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縣水利志》是庫車縣水利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庫車縣水利志
- 作者:劉河松、裴孝曾、艾買爾庫爾班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1993年08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指導思想 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記述庫車縣水利事業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成敗得失,力求做到科學性和資料性的統一。 二、體例結構 除概述、大事記、附錄外,採用章、節、目結構,全志共11章,44節,首置彩照17幅,地圖3幅。體裁以記、志、圖、表、錄並用。行文為記述體,力求文風嚴謹、樸實,戒議論、浮誇。
作品目錄
- 《庫車縣水利志》編纂委員會
- 1958年9月18日國家副主席朱德來庫車視察洪水災情、慰問災民並與自治區領導合影
- 1981年9月13日水利電力部長錢正英來庫車視察
- 縣水電局辦公樓
- 灌區分水閘
- 庫車河引水總乾渠
- 庫東河引水樞紐
- 哈拉哈渠測流
- 庫車河上的團結新橋
- 林基路大壩
- 高山湖泊大龍池
- 農民興修水利
- 乾砌卵石渠道的技術檢查
- 躍進老水庫捕魚
- 農民用上了自來水
- 庫車縣水利分區劃片圖
- 序一
- 序二
- 第一章 自然地理
- 第一節 位置
- 第二節 地形地貌
- 一、北部山區
- 二、南部平原
- 第三節 地質
- 一、構造
- 二、地層與岩石
- 第四節 氣候
- 一、氣候特徵及氣象代表站
- 二、氣溫與四季劃分
- 三、光和熱
- 四、降水與蒸發
- 五、無霜期與冰期
- 六、風
- 七、相對濕度與乾熱風
- 第五節 河流與湖泊
- 一、河流
- 二、湖泊
- 三、山洪溝與自然排水沖溝
- 第六節 土地與人口
- 一、土地
- 二、人口
- 第七節 地震
- 一、地震帶
- 二、地震災害
- 第二章 水資源
- 第一節 水資源基本特徵和數量
- 一、基本特徵
- 二、數量
- 第二節 地表水資源
- 一、不同保證率下河水徑流量
- 二、河水徑流年際變化指標
- 三、河水徑流的年內分配
- 四、河水徑流季節分布特徵
- 第三節 水能資源
- 一、計算公式
- 二、庫車河水能資源
- 三、二八台河水能資源
- 四、渭乾河水能資源
- 五、全縣水能資源
- 第四節 洪水、泥沙和離子徑流
- 一、洪水徑流
- 二、泥沙徑流
- 三、離子徑流
- 第五節 地下水資源
- 一、地下水變化規律
- 二、庫車河灌區地下水補給量
- 三、渭乾河灌區地下水補給量
- 四、灌區內的潛水狀態
- 五、灌區內地下水可采量
- 第六節 水旱災害
- 一、水災
- 二、旱災
- 三、灌區土壤次生鹽漬化
- 第三章 灌溉
- 第一節 發展歷程
- 第二節 現行灌溉制度
- 一、灌溉面積與作物組成
- 二、典型的灌溉制度
- 第三節 農業灌溉與人、畜需水量
- 一、農業灌溉需水量
- 二、農村人、畜飲用水量
- 第四節 水資源有效利用量
- 一、灌溉季節河水提供的水資源
- 二、泉水和自流井提供的水資源
- 三、機井抽取地下水提供的水資源
- 四、平原水庫蓄水提供的水資源
- 第五節 當前水資源供需平衡狀況
- 一、河水、泉水、自流井水的供需平衡
- 二、全部可利用水資源供需平衡狀況
