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土斷

庚戌土斷

土斷是東晉廢除僑置郡縣、使僑管土著編入所居郡縣戶籍的辦法。東晉曾在其管轄地區內用北方地名設立郡縣(即僑置郡縣),安置北方士族流民。當時僑置郡縣無一定的邊界,不征租稅徭役。這些士族廣造田園,兼併激烈,影響朝廷財政收入。鹹康七年(公元341年),晉成帝司馬衍為了整理戶籍,增加財政收入,命僑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為斷,把戶口編入所在郡縣的戶籍。東晉大司馬桓溫(312年—373年)執政時,又於興寧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日(初一)行土斷法,史稱“庚戌土斷”。這次嚴厲清查戶口,對隱匿戶口的貴族地主也予以懲處。土斷之後,國家控制的戶口大量增加,賦稅收入也增多了。康寧元年(公元373年),桓溫死後,此法不行。義熙九年(公元413年),劉裕再行土斷,諸僑置郡縣多被裁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庚戌土斷
  • 時間:公元364年
  • 朝代:東晉十六國
  • 目的:整理戶籍,增加財政收入
  • 在位君主:晉哀帝司馬丕
  • 針對目標:全國的未入籍隱戶
  • 發起者:大司馬恆溫
事件背景,具體措施,庚戌土斷結局,土斷的必要性,

事件背景

土斷是東晉廢除僑置郡縣、將僑郡的流民編入所居住的郡縣戶籍的辦法。東晉曾在其管轄地區內用北方淪陷的地區名設立郡縣(即僑置郡縣),安置北方南渡的流民,以示不忘恢復故土。他們的戶籍是與南方本地人不同的。南方本地人的戶籍稱為黃籍,僑置州郡的流民戶籍稱為白籍。當時僑置郡縣並無實際轄區。不征租稅徭役。那些南渡的士族在僑郡一帶廣造田園,大肆隱藏戶口,十分影響朝廷財政收入。

具體措施

鹹康七年(公元341年),晉成帝司馬衍為了整理戶籍,增加財政收入,命僑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為斷,把戶口編入所在郡縣的戶籍。這次嚴厲清查戶口,對隱匿戶口的貴族地主也予以懲處。
東晉大司馬桓溫(312—373)執政時,為增加朝廷財力,緩和社會矛盾。又於興寧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日(初一)行土斷法,史稱“庚戌土斷”。他把僑州郡縣流民(白籍)與南方的土著居民(黃籍)一起編戶入冊,一起納稅。過去,北方流民一直是受照顧的。據說,這一政策受到南方人的熱烈擁護,效果比較顯著。土斷之後,國家控制的戶口大量增加,賦稅收入也增多了。

庚戌土斷結局

孝武帝康寧元年(公元373年),桓溫死後,此法不行。義熙九年(公元413年),劉裕再行土斷,諸僑置郡縣多被裁併。

土斷的必要性

土斷的必要性體現在對國家財力和實力的增強上,土斷將隱匿在白籍所在的世族大家裡的僑民入黃籍承擔國家賦役,一方面會大大增加國家的賦稅和掌握的人口;另一方面則可有效削弱士族力量。所以但凡土斷,都需要強有力的推行者來實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