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歷史背景,建造過程,命名編號,技術特點,總體設計,動力降噪,武器系統,艇系統電,先進設計,性能數據,服役動態,入役巡航,南海碰撞,中方回應,後續情況,返回修復,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20世紀70年代,蘇聯核潛艇技術正處於飛速發展時期,它把數量眾多的
彈道飛彈核潛艇 和
攻擊型核潛艇 源源不絕地投入到
北冰洋 海域開展作戰巡邏活動,對美國構成了戰略威懾。面對蘇聯的咄咄逼人之勢,美海軍深切感到北極冰下作戰的重要性,並且將此列為美海軍戰略重點。另外,自二戰後相當一段時期美核潛艇的性能一直遙遙領先蘇聯,在核潛艇方面的優勢從未受到過任何威協。但從1970年代初開始,蘇聯大力加強核潛艇降噪方面的研究,經過近10年的潛心努力,至1970年代末,蘇聯核潛艇在噪聲控制等方面獲得了長足進步,縮短了與美國的差距,且其核潛艇的數量也呈超美趨勢,並且活動蹤跡遍及世界大洋,在全球範圍內形成與美對峙狀態,對美海軍形成嚴重挑戰。
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
1970年代末,美海軍攻擊型核潛艇主力陣容主要為:鰹魚級、長尾鯊級、鱘魚級及洛杉磯級核潛艇。該批在役核潛艇中,洛杉磯級雖性能出色,建造數量正在穩步增加以逐漸取代鰹魚級、長尾鯊級、鱘魚級,但洛杉磯級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點,且在未來的21世紀中無法與蘇聯的新型核潛艇進行有效的對抗。
於是,美國自1970年代末便著手醞釀研製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以便在21世紀取代洛杉磯級。按初步計畫,新一代核潛艇將在1991~1997年間建成。屆時,服役時間約30年的鰹魚級、長尾鯊級、鱘魚級及早期建造的洛杉磯級將要退出現役而被其取代。
1982年,美海軍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研究和評估蘇聯新的安靜型核潛艇的威脅程度。此外,還對新一代核潛艇的速度、下潛深度、魚雷發射管、北極冰冠下的作戰能力、潛艇輻射噪聲以及潛艇殼體的信號特徵等6個主要參數進行了研究並作出了規定。1983年,對以上6要素及可行性進行了評估。隨後,美海軍作戰部在1984年確定了新型攻擊型核潛艇的主要性能要求。不久,新一代核潛艇便被美海軍正式命名為SSN21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
然而,在論證期間,便爆發了激烈的爭論。為了保證研製工作的順利進行,美海軍採取了低調的迴避態度,儘量不與那些“海狼”計畫的反對者在公開場合進行爭論。1987年底,SSN21“海狼”號的初步契約被授子通用動力公司電船分公司和紐坡特紐斯公司。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導致“海狼”級潛艇大規模建造的必要性消失,隨後美國軍方撤銷了原計畫建造29艘該級攻擊型核潛艇的計畫。
後來,美國國會在1992年5月初和其後又相繼戲劇性地恢復了對第2艘和第3艘海狼級核潛艇的撥款,主要原因並不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是美國為了穩定核潛艇研製和建壹技術工人的隊伍,及與其後建造的維吉尼亞級多用途核潛艇的銜接而採取的一種無奈的選擇和過渡措施。
海狼級攻擊核潛艇是依據冷戰末後期美國海軍“前進戰略”的需求而設計的,其目的是建造一種在二十一世紀初期能在各大洋與
北冰洋 冷水對抗任何蘇聯現有與未來