- 三、當前農業灌溉保證率
- 第四章 水利工程建設
- 第一節 引水渠
- 一、漢代
- 二、清代
- 三、民國時期
- 四、新中國建立後
- 五、渠系現狀
- 第二節 引水樞紐和渠系建築物
- 一、簡易引水形式
- 二、庫車河引水樞紐工程
- 三、渭乾河龍口水利水電工程
- 四、渠系建築物
- 第三節 蓄水工程
- 一、躍進水庫
- 二、烏尊水庫
- 三、東河塘水庫
- 四、克里西水庫
- 五、喬喀博斯坦水庫
- 六、新城水庫
- 七、銅場水庫
- 八、克孜爾水庫
- 九、堰塘和澇壩
- 第四節 牧區水利工程
- 一、引水灌溉工程
- 二、牧區人、畜飲水工程
- 第五章 地下水利用和排泄
- 第一節 地下水利用
- 一、泉水
- 二、坎兒井
- 三、牙哈自流井
- 四、抗旱打井
- 五、小型農用水源地
- 六、城鎮供水
- 第二節 農田排水
- 一、地下水對農田的危害
- 二、農田排水
- 第六章 防洪工程
- 第一節 概況
- 第二節 現狀
- 一、庫車河防洪體系
- 二、渭乾河防洪體系
- 三、鹽水溝防洪工程
- 四、博斯坦托克拉克防洪壩
- 五、其他防洪工程
- 第七章 水能利用
- 第一節 水磨
- 一、水磨形式
- 二、水磨興衰
- 第二節 水電站
- 一、新城水電站
- 二、牙哈水電站
- 三、躍進水電站
- 四、東方紅水電站
- 五、蘭乾水電站
- 第三節 供電工程與用電
- 一、供電工程
- 二、用電
- 第八章 水產
- 第一節 水域面積
- 一、自然湖泊
- 二、水庫
- 三、河渠
- 第二節 漁業生產
- 一、野生魚類
- 二、人工養魚
- 三、魚的捕撈
- 第九章 水利機構與管理
- 第一節 機構沿革
- 一、“掏拓所”
- 二、“米拉甫”制
- 三、水利委員會
- 四、水利管理委員會
- 五、水利科(局)
- 第二節 基層機構建設
- 一、水管站、所
- 二、水利工程隊
- 三、勘測設計隊
- 四、土地規劃隊
- 第三節 幹部和職工
- 一、局(科)級幹部
- 二、職工
- 第四節 機構設定
- 一、機構設定
- 二、人員編制
- 三、財務收支
- 四、固定資產和設備(局本部)
- 第五節 基本建設管理
- 一、勘測設計
- 二、施工管理
- 第六節 工程運行和灌溉管理
- 一、水利工程的使用、檢查、維修和養護
- 二、按比例分水
- 三、水費徵收
- 四、灌溉技術的改進
- 第十章 投資與效益
- 第一節 總投資與巨觀效益
- 一、總投資
- 二、巨觀效益
- 第二節 主要水利工程的直接效益
- 一、庫車河渠系防滲工程
- 二、蓄水工程
- 三、庫車河、渭乾河引水樞紐與防洪工程
- 四、渭乾河灌區渠系改建工程
- 五、灌區排水工程
- 六、烏尊鄉灌區內部渠系防滲配套工程
- 七、其他見效工程
- 第三節 無效工程與無效投資
- 一、人民勝利渠工程
- 二、抗旱打井
- 三、英大稚南岸排水總千渠的一段工程
- 四、新城水庫和水電站工程
- 五、其他無效工程
- 第四節 緩建工程
- 第十一章 水利科技
- 第一節 科技力量
- 一、專業技術力量
- 二、技術職稱評定
- 三、技術力量現狀
- 第二節 科技成果
- 一、水資源調查與水利區劃
- 二、勘測設計成果
- 三、施工技術成果
- 四、灌溉管理技術成果
- 五、預製廠技術成果
- 六、地下水開採試驗成果
- 七、烏尊灌區渠系防滲改良鹽漬地成果
- 八、PC—1500袖珍計算機套用成果
- 第三節 水利學會
- 一、學會建立
- 二、學會活動
- 附錄一
- 附錄二
- 附錄三
- 附錄四
- 附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