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毅濱博士現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終身講席正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 Professor of Molecular Biology)及新澤西腫瘤研究所研究員。康毅濱1973年出生於福建龍海。中學時曾就學於福建龍海一中和國家教委北大附中理科試驗班。1990年獲全國化學競賽一等獎併入選第2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同年保送復旦大學遺傳學系。1995年赴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博士畢業後加入史隆.凱特林癌症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從2004年九月起被聘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助理教授, 2010年初晉升為終身副教授,2012年被破格提前晉升為終身講席正教授 (Endowed Chair Professor), 創下該系歷史上從助理教授晉升到講席正教授最快記錄。榮獲2011年維爾切克創新獎(Vilcek Prize for Creative Promise)生物醫學獎。這是中國大陸出生的科學家第一次獲此獎項。2012年3月榮獲2012年度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2014年獲國際癌轉移學會Josh Fidler成就獎並當選為該學會首位華裔主席(任期2016-201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毅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簡介,附圖說明,
簡介
康毅濱教授現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終身講席正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 Professor of Molecular Biology)及新澤西腫瘤研究所研究員。康毅濱1973年出生於福建龍海。中學時曾就學於福建龍海一中和國家教委北大附中理科試驗班。1990年獲全國化學競賽一等獎併入選第2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同年保送復旦大學遺傳學系。1995年以第一名的成績大學畢業後赴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博士畢業後獲美國艾文頓基金會博士後研究獎並加入史隆.凱特林癌症研究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在美國科學院院士瓊.馬薩戈(Joan Massague)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晶片技術探索癌細胞惡性擴散的分子機理, 並做出開創性研究成果。從2004年九月起被聘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助理教授,2010年初晉升為終身副教授。2012年康毅濱博士被破格提前晉升為終身講席正教授(Endowed Chair Professor),創下該系歷史上從助理教授晉升到講席正教授最快記錄。
康教授研究工作的重點是關於乳腺癌擴散的分子機理。他建立了一系列先進的小鼠模型, 並結合基因組,分子生物學,活體成像技術等高技術手段尋找與癌症復發,轉移,以及抗藥性有關的基因,並深入進行功能方面的研究。從赴美留學至今,康毅濱在《細胞》、《癌細胞》、《自然醫學》、《自然細胞生物學》等世界頂尖科研刊物發表了100餘篇論文。康教授的研究工作已受到生物醫學界和醫藥界同行廣泛關注並由此獲得許多榮譽。康毅濱於2006年獲美國癌症學會研究學者獎和美國國防部希望學者獎。2011年榮獲維爾切克創新獎(Vilcek Prize for Creative Promise)生物醫學獎。這是中國大陸出生的科學家第一次獲此殊榮。Vilcek創新獎頒發給在美國以外出生的38歲以下的傑出藝術家和生物醫學科學家,獎勵其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展現出的非凡創意和對美國社會做出的原創性貢獻。2012年康毅濱獲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傑出貢獻獎。 這是美國癌症研究領域授予40歲以下青年科學家的最高獎項。2013年康毅濱獲華人生物學家協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 2014年獲美國骨研究學會Fuller Albright獎。2014年獲國際癌轉移學會Josh Fidler成就獎並當選為該學會首位華裔主席(任期2016-2018)。
附圖說明
癌細胞和骨細胞在乳腺癌骨轉移中的相互作用。骨轉移中起破壞性作用的“Jagged1”信號分子被癌細胞(藍色)用來激活骨細胞中的Notch信號通路(綠色閃光),從而過度增強溶骨細胞(粉紅色)的破骨功能,同時讓成骨細胞(棕色)釋放一種叫IL-6的腫瘤生長因子,從而達到破壞骨骼並促進癌細胞生長的目的。骨骼被溶解過程中釋放出的另一種稱為TGF-beta的生長因子能夠進一步促使癌細胞高度表達Jagged1,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