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華夏
人文初祖軒轅
黃帝問道的典故流傳甚廣《莊子·在宥》說:黃帝當上天子的第十九年,到崆峒山拜見廣成子(廣成子是道教的始祖),求治國修身之道.第一次,碰了壁,受到了廣成子的譏諷.黃帝很慚愧,回去後,捐棄天下,築起一間別室,閒居默想三個月之後,再去求見廣成子,廣成子接見了他。
簡介
關於
黃帝問道之所的崆峒山,究竟在什麼地方?自古以來,眾說紛紜.史學界一般以司馬遷<史記>中的寥寥數語(西至於
空桐,登雞頭)作為定論,認為甘肅平涼的崆峒山就是黃帝問道之所.其實,漢朝距黃帝時代已有三、四千年.司馬遷為考證有關黃帝的神話傳說,雖然西到甘肅、北過涿鹿、東到海濱,南渡江淮,踏尋了黃帝諸多足跡,寫了<史記·五帝本紀>.但是,受當時各方麵條件的限制,他沒有到過燕山腹地,沒有找到軒轅黃帝的"根".當然,他不可能對全國地理進行全部踏查,因此也就不知道其他地方也有崆峒山.據我所知,全國各地有崆峒山八、九處之多.其中,甘肅3處,河南2處,四川、江西、寧夏、天津
薊縣各1處.近年來,經過筆者查閱大量史料和所作的一些考察,認為
黃帝問道廣成子的崆峒山,就是薊縣城北的府君山.
地址
薊縣的府君山坐落於縣城北,明代以前叫崆峒山.山中多洞,其中穿雲洞、
山頂洞、白大洞等較為有名.崆峒積雪,為古代
漁陽八景之一.明嘉靖,清康熙、道光,民國時期的<薊州志>和<欽定盤山志>等,對此山都有著述,並都有
黃帝登此山問道廣成子的記載.<名勝志>、<太平寰宇記>、<光緒順天府志>、<天府廣記>、<畿輔通志>、<日下舊聞考>等志書也大都肯定了<薊州志>關於黃帝問道崆峒山(府君山)的說法.清代道光年間<薊州志>里附有一幅<崆峒山圖>,清晰地標明了廣成子殿的位置.明代以後,山上建有崔府君廟,故改稱為府君山,沿用至今.
<山海經>記載
山海經是我國第一部描述山川、物產、風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神話傳說的大彙編.它記述了
黃帝至夏商周先祖們在燕山一帶活動的情況.清代畢沅在校<山海經>序中說:"<山海經>作於禹、益,述於周秦,其學行
於漢,明於晉."屈原在<楚辭·九歌·雲中君>說:"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君"就是軒轅黃帝.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什麼軒轅黃帝特別關照冀州?冀州,自古即指燕山一帶,為
九州之首.明代史學家孫承澤說:"黃帝都冀".明代大學問家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後人因以冀州為中國之號."黃帝都城在冀州,因此特別關照冀州、經常在燕山一帶活動,是情理之中的事.據<禮記·樂記>記載:周武王伐紂成功,未及下車,立即封黃帝之後於薊(當時的"薊"指北京地區;清華大學
任重遠教授認為在河北玉田縣),表明至西周時期,燕山一帶仍是黃帝後裔活動地帶.原中國考古協會理事長、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認為"軒轅國在燕山一帶很有道理."他在<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1994.4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中說:""五帝"(黃帝、
顓頊、
帝嚳、堯、舜)前期活動中心是燕山南北."薊縣地處燕山腹地,理應是黃帝經常往來巡幸之地.