核潛艇 ,並取得制海權的攻擊核潛艇。美國海軍計畫將其前進部署於靠近蘇聯的海域遂行作戰,並且格外強調武器裝載量、持續作戰能力與靜音能力,以便增加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存活機率以及勝算,並延長在各種目標極多的海域內作戰巡航的時間,減少為了補充彈藥物資而穿越蘇聯海上防線的次數。該計畫被稱為二十一世紀攻擊核潛艇(SSN-21),其產物就是海狼級攻擊核潛艇。設計哲學上堪稱潛艇進行反潛作戰的極致產物,能長時間在大洋或靠近蘇聯的近海進行反潛巡邏,擁有絕佳的聲納感測能力,並配備比洛杉磯級核潛艇多一倍的魚雷管和魚雷,可以長時間進行反潛作業。
建造過程 美國海軍原本預計建造29艘海狼級以取代早期型
洛杉磯級核潛艇 ,在1989年估計全部需要336億美元,平均每艘高達11.58億美元,以當時而言簡直是天價;加上時逢
蘇聯解體 ,美國便於1992年決定除了頭兩艘之外,後續27艘(SSN-23~49)海狼級的建造計畫全部取消。首艦海狼號雖然早在1989年1月9日便開工建造,同年10月25日安放龍骨,但由於這是美國海軍第一種套用
CAD 工具預先設計、同時建造船段模組再行組合的潛艇,由於經驗缺乏,便發生不同船段尺寸誤差而無法焊接的失誤,最後只能廢棄重造船段,大幅拖延了進度,當時也引發不少風波;海狼號直到1995年6月24日才得以下水,1997年7月19日成軍。
建造中的康乃狄克號核潛艇
由於更新替換洛杉磯級的需求依然存在,因此美國海軍轉而發展一種較海狼級小且便宜的新一代攻擊核潛艇。此一替代計畫最初被稱為百夫長級(Centurion)潛艇,後來成為新型攻擊核潛艇計畫(NSSN),產物即為
維吉尼亞級核潛艇 ,在外型上像是海狼級的縮小版,而武器配置則與洛杉磯級類似。由於國防工業普遍不景氣,面臨無艦可造的GD Electric Boat核潛艇建造廠被迫大幅裁員,在沒有新訂單的情況下根本撐不到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的建造,因此美國政府於1995年批准了第三艘海狼級(SSN-23)的建造,以挽救面臨困境的潛艇建造工業,於1998年開工建造。實際完工後,前兩艘海狼級平均造價約24億美元。
命名編號 康乃狄克號艇的命名上頗有戲劇色彩。20世紀80年代因受美國國內經濟大氣候影響,康乃狄克州的經濟一直不景氣,失業人數居高不下,成為美國經濟發展滯後的少數幾個州之一。但是,當位於康乃狄克州格羅頓的通用動力造船公司承包了“海狼”級3艘核潛艇的建造工作後,康州的經濟開始騰飛。僅這一項工程就為康州帶來了數億美元的收益,為數十萬失業者提供了就業機會。全州上下對“海狼”級核潛艇心存感激,力爭給“海狼”刻下本州的烙印。為此,康州市長約翰·G·羅蘭德早在一年多前就開始遊說國會參、眾兩院及國防部和海軍部。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以康州名字命名的“摩涅狄格州”號核潛艇最終誕生了。在該艇命名儀式上,出席的有康乃狄克州市長、市長夫人帕特瑞西·羅蘭德和其他高級官員帕特瑞西親自主持了命名大會。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是美國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的2號艇。
1991年5月3日簽訂建造契約,開工建造;
1992年9月14日,敷設龍骨、開工建造;
1994年9月1日,建成下水、開始舾裝;
1998年12月11日,竣工交付、入役成軍,康乃狄克號核潛艇加入美國大西洋艦隊,由拉里·戴維斯上尉擔任指揮官,艇上載有14名軍官和120名入伍人員。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
技術特點 總體設計 海狼級的基本設計工作於1982~1983年間開始,自始至終保持的設計重點是:1.採用先進的推進裝置;2.提高安靜性;3.採用先進的作戰指揮系統。因此,海狼級的航速不僅要高於洛杉磯級,而且還必須裝備更多數量的魚雷發射管,裝載數量更多的武器。海狼級必須具有較小的長寬比,以便取得更好的水下機動能力。另外,還必須具有出色的冰下作戰能力。實踐證明,海狼級的總體特性達到了設計部門制定的指標,滿足了美海軍對該級核潛提出的各項性能指標。
