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次

座次

【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秦漢時代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為尊。皇帝聚會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越靠近皇帝官位越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座次
  • 拼音:zuòcì
  • 方式:稱王稱帝叫做“南面”
  • 出處:《鴻門宴》
簡介,中國禮儀,食禮,圓桌,舉例,山東酒桌座次,

簡介

座次
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鴻門宴》中有這樣幾句:“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

中國禮儀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講禮儀,循禮法,崇禮教,重禮信,守禮儀,是中國人數千年的傳統。“不學禮,無以立”,禮的核心是人的社會行為規範,是中國民眾已經習慣和風俗化了的社會性行為準則、道德尺度與各種禮節。所謂“禮節民心,讓則不爭”;“衣食既足,禮讓以興”,禮就是個人利慾心的節制和人群利益的調度。講禮,就是要謙恭退讓,“禮”與“讓”往往相連,這就是“禮讓”一詞的由來和義釋。

食禮

中國最早的禮和最普泛、最重要的禮,可以說就是食禮,“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用食來敬神,表明“禮”是極隆重的事,並且是起源很早的。禮是以個人的文化學識與心性修養為基礎的。檢驗一個人修養的最好場合,莫過於集群宴會了。因此,“子能食食,教以右手”(《禮記·內則》),家庭啟蒙禮教的第一課便是食禮。而中國宴會繁縟食禮的基礎儀程和中心環節,即是宴席上的座次之禮——“安席”。史載,漢高祖劉邦的發跡就緣於他於沛縣令的“重客”群豪宴會上旁若無人“坐上坐”。當時還是“席地而坐”,“上坐”,乃宴席的“尊位所在”,亦即“席端”。這種宴席上的“上坐”,因坐制的飲食基礎器具、几案、餐桌椅形制的歷史演變而有時代的不同。兩漢以前,“席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即以面朝東坐為上。《史記·項羽本紀》中鴻門宴會的座次是一規範:“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坐”,此即顧炎武所謂:“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著是指的“室”內設宴的座禮。而在位於宮室主要建築物前部中央坐北朝南的“堂”上,則是以南向為最尊,次為西向,再次為東向。隋唐以後,開始了由坐床向垂足高坐起居方式的轉變,方型、矩型諸種形制餐桌均以齊備,座次利益也因之有新的改變。方桌以邊長92.5厘米、高87.5厘米的“八仙桌”為代表,貴客專桌,等而下之可2人、3人、4人、6人或8人一桌。除專桌以外,兩人以上者,一般為1:1主陪客制。圓桌是應聚宴人多和席面大的要求之運而生的。最初也讓用慣了方桌的人們頗不順應,正如袁枚《園幾》詩所說:“讓處不知誰首席,坐時只覺可添賓。”

圓桌

圓桌成清中葉後飯店酒樓流行的餐檯式樣,今日家庭中亦普遍使用,尤為今日餐飲業及機關企業食堂的會宴用桌面。其座次一般是依餐廳或室的方位與裝飾設計風格而定,或取向門、朝陽,或依廳室設計裝飾風格所體現出的重心與突出位置設首位。通常服務員擺台時以口布摺疊成花、鳥等造型,首位造型會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而隆重的大型宴會則往往在各餐檯座位前預先擺放座位卡(席簽),所發請柬上則標明與宴者的台號。這樣或由司儀導入,或持柬按圖索驥、對號入座,自然不易出錯。

舉例

就一張餐檯的具體座位來說,目前中餐通行的規範是:主人座於上方的正中,主賓在其右,副主賓居其左,其他與宴者依次按從右至左、從上向下排列,如圖一示:
圖一 1
2 3 1.第一主人 3.夫人或副主賓
7 8 2.主賓 4.第二主人
9 10 5、6.副主賓 7-10.陪同等
6 5
4
台灣等省區的流行模式則如圖二、圖三所示:
圖二(單一主人)
1
2 3 1.主賓
4 5 2-11.賓客依次排列
12.主人
6 7
8 9
10 11
12
圖三(男女主人)
1
3 2 1.主賓
5 4 2-10.賓客依次排列
7 6 11.男主人
9 8 12.女主人
11 10
12
宴席位次的設定,既屬約定俗成,故其時空差異性較大,而依我國時下理念習尚,則首論職務尊卑,次敘年齒,後及性別(先女後男),以示重女觀念)。當然,這都是首席座位確定之後始循行的一般模式。

山東酒桌座次

1、“主陪”位置:主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一順位,即是請客的最高職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貴的人。位置在正沖門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莊主,把握本次宴請的時間,喝酒程度等。
2、“副陪”位置:副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二順位,是陪客者裡面第二位尊貴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對面,即背對門口。傳統意義上,這個位置應該坐請客買單的人。但隨著近幾年請客腐敗之風的盛行,一般情況下,陪客者是傾巢出動,因此實際上,掏錢這樣的小事是用不到第二順位的請客者親自出馬的,所以,這個位置更多的是帶動客人喝酒。
3、“三陪”位置:這是近幾年剛剛流行起來的一個稱呼,實際上這個位置跟上面所說的“主陪”和“副陪”的稱謂,在山東省內各個地方規矩並不太一樣。有些地方是沒有這個位置的,但在濟南,好像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第二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賓”夾在中間,便於照顧。大家如果對當地風俗不是特別了解的話,不推薦大家坐這個位置。
4、“主賓”位置:主賓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順位,是客人裡面職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貴者做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由於許多人對山東喝酒的猛烈程度有所顧及,所以對山東規矩略知一二的外地客人,有時會選擇讓酒量大的人來做這個位置,這是不對的。請客的規矩更多的時候實際是一種禮儀,實質還是一個尊重。如果出現上述的情況,實際上真正的主賓不會少喝多少,名譽的主賓一般會被灌倒(因為你不是最尊貴的客人卻坐在主賓位置,只是因為你能喝酒,做客的肯定要把你陪好),所以客人會得不償失,切忌切忌!!!
5、“副主賓”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順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6、“三賓”位置:副賓是客人一方的第三順位。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7、“四賓”位置:副賓是客人一方的第四順位。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
餐桌上的位置基本就是這些。需要指出的,以上所列示的“主陪”“主賓”“副陪”“副主賓”這四個位置在整個山東省是全部一樣的,把方向列反了,會很尷尬的。“三陪”的位置在個別地方是比較講究的。“三賓”和“四賓”在大部分的地區是這樣劃分的,但在個別地方規矩略有不同。例如我知道有些地方第三順位以後的客人是依次排列在“主賓”和“副賓”之後,俗稱“往上座”。大家在無法準確把握當地風俗的時候,可以“不便應萬變”,就是按照主人的安排來坐,防止出現疏漏。
從上面說得可以看出,整個位置是按照“主陪”位置的確認而來的。那么如何確認“主陪”的位置?有兩種辦法。一是餐巾的擺放。一般情況下,由於各地餐巾的摺疊方式不同,從形狀上很難區分。但有一點,在山東全省是統一的,即主陪的餐巾摺疊是最高的,或者主陪位置的餐巾顏色跟其他不同。二是筷子。比較正規的酒店,主陪和副陪位置的筷子是各兩雙,俗稱“公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