清華大學考證研究
認為燕山一帶是
黃帝活動中心,並著作了<遷安黃帝古都>一書(香港利華出版社2002年出版).該書對甲骨文<小屯·乙編·7171正片>進行了破譯,該片記載了"黃帝在幽州無終山中習武練斧"的史實.由此,黃帝經常在薊縣一帶活動,得到了證實.任重遠教授還對郭沫若編纂的<卜辭通纂·天象·第四三一片>進行了重新詮釋.此片明確寫道"黃帝在無終山中的空同山上問道於廣成子".同時,此片還記載"商代之王,在北京平谷南10里氣鼓山第一次冒出氣後第十一日(
甲日),在
黃帝問道廣成子之處(薊縣崆峒山),用"帝牛(洗滌三個月的牛)"祭祀"甲"名為首的十位先祖."商代,距黃帝年代較近.甲骨文,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殷商甲骨文記述的黃帝在無終山舞斧、問道的史實最為真實可信.這為黃帝活動區域及問道之所提供了最為可靠的證據.薊縣,古為無終子國,今日的縣城就是當時國都所在地,這已為史學界所公認.薊縣區域內的燕山余脈古代曾統稱為無終山,而府君山則是這一地區無可爭議的崆峒山.
<爾雅·釋地>記載
說:"岠齊州以南
戴日為丹穴,北戴斗極為空同."這句話意思是:齊州(
冀州)南部為丹穴,北部為空同.明確指出<莊子·在宥>中的崆峒山在冀州北部而不是在河南.明代史學家孫承澤所著的<天府廣記>載:"薊州東北有崆峒山,問道廣成子處."康熙寵臣
朱彝尊非常贊同孫承澤的說法,在<日下舊聞>中,對黃帝問道甘肅崆峒山之說,提出了質疑,也可以說予以否定.文中提出:"然稽之爾雅,北戴斗極為
空桐,空桐之人武.司馬彪注<莊子>亦云:"空桐當斗之山.則空桐宜在北矣."且問道之文載於莊子,其初往見廣成子,謂帝不足以語至道,退而築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復往要之.當日帝邑於涿鹿之阿,去薊甚邇,故不難復要之."乾隆年間
于敏中等人編寫的<日下舊聞考>引用了朱彝尊的這段原話.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按照<爾雅>之說,崆峒山應在北方.黃帝邑於涿鹿之阿(現河北省涿鹿縣),離薊縣較近,黃帝第一次問道碰壁,閒居三個月後,又去薊縣見廣成子不是難事,比較符合<莊子>記載的史實.筆者粗略計算一下,涿鹿離薊縣還不足200公里,而離甘肅平涼直線距離也在2000公里以上,且還隔著太行、呂梁等眾多山脈和黃河、汾水、渭水等天險,在當時環境惡劣、交通極為落後的情況下,黃帝怎能在三個月內輕易兩度遠涉甘肅平涼呢?
<光緒順天府志>記載
"薊縣有笄頭山,空同、笄頭相去不遠".符合<史記>所說黃帝到空同登雞頭之說.
黃帝問道薊縣
崆峒山,在唐代大詩人
陳子昂的詩文中得到印證.<陳子昂評傳>(1987年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載:公元697年三月,陳子昂隨武攸宜征討契丹
孫萬榮,駐紮在
漁陽城(薊縣).前鋒指揮
王孝傑輕敵冒進,在
山海關中計,17萬將士死亡殆盡.訊息傳來,全軍震恐,不敢進.危難之際,陳子昂挺身而出,兩次進諫,不但不被理睬,反而被降了職.苦悶與
悲憤交加的陳子昂,驅馬出薊門,登薊丘(崆峒山),到平谷漁子山(
魚山)拜謁黃帝陵,作<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以抒憤慨,並在序文中寫道:(這裡)亦有軒轅遺蹟也!許多人在註解陳子昂這部分詩文時,誤把漁陽當成北京.其實,在隋朝大業末年,
無終縣就改名為
漁陽縣(此前的漁陽在懷柔、密雲一帶,即陳勝、
吳廣戍邊要去的那個地方).隋朝以後,漁陽即指薊縣.唐代,北京改稱幽州.漁陽縣(薊縣)歷屬玄州、幽州、營州、漁陽郡,直到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1年),置薊州.陳子昂隨軍駐漁陽,就是駐紮在薊縣.古代北京有薊門、薊丘,薊縣境內,古代也有薊門、薊丘,這往往為人們所忽視.明代嘉靖年間熊相撰的<薊州志>雲:"薊門關,在州東南六十里,唐置薊州,意取此."<日下舊聞考>雲:"開元十八年,析幽州之漁陽、三河、玉田三縣置薊州,取薊門關以名州.<太平寰宇記>也說:"古薊門關在州東南六十里,一名薊丘,今遺蹟尚存."1995年,北京文物研究所所長齊心說,80年代末,薊縣建火力發電站,挖地基,挖出一座漢墓.墓主遺言上說,古薊門距他的墓有xxx尺,並在墓里放了一把尺.據<河北古代歷史編年>載:"聞(王)孝傑兵沒,三軍震恐,不敢進.契丹乘勝攻幽州、踏定州、屠趙州."由此可知,當時的幽州已淪為敵占區.<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詩七首,是陳子昂兩次進諫受阻後不久之作,在當時戰爭環境下也不允許他去北京覽古."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台.