海狼級水面排水量8060噸,水下排水量9142噸,而洛杉磯級的水下排水量為6927噸,
維吉尼亞級核潛艇 為7800噸。可見海狼級是個大傢伙,比各杉磯級增加約32%,大了2215噸,而維吉尼亞級比海狼級少了1342噸比洛杉磯級大了873噸。美國海軍是面過洛杉磯級的大量使用經驗而得到維吉尼亞級這一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
海狼級的主尺度為107.6米X12.9米x10.9米,其長寬比為8.34,國此比長寬比為10.86的洛杉磯級顯得更加豐滿。潛艇艇體長寬比較小帶來的優點是,在排水量一定的條生下,減少潛艇的表面面積,降低潛艇艇體表面的聲吶信號反射強度,在排水量和主機功率給定的情況下艇體的摩擦阻力較小,從而可以增加潛艇的水下航速,減少潛艇的後轉半徑,提高潛艇的水下機動性能。海狼級採用典型的單殼體結構,其耐壓艇體為HY-100型鋼材該種高強度鋼既可減少耐壓艇體的重量有利於航速的提高,而且又能承受更大的壓力。據《
簡氏戰艦年鑑 》披露,海狼級的下潛深度為594米,比洛杉磯級增加了144米
從外形上看,海狼級與此前美海軍建造的所有型號核潛艇的指揮台圍殼的形狀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其根部與潛艇艇體的連線處增加了一種圓弧狀連線結構,從而使艇體與垂直的指揮台圍殼外緣之間形成了平滑過渡。該種特殊形狀的指揮台圍殼,不僅可以降低阻力,還可改善周圍流場,減少流體噪聲。美國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維吉尼亞級繼承了這一傳統,指揮台圍殼前也有一道大弧線。
海狼級的指揮台圍殼上沒有裝設圍殼舵,可收放式的首水平舵裝在首部偏低的位置上,這樣更加有利於在北極冰下執行任務過程中做到安全破冰上浮。
海狼級的尾部穩定翼總共有6個,除了美攻擊型核潛艇傳統的“+”字形布置的4個尾部穩定翼外,位於下部的垂直穩定翼的左右兩側,還布置有兩個斜向的穩定翼,這6個穩定翼呈“木”字形布置。採用該種布置可以增加水下高速航行時的穩定性。
動力降噪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的動力裝置是一台S6W型壓水堆,2台汽輪機,功率為45000馬力,單推進軸,採用泵噴式推進裝置,其水下航速高達35節。1997年7月3~4日,SSN21“海狼”號在進行海上試航期間,水下最高航速據說曾達到39節。這是不是一種冷戰思維下的設計結果呢?美蘇海上相爭,你快,我更快。
為了降低信號特徵,提高綜合隱身性能,康乃狄克號核潛艇採取了一系列完善有效的降噪措施。它安裝了隔音和防振裝置,艇體外表面敷設了消聲覆蓋層,採用泵噴式推進裝置,艇上的所有設備都安裝在高性能的減振機座、彈性支座或者彈性減振器上。主機和輔機等艇上重要的機械設備均採用了整體浮筏式雙層減振基座,振動較大的設備都採用緩衝振動的覆蓋層和空氣夾層以便減少機械振動的幅度。艇體表面儘量減少開孔數量和艇體突出物,以求大幅度地降低艇的航行噪聲。康乃狄克號核潛艇裝備的S6W型壓水堆具有很大的自然循環能力,可以使水下靜音航速達到20節。
武器系統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的武器系統達到了空前強大的程度。裝備的魚雷發射管不僅增加到8具,比洛杉磯級的數量增加了一倍,而且魚雷發射管的直徑也由美海軍潛艇上原來通用的533毫米擴大到660毫米,為其後裝備和發射更為先進的大型魚雷留有了餘地,可以適應將來裝備性能更加先進的大型魚雷。這8具大直徑的魚雷發射管分左右兩排布置在首部向後的左右兩舷,後面配以兩套魚雷裝填設備,可以實現傳送武器的快速再次裝填,增加對目標實施攻擊的密度和節奏。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裝備的主要魚雷是Mk48ADCAP線導魚雷,採用主/被動制導模式,以40/55節航速航行時其射程為50/38千米,戰雷頭重量為267千克,作戰深度900米。