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壩鄉位於甘肅文縣東南部,讓水河中游,摩天嶺北麓。東連范壩鄉,南依摩天嶺,和四川省青川縣接壤,西與劉家坪鄉為鄰, 北靠玉壘鄉。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18公里,地域面積39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7.8%,是全縣面積最大的鄉之一,在25個鄉鎮中位居第二,僅次於上丹鄉。人口稀少,在全縣各鄉鎮中倒數第三。全鄉轄61個合作社,161個自然村,994戶,3873人。鄉政府駐地店壩,距縣城115公里,海拔8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店壩鄉
- 隸屬:甘肅文縣
- 面積:390平方公里
- 下轄:61個合作社
- 人口:3873人
行政轄區,人口狀況,自然資源,中國小校,農村經濟,地理環境,自然保護,歷史遺蹟,鄉村風俗,旅遊開發,鄉村發展,
行政轄區
全鄉下轄村:店壩村、高橋村、紅林村、交流村、前山村、柏元村、對樹村、正溝村、坪上村。![店壩鄉 店壩鄉](/img/6/461/cGcq5SZyMDM0UDO0kDNwgTZxMjYmRGM0kTZ1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店壩鄉 店壩鄉](/img/6/461/cGcq5SZyMDM0UDO0kDNwgTZxMjYmRGM0kTZ1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人口狀況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763 |
男 | 2008 |
女 | 1755 |
家庭戶戶數 | 102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763 |
家庭戶男 | 2008 |
家庭戶女 | 1755 |
0-14歲(總) | 807 |
0-14歲男 | 398 |
0-14歲女 | 409 |
15-64歲(總) | 2650 |
15-64歲男 | 1446 |
15-64歲女 | 1204 |
65歲及以上(總) | 306 |
65歲及以上男 | 164 |
65歲及以上女 | 142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3716 |
自然資源
全鄉耕地面積9214畝,其中水澆地921畝,旱地8293畝,經濟林果3300多畝,茶園2210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2.37畝。
中國小校
文縣店壩鄉中心國小
農村經濟
全鄉經濟總收入529萬元,其中多種經營收入238萬元,糧食總產176萬公斤, 農民人均占有糧456公斤,人均純收入940 元。
地理環境
店壩鄉以其駐地自然村得名。境內崇山峻岭,森林茂密,雨量充沛,氣候潮濕。碧玉似的讓水河流經全鄉,山澗溝壑溪流遍布,水利資源豐富。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洋芋、蕎為主。經濟林木有油桐、漆樹、核桃、板栗,還盛產木耳、銀耳、蕨菜、薇菜、香菌、草莓等。
全縣最長的縣鄉公路何馬公路穿越鄉境,一些鄉村公路也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但由於高半山村社多,民眾居住分散,長期以來交通不便的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
自然保護
這裡屬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讓水河保護站。早在19世紀末,俄國學者波塔寧考察隊隊員別列佐夫斯基就曾在摩天嶺發現過大熊貓,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中國西部動物志》對此有明確記載。境內除世界聞名的珍稀動物大熊貓外,還有珍稀動物小熊貓、金絲猴、羚牛等,讓水河和一些溝溪之中還生活著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大鯢(娃娃魚),50年代曾建有縣辦金絲猴飼養場,組織農民大肆砍林圍獵,數百隻金絲猴被擒抓,關進飼養場飼養。習慣于山林里生活的金絲猴,對於人們的善意和盛情卻不領情,或疾病或憂鬱而死亡,余者放歸山林,熱鬧一時的金絲猴飼養場逐煙消雲散。
歷史遺蹟
店壩是通往四川的古通道,昔日商賈必經、兵家必爭之地。境內的摩天嶺,海拔2227米,撥地擎天,為甘川交界處的一座著名山嶺,堪稱天塹關隘。三國時期,魏將鄧艾伐蜀偷渡陰平,過此境,翻越摩天嶺。《三國演義》有載:“絕壁無路,將士以氈自裹,推轉而下”,留下了滾氈坡的遺蹟。“陰平峻岭與天齊,玄鶴徘徊尚怯飛;鄧爻裹氈從此下,誰知諸葛有先機”。《三國演義》中的這段詩文寫的就是此處的人文景觀。1935 年4月中旬,紅四方面軍三十軍北上抗日,曾與國民黨軍隊丁德隆率部在此激戰,打勝了一場以少勝多的阻擊戰,殲敵一個團,但敵我兵力懸殊,數百名紅軍戰士血染摩天嶺,男兒為國沙場死,馬革裹屍骨也香,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歌,為紅軍長征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鄉村風俗
店壩鄉資源豐富,歷有“砍耳山”、“砍菌山”、割漆、養蜂、獰獵等習俗,據說老戶高潮時多達1200戶。古代留傳的“石室古墓”就是探秘的焦點。店壩鄉境內曾有幾處規模恢宏的木樓四合院就是巨商跡痕。
旅遊開發
店壩鄉風光秀麗,植被良好,青山如黛,綠水長流,修竹婆娑,茂林吐翠,是一塊理想的等開發的生態旅遊之地。對樹溝綠樹成蔭,深谷幽靜,珍禽異獸遍布林間,一條綠帶似的河流在峽谷緩緩流淌。坐落在半山坡的柏元村,掩映在翠竹綠樹叢中,村頭幾株高大的古柏已有數百年歷史,華蓋如傘,直衝雲霄,如此松柏壽星在全縣實屬罕見。始建於六十年代的柏元大橋,是讓水河上的第一公路橋,如長虹臥波,似曉月飲澗,經數十年風雨侵蝕,歷雷霆式暴洪蕩滌,至今橫跨在青山綠水間。新建的孫家河口公路大橋,不僅解除了何馬公路的“腸梗阻”,也為店壩鄉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鄉村發展
店壩鄉立足本鄉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符合全鄉實際且能帶動全鄉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帶領全鄉農民民眾,積極吸引外地人士,大力發展以茶葉、核桃、生漆、油橄欖為主的支柱產業開發。全鄉共發展茶葉1487畝、核桃570畝、油橄欖150畝。新修鄉村道路25.5公里,興建人畜飲水工程 處,鋪設引水管道7600多米,解決了前山、店壩、坪上、紅林等部分村社農電線路。鞏固和提高了全鄉計畫生育和文教衛生事業的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