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尚思廣成子,遺蹟白雲隈."這首詩是詩人登上薊縣城北崆峒山,參觀廣成子洞之後吟寫的感慨之作.公元697年6月,突厥攻克了契丹老巢新城(遼寧朝陽一帶),與唐兵相持的孫萬榮聞此訊息,十分恐慌,倉皇撤退,被部下殺死,契丹兵潰.七月,陳子昂隨武攸宜回到東都洛陽,途經北京時作了一首著名的<登幽州台歌>.六百年前的<大明一統志>,引用了陳子昂"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台"的詩句,確認陳子昂所登崆峒山就是黃帝問道之所,軒轅台就是平谷漁子山(魚山)上的黃帝陵.
中國社科院專家考證
黃帝死後葬於平谷.明朝嘉靖年間修纂的<薊州志>和清代<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平谷漁子山,上有大冢,俗稱軒轅台,傳為軒轅黃帝陵,上有軒轅廟.<天府廣記>載:"黃帝都冀,故其陵在冀境內.舊雲在橋山,又曰在寧州,非也."根據遠古條件,都和陵不會離的太遠.明代<長安客話>、<大明一統志>,清代<日下舊聞考>等志書也都記載了平谷軒轅黃帝陵.北京清華大學任重遠教授通過對北京平谷漁子山(魚山)地形地貌進行分析,認為北京平谷區山東莊北部的魚山、白淺山組成的獨立小山系,就是<山海經·海外西經>中提到的黃帝"龍魚陵".魚山有九個小山峰,軒轅黃帝陵就在魚山第六峰上.在第一峰上有軒轅黃帝廟,為日本鬼子所毀.明代刻有"重修黃帝廟碑記"殘存半塊石碑還在.碑上還刻有陳子昂"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台"的詩句.公元752年,唐代"詩仙"李白,為報答唐玄宗對他的恩寵,來到薊縣、平谷查探安祿山謀反虛實.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史樹清考證,薊縣獨樂寺"觀音之閣"四字是李白所書(1984.11.17<光明日報><獨樂寺李白署書<觀音閣考>>),從而證實了李白到過薊縣.通過調查,李白髮現了安祿山種種謀反跡象,寫了一首<北風行>,揭露安祿山謀反行為,布告全國.在<北風行>這首詩中李白寫道:"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明確指出軒轅台(黃帝陵)在燕山,說明李白的確拜謁過平谷漁子山上的黃帝陵.1995年5月18日,蘇秉琦老先生在平谷黃帝陵說:"全國幾處的黃帝陵,我都承認,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呀!"平谷距離薊縣僅有幾十華里,西有黃帝陵,東有崆峒山,不能說這僅僅是一種巧合.
從以上諸多史料考證表明,黃帝問道的崆峒山應該就是薊縣的府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