另外,康乃狄克號核潛艇還可裝備對陸攻擊型和反艦型“戰斧”巡航飛彈。對陸攻擊型巡航飛彈的巡航高度為15~100米,飛行速度為0.7馬赫,射程為2500千米,圓機率誤差為80米,其彈頭或者為一個爆炸當量為20萬噸級的核彈頭,或者為一個454千克的高能炸藥的常規彈頭。反艦型“戰斧”巡航飛彈的射程為450千米,裝備慣性制導系統以及主動雷達和反輻射制導系統。每艘康乃狄克號核潛艇裝載魚雷及巡航飛彈總數為50枚。如果不裝載飛彈和魚雷時,則可以裝載100枚水雷。
艇系統電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的聲吶系統主要由BQG5D型舷側艇殼式寬孔徑基陣、BOS24導航/測冰聲吶、首部球形主/被動綜合聲吶TB-16D和TB-29被動拖曳基陣聲吶等組成。由於聲吶系統使用了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及其軟體系統,從而大大提高了對目標的被動探測、攻擊和冰下導航能力。另外,還裝備了WSN-3型靜電陀螺導航儀、WRN-6型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BPS-16型導航雷達、WRR-7型低頻/甚低頻接收機、R-1051/URR型中/高頻接收機,WLR-10型超高頻接收機、BRA-34型綜合無線電系統、WSC-3型衛星通信系統等。康乃狄克號核潛艇裝備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AN/BCY-2型綜合作戰指揮系統,它比AN/BCY-1型具有更為優良的性能,該系統主要由聲吶分系統和作戰指揮、武器控制分系統這兩大部分組成,將探測、識別、跟蹤、分析、傳遞、決策、執行等任務融為一體,通過匯流排與分散式計算機系統相連,如果其中的一台計算機出現故障另一台計算機可自動替補去執行該機的任務,大大增強了可靠性和生命力。
海狼級核潛艇艇首聲納音鼓
2008年,美國海軍決定為康乃狄克號與洛杉磯級的Type-18潛望鏡進行升級,加裝一套RemoteReality的光電偵測套件,以一個12兆相素的高解析度鏡頭取代原本只能提供窄視角的傳統光學鏡頭,新鏡頭可提供360度全方位焦點視圖,或實時捕捉高解析度圖像;此外,還整合一具不需要冷卻的新型紅外線熱影像儀(640X480),供夜間使用,而潛艇控制室內也會配合加裝後端的彩色平面顯示器與控制、顯示軟體。此系統從2008年中開始在洛杉磯級上進行測試。
先進設計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採用了模組化技術,該技術是在俄亥我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初始模組化技犬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在美海軍潛艇建造史上,海狼級是首次以計算機作為設計工具,實現了“無圖紙設計”的潛艇。由於採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採購以及後勤支持,可以允許每一個專業工程師參加康乃狄克號核潛艇的設計全過程,後勤工程師可以對艇上設備的拆卸和安裝路線進行設計,製造工程師可以安排生產製造過程,力學工程幣可以對艇體的力學狀態進行各種分析,設計工程師則可以進行適當的修改以適應其他專業的需要。由於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各專業的工程師均可利用公用信息,大量減少了實體模型的製造數量。各專業問題可通過一個電子實體模型對所需數據進行交流以及對產品的各種技術數據的連續審查予以合作。
性能數據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參考數據 基本參數
