:雞七份:大娘分菜
做個“受苦人”
“老光棍”蘇國龍:康莊人物二
九隊翻身記
“大喇嘛”武文銀:康莊人物三
歐立克的故事
豐收
“兄長”馬錫棟:康莊人物四
“九品芝麻官”馬福:康莊人物五
杜長庚同學:康莊人物六
“堡壘戶”人家
認識農民與認識自己
把青春獻給人民
手抄本(一):知青心中的國事
手抄本(二):黃梅的詩
離開康莊
再別康莊
如果我仍在康莊
“歌唱動盪的青春”
續篇
“編外知青”郭凡:康莊人物七
劉氏兄弟:康莊人物八、九
“同心井”紀實一康莊打井記(一)
“國機井”紀實一康莊打井記(二)
附錄
康莊:一個北方村莊的變遷
後記
離家
初到康莊
大娘:康莊人物一
附一:大娘的信
附二:大娘談“大躍進”
附三:雞七份:大娘分菜
做個“受苦人”
“老光棍”蘇國龍:康莊人物二
九隊翻身記
“大喇嘛”武文銀:康莊人物三
歐立克的故事
豐收
“兄長”馬錫棟:康莊人物四
“九品芝麻官”馬福:康莊人物五
杜長庚同學:康莊人物六
“堡壘戶”人家
認識農民與認識自己
把青春獻給人民
手抄本(一):知青心中的國事
手抄本(二):黃梅的詩
離開康莊
再別康莊
如果我仍在康莊
“歌唱動盪的青春”
續篇
“編外知青”郭凡:康莊人物七
劉氏兄弟:康莊人物八、九
“同心井”紀實一康莊打井記(一)
“國機井”紀實一康莊打井記(二)
附錄
康莊:一個北方村莊的變遷
後記
後記
19年前,我接到大娘過世的電報,抑制不住的哀思湧上心頭,一氣呵成寫了三千多字的日記。此後,因忙於工作,十多年間對插隊往事沒再寫一個字。2005年我患病辭去職務,空閒時間多了,於是又寫了兩篇康莊人物和一篇名叫歐立克的狗。連同大娘那篇湊成一冊,起名《康莊往事》。
原以為這些寫作,能了卻我心中的康莊情結,不會再寫了。但家人和朋友們讀過最初的文稿,動員我繼續寫下去。於是便又斷斷續續、信馬由韁地寫了起來。寫著寫著,成了今天的樣子。
康莊是我從學校走上社會的起點,十年的青春歲月在這裡度過。本書的第一部分寫的是插隊的往事。之所以有“續篇”,是因為後知青時期的故事一直延續到今天,是我們插隊生活的延伸。郭凡和劉氏兄弟的兩篇文字中,寫的多是插隊後的事情,故放在“續篇”中。再有,當年的插隊夥伴姜斯棟2012年回村調研後寫的一篇反映康莊變遷的綜述,收進本書“附錄”。這樣,康莊村這些年的總體輪廓就比較清晰了。
記憶類的文字,最要緊的是真實。今天的語境與四十多年前變化極大,要真實地、原生態地再現當年的生活,就要儘可能地回到當年的語言環境中。本書有不少信件、筆記、詩歌、談話的引文,以及一些老照片。這次引用舊文字時,我完全忠於原文,一字不改(僅略有刪節)。文中的所有人物都用真實姓名;講述的事情,儘可能找當事人核對。儘管如此,也很難做到完全準確。人的記憶是有誤差的,包括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
比如,歐立克的來歷就有不同的三個版本;對它的死因、死去的時間也有三個說法。我只能根據我的記憶,參考其他說法寫我認為最接近真實的故事。
本書寫的是我的親身經歷,所述的往事在總體上不失真,容易做到,但一些細節的誤差則在所難免。歡迎朋友們對書中不夠準確之處給予指正。
還要特別說明一點的是,本書對康莊生活的記述,只是我的“一滴水”,還有很多的人和事遠未涉及。比如,康莊學校是縣裡教育戰線的先進典型,校長崔成章等一批基層教師盡職盡責教書育人的事我就沒有寫到,他們的貢獻已經刻人了康莊的歷史。
最後,感謝人民出版社的李春林同志和山陰朋友呂興光同志,他們在本書的結構與文字方面都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還要感謝所有讀過原稿的朋友,你們的鼓勵和指正,是疾病纏身的我堅持寫下來的動力。
作者
2013年12月22日
原以為這些寫作,能了卻我心中的康莊情結,不會再寫了。但家人和朋友們讀過最初的文稿,動員我繼續寫下去。於是便又斷斷續續、信馬由韁地寫了起來。寫著寫著,成了今天的樣子。
康莊是我從學校走上社會的起點,十年的青春歲月在這裡度過。本書的第一部分寫的是插隊的往事。之所以有“續篇”,是因為後知青時期的故事一直延續到今天,是我們插隊生活的延伸。郭凡和劉氏兄弟的兩篇文字中,寫的多是插隊後的事情,故放在“續篇”中。再有,當年的插隊夥伴姜斯棟2012年回村調研後寫的一篇反映康莊變遷的綜述,收進本書“附錄”。這樣,康莊村這些年的總體輪廓就比較清晰了。
記憶類的文字,最要緊的是真實。今天的語境與四十多年前變化極大,要真實地、原生態地再現當年的生活,就要儘可能地回到當年的語言環境中。本書有不少信件、筆記、詩歌、談話的引文,以及一些老照片。這次引用舊文字時,我完全忠於原文,一字不改(僅略有刪節)。文中的所有人物都用真實姓名;講述的事情,儘可能找當事人核對。儘管如此,也很難做到完全準確。人的記憶是有誤差的,包括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
比如,歐立克的來歷就有不同的三個版本;對它的死因、死去的時間也有三個說法。我只能根據我的記憶,參考其他說法寫我認為最接近真實的故事。
本書寫的是我的親身經歷,所述的往事在總體上不失真,容易做到,但一些細節的誤差則在所難免。歡迎朋友們對書中不夠準確之處給予指正。
還要特別說明一點的是,本書對康莊生活的記述,只是我的“一滴水”,還有很多的人和事遠未涉及。比如,康莊學校是縣裡教育戰線的先進典型,校長崔成章等一批基層教師盡職盡責教書育人的事我就沒有寫到,他們的貢獻已經刻人了康莊的歷史。
最後,感謝人民出版社的李春林同志和山陰朋友呂興光同志,他們在本書的結構與文字方面都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還要感謝所有讀過原稿的朋友,你們的鼓勵和指正,是疾病纏身的我堅持寫下來的動力。
作者
2013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