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魯鐵列克提組
- 外文名:Kulutieliekti Fm
- 地層單位編碼:01-65-0366
- 地層地質年代:Z
- 階代碼:Z1
- 地區代碼:1
命名,沿革,特徵,層型,構成,接觸關係,分布,備考,
命名
新疆地質局地質研究所王景斌、成守德等1982年命名;1985年發表。命名剖面位於新疆精河縣西南科古爾琴河上游庫魯鐵列克提地區。
沿革
新疆地質局第七地質隊山富林等首次劃分出本地層,稱之為下震旦統,但未曾命名,1980年王景斌等將本組歸入吐拉蘇組下部;1981年朱誠順稱本組(包括吐拉蘇組及別西巴斯套組)為科古爾琴組,同年李永安又將其從吐拉蘇組分出稱為下冰磧岩,1982年王景斌將其從“吐拉蘇組”單獨分出,原吐拉蘇組共分為兩個組,僅將上部砂岩粉砂岩保留吐拉蘇組一名,下部冰磧岩、火山岩命名為庫魯鐵列克提組。考慮到朱誠順(1981)命名的科古爾琴組雖早,但此名稱已用於本區石炭紀地層在先,故宜採用庫魯鐵列克提組。李永安、王景斌等認為本組與庫魯克塔格地區貝義西組冰磧-火山沉積層位相當,其時代應屬早震旦世早期。
特徵
層型
構成
該組主要由基性火山岩、層凝灰岩與冰磧岩(雜礫岩)組成。其頂部為灰、深灰色塊狀不具層理的冰磧岩(雜礫岩),上部則以深灰近黑色杏仁狀玄武岩為主,向下為條帶狀層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夾少量細碎屑岩,最底部為一層厚度不甚穩定的底礫岩。在下部含微古植物Leiopsophosphaera sp.,L. Solida等。它其厚度為115m左右。
接觸關係
分布
本組分布範圍不廣,僅見出露於精河縣西南科古爾琴溝北部地區。
備考
編撰者 :高振家
作者1 :王景斌
年份1 :1985
作者2 :朱誠順
年份2 :1981
系名 :新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