1座奇異S6W壓水堆52000馬力,1具備用柴油推進系統,
8×艦側MK-69 26英寸(660毫米)魚雷管(裝填MK-48ADCAP線導魚雷、魚叉反艦飛彈、戰斧巡航飛彈、水雷等)
AN/BQQ-5D/E聲納系統;BQS-24近距離高頻主動聲納
服役動態 入役巡航 康乃狄克號攻擊核潛艇入役後不斷參加各種軍演和區域巡航。
2003年5月,康乃狄克號核潛艇在參加ICEX演習期間,抵達北極並上浮出冰面。一隻北極熊被這個可以用來尋找食物的洞吸引,通過潛艇的潛望鏡可以看到(照片是在圖像投影到平板顯示器上時拍攝),北極熊在對康乃狄克號進行了大約40分鐘的觀察後,離開了該地區,潛艇或熊沒有受到任何損壞。
南海碰撞 2021年10月,康乃狄克號核潛艇在南海撞上一不明物體,造成多人受傷。“康乃狄克”號依靠自身動力駛往關島,以接受進一步檢查。美國太平洋艦隊表示,還不清楚這艘潛艇撞擊了何物。
2021年,美國海軍宣布,這艘潛艇於5月27日部署在太平洋地區。美國海軍隨後還公布了這艘潛艇在7月下旬和8月在日本港口停靠時的照片。美國第七艦隊司令、海軍上將卡爾·托馬斯2021年8月視察了這艘潛艇。
美國“康乃狄克”號“海狼”級核潛艇在日本橫須賀港
2021年10月2日下午,美國海軍“康乃狄克”號核動力潛艇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國際水域潛航時撞到一不明物體,造成潛艇顛簸,潛艇上人員受到擦傷,但並無嚴重傷情,潛艇的核動力裝置也沒有受到影響,仍在正常運行。美國太平洋艦隊在聲明中表示,將對該事件進行調查,評估損害程度,但並沒有提到需要向其他機構請求幫助。據路透社援引要求不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的話說,這起事件發生在南海,事件造成不到15人受輕傷,有2人的傷勢被列為“中度”。隨後,美國海軍“瑪麗西爾斯”號(T-AGS 65)海洋測量船進入南海後,開始進行大範圍測量活動。
2021年10月27日,據美國海軍學會(USNI)網站報導,兩名熟悉美國海軍檢查該潛艇工作的國防部官員透露,早期跡象表明“康乃狄克”號撞上了南海海底的一座海山(hit a seamount),但這一訊息還未得到調查人員的證實。
美國“康乃狄克”號核潛艇靠泊港口
中方回應 2021年10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對“美國核潛艇在南海撞上不明物體”表示,美方作為當事方應詳細澄清事故有關情況,包括事故發生具體地點,美方航行意圖、事故詳情,到底碰撞了什麼、是否造成核泄漏,是否破壞了當地海洋環境等等。
第一,長期以來美方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在南海興風作浪,這是此次事故的根源,對地區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和重大風險。
第二,美方此次故意拖延和隱瞞事故詳情,缺乏透明度,不負責任。中國及南海周邊國家不得不質疑事件真相和美方意圖。
第三,美國和英國最近決定與澳大利亞這一無核武器國家開展核潛艇合作,肆無忌憚地向亞太地區擴散核潛艇,此舉將製造核擴散風險,誘發軍備競賽,破壞東南亞無核區建設,發生核事故的機率也會大幅上升。美方應摒棄陳舊的冷戰零和思維和狹隘的地緣政治觀念,停止這種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的錯誤做法。
2021年11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再次敦促美方詳細說明事故有關情況,充分回應地區國家的關切疑慮。
根據專家分析,美軍核潛艇在南海航行,一般都在100米水深下,如果是與暗礁或潛艇相撞,事故不嚴重的可能性較小。而根據美軍公布“後果較輕”的狀態來看,“最大可能是與水下無人潛器相碰,無人潛器體積較小,相碰後果較輕。”這位專家進一步分析,美軍在南海投放了很多的水下無人潛器來探測南海水文特徵和中國軍隊潛艇行動,很有可能是自食其果。
