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增訂版)》是聯經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 康德
基本介紹
- 作者:[德] 康德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 出版社:聯經
- 頁數:360 頁
- ISBN:9789570841930
- 裝幀:平裝
- 叢書:聯經經典
內容簡介
康德正是由西方文化通向中國文化的巨人──殷海光康德是整個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與唯一探索時間性這一維度的人──海德格 康德的歷史哲學長久以來一直為國內學術界所忽略,往往被視為過渡到黑格爾、乃至馬克思歷史哲學的橋樑,而不是一套未成熟的理論。但這是一種不幸的誤解,因為康德的歷史哲學自成一派,與馬克思與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分屬不同類型。康德本人雖未撰寫一部討論歷史哲學的專著,但有八篇重要著作直接涉及歷史哲學。《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增訂版)》包括這八篇著作的中譯及注釋,並在書末附有詳細的研究書目供研究者參考之用。透過本譯作,讀者可了解康德的歷史觀,他對「啟蒙」和「人類意志」的理解、對永久和平的追求,以及哲學體系中「自然」的最終目的。康德所理解的「歷史」,並非以作為生物種屬的人類為對象,而是將全人類當作整體,進而探討自由的進展;這便是他所謂的「普遍歷史」。這種「...(展開全部) 康德正是由西方文化通向中國文化的巨人──殷海光康德是整個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與唯一探索時間性這一維度的人──海德格 康德的歷史哲學長久以來一直為國內學術界所忽略,往往被視為過渡到黑格爾、乃至馬克思歷史哲學的橋樑,而不是一套未成熟的理論。但這是一種不幸的誤解,因為康德的歷史哲學自成一派,與馬克思與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分屬不同類型。康德本人雖未撰寫一部討論歷史哲學的專著,但有八篇重要著作直接涉及歷史哲學。《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增訂版)》包括這八篇著作的中譯及注釋,並在書末附有詳細的研究書目供研究者參考之用。透過本譯作,讀者可了解康德的歷史觀,他對「啟蒙」和「人類意志」的理解、對永久和平的追求,以及哲學體系中「自然」的最終目的。康德所理解的「歷史」,並非以作為生物種屬的人類為對象,而是將全人類當作整體,進而探討自由的進展;這便是他所謂的「普遍歷史」。這種「歷史」可以預示:人類就整體而言,將在道德上不斷地趨向於更佳的境地。而歷史應以「人類意志的自由之活動」,也就是人類自由意志在現象界中的表現為主要探討對象。對康德而言,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擁有知性的存有者,是唯一可以替自身任意設定目的之物種。此外,康德將追求永久和平視為人類的一項「義務」,但這項義務並非嚴格意義的道德義務,它的實踐僅要求行為的合法性,而不要求其道德性。同時,它並不與道德理念,如「最高善」相同,「永久和平」在現實世界中永遠無法實現,而是具有歷史的可能性。且它的實現並非直接依靠道德動機的力量,反倒是從人的自然本能得到更大的助力。最後,康德基於人類創造文化的能力,將人視為自然的「最終目的」。對他而言,歷史意識是文化發展的結果。在康德的歷史哲學中,作為歷史主體的人類正是作為自然的「最後目的」的人類。由於歷史僅存在於歷史意識之中,故唯有已啟蒙的民族才有歷史可言;單憑史料並不足以構成歷史,只有通過歷史意識之反省,史料才有意義。因此,他的歷史哲學不屬於純粹的道德哲學(即「道德的形上學」),亦不屬於自然哲學,而是如黎德爾所言,屬於「道德哲學的經驗部分」或「套用的實踐哲學之一章」作者: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生於東普魯士科尼希貝爾格(Konigsberg),1804年逝世於該城。他於1740年就讀於科尼希貝爾格大學,1746年至1755年迫於生計而終止學業,擔任家庭教師。1755年他在科尼希貝爾格大學完成學業後,留校任教,直到1797年因年老力衰,才終止授課。在哲學方面,他繼承啟蒙哲學之傳統,綜合歐陸理性論與英國經驗論,形成其批判哲學,開啟從菲希特到黑格爾的德國理念論;就其原創力及影響力而言,誠為近代西方哲學家第一人。其主要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道德底形上學》、《單在理性界限內的宗教》、《未來形上學之序論》等。譯註者:李明輝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及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其後獲得「德國學術交流服務處」(DAAD)獎學金,赴德國波...(展開全部) 作者: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生於東普魯士科尼希貝爾格(Konigsberg),1804年逝世於該城。他於1740年就讀於科尼希貝爾格大學,1746年至1755年迫於生計而終止學業,擔任家庭教師。1755年他在科尼希貝爾格大學完成學業後,留校任教,直到1797年因年老力衰,才終止授課。在哲學方面,他繼承啟蒙哲學之傳統,綜合歐陸理性論與英國經驗論,形成其批判哲學,開啟從菲希特到黑格爾的德國理念論;就其原創力及影響力而言,誠為近代西方哲學家第一人。其主要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道德底形上學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