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納爾特,G.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詩人、作家。生於柏林。1945年後在柏林實用藝術學院學習。1947年開始寫諷刺詩、雜文、廣播劇、電影腳本等。1972至1973年先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和奧斯汀大學任客籍教授,講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詩歌。後為職業作家。
正文,
正文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詩人、作家。生於柏林。1945年後在柏林實用藝術學院學習。1947年開始寫諷刺詩、雜文、廣播劇、電影腳本等。1972至1973年先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和奧斯汀大學任客籍教授,講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詩歌。後為職業作家。他最初在《歐倫施皮格爾》雜誌上發表諷刺詩,受到貝希爾、布萊希特的讚賞和支持。早期的詩集《路標和牆頭詩》(1950)、《在這個天底下》(1955),大多採用警句詩的形式,以凝練的、含意豐富的語言,批判法西斯主義和帝國主義戰爭,深受布萊希特詩歌的影響,具有明顯的教誨性。60年代後他的詩歌加重了對現實生活中的弊端的批判色彩,常用通俗的語言和哲理性的詩句,表達世界應該變革的思想。代表性詩集有《不速之客》(1965)和《鏡鑒集》(1970)等。他的雜文常斥責法西斯,或借古喻今,針砭時弊,語言含蓄。他的長篇小說《以茅舍的名義》(1967)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柏林為背景,描寫一個閱世不深的青年亨利種種奇怪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