2021年11月3日,美國海軍宣布,已依據第7艦隊指揮官托馬斯(Karl Thomas)中將的指示,解除“康乃狄克”號艦長阿爾吉拉尼(Cameron Aljilani)中校、副艦長卡欣(Patrick Cashin)少校,以及水手長羅傑斯(Cory Rodgers)的職務。海軍的聲明指出,將以上3人解職,是因為對他們“失去信心”。聲明指出,托馬斯斷定,“如果有著正確的判斷、審慎的決策,以及遵從航行規劃、執行觀察小組和風險管理的程式,本可以防止這事發生”。
後續情況 2021年11月1日報導,調查人員已經確定,美國海軍“海狼”級核潛艇“康乃狄克”號(USS Connecticut SNN-22)在南海地區潛航時撞上了一個未知的海山,導致核潛艇在水下擱淺。
2021年11月,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部發布聲明,宣布解除康乃狄克號核潛艇艦長卡梅倫·阿爾吉拉尼的職務,同時被撤職的還有副艦長和水手長。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
2021年12月12日,據美國The Drive網站報導,受損的美國海軍“康乃狄克”號核潛艇秘密抵達加州的聖地亞哥,船舶觀測員根據當地網路攝像頭拍攝的照片發現了該潛艇,潛艇處於水面航行狀態,可以看出潛艇艇艏受損嚴重,聲吶罩已經不見。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USNI)刊文稱,幾名匿名的海軍官員證實,由於“康乃狄克”號潛艇在10月份的一次碰撞中受損,該潛艇完全在水上穿越太平洋。由於碰撞,艇上的聲吶罩無法工作,在水下航行不安全。
2021年12月20日,美國“動力”網站“戰區”專欄報導稱,根據照片以及傳播跟蹤數據顯示,此前發生“撞山”事故嚴重受損的美國海軍“康乃狄克”號核潛艇已經返回了其位於華盛頓州的母港。這艘核潛艇此前曾抵達美國西海岸的聖迭戈港,並在那裡停留了幾天,於上周離開。
當地時間2022年5月23日,美國海軍公布了“康乃狄克”號核潛艇2021年在南海發生“撞山”事故的最終調查報告。報告指出,事故原因與航行規劃、風險管理等錯誤有關,導致11名水兵受傷,潛艇長時間無法運行。報告提到,2021年10月的這一事故“是在航行規劃、風險管理等方面的錯誤和疏忽累計造成的。
2023年6月訊息,美國海軍承認,“康乃狄克”號最快要等到2026年初才能恢復服役。
返回修復 據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2021年11月18日報導,據跟蹤自動識別系統(AIS)的信息,“康乃狄克”號核潛艇在當地時間18日晚間自行離開關島。兩名軍方官員向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證實了這一訊息。
2021年12月,美國國會已經批准了500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修復該潛艇。
總體評價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可在北冰洋下執行作戰任務,是美海軍的重要水下力量。美海軍在打造該型核潛艇時,幾乎用上當時全部先進技術。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所屬海狼級核潛艇是美國海軍所有攻擊型核潛艇中噸位最大、速度最快、武器裝備數量最多的一型。同時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靜的核潛艇。有美媒炒作稱,三艘海狼級核潛艇同時現身太平洋海域是在向中國發出威懾信號。(
中國軍網、中國軍視網 評 )
康乃狄克號核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