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圩茶

底圩茶

底圩茶,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底圩茶已有300多年歷史,因最早出產於底圩鄉而得名,該品種茶芽葉持嫩性強,綠茶外形緊結清秀,乾茶色綠顯毫,毫香宜人,具有湯色清黃鮮艷、香氣馥馥純正、飲後回甜爽口、沖泡多次本味不減等特點。

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底圩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底圩茶
  • 產地名稱: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品質特點:湯色清黃鮮艷、香氣馥馥純正、飲後回甜爽口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384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6年3月31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地貌地形,土壤,水文,氣候,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 外在感官特徵
底圩茶自然生長的植株為小喬木型,樹姿半開張,分枝密度中等,嫩枝多毛;大葉類,葉色深綠,葉面隆起,葉背多毛,葉身內折,葉片蠟質少,嫩葉無光澤,葉緣微波,芽葉持嫩性強。適制綠茶、黃茶、白茶、紅茶、緊壓茶等。底圩茶外形緊結清秀,乾茶色綠顯毫,綠白相間以白為主,毫香宜人,內質湯色黃綠明亮,香高味醇甘,葉底嫩勻。
底圩茶
底圩茶
  • 內在品質指標
底圩茶毛茶含茶多酚≥22%, 水浸出物≥30%,咖啡鹼≥2.2%,游離胺基酸≥3.9%,水分≤7%。

產地環境

地貌地形

底圩茶原生地及種植區域位於雲南南部高原向廣西西部低丘平原過度地帶,海拔450~1800米之間,茶園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坡度在15~35度的山坡地。

土壤

底圩茶原生地及種植區域土壤是由頁岩、砂頁岩發育而成的黃紅沙壤或紅沙壤,pH值為4.5~6.5之間,呈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土層厚度達1米以上,沙質土壤通透性良好。

水文

底圩茶地域保護範圍分屬珠江、紅河兩大水系,珠江水系有馱娘江、清水江、西洋江和普廳河,紅河水系有南利河。種植區域內山谷溪流眾多,水利條件好,水質清潔無污染。

氣候

底圩茶種植區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夏、秋季主要受南海北部灣和印度洋孟加拉灣暖濕氣流的影響,氣溫高,雨量足,濕度大。冬、春季主要受北方冷空氣的影響,霧日、陰雨天多。年極端最高氣溫37.1℃,極端最低氣溫-5.5℃,年平均氣溫17.9℃,年均降雨量1224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8%,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561小時,無霜期306天。

歷史淵源

根據《廣南縣誌》記載,底圩茶的種植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最早產於底圩鄉而得名。
清朝初期,底圩當地人發現飲茶有助於消食、解毒、止渴、提神的作用,開始飲用的是野生茶葉,繼而把野生茶逐漸發展為人工栽培。
1982年,底圩茶經雲南省農學院茶葉研究所考察鑑定為雲南優良品種之一。
1986年,底圩茶葉加工廠開始生產紅茶投放市場。
2016年以來,底圩鄉在茶葉品質、茶園管理方面積極探索有力措施,著力鞏固合作社發展成效,通過深耕鬆土、修剪整形、施肥育肥等措施,逐步實施生態茶園建設,不斷引進先進設備,採取合作社弱弱合併、以強帶弱、以大帶小等經營方式,走茶葉加工規範化、規模化、標準化經營創新路子,茶葉產業得到全面提質增效。

生產情況

1949年以前,底圩鄉年產乾茶5萬~6萬斤。
1949年以後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底圩鄉年產乾茶徘徊在10萬~12萬斤。
1982~1984年,底圩鄉新栽茶葉2808畝,成為廣南縣主要茶葉集中產區。
2016年,底圩鄉全鄉茶葉實現經營收入1.67億元。
截至2017年末,底圩鄉共有茶葉基地投產16.8萬畝(全部投產),戶均22畝以上,全鄉845戶3584人貧困人口全部加入合作社發展茶葉產業,71個茶葉類合作社(正常運作38個,家庭作坊37個)共建成規範化、標準化加工廠房49918平方米,全年共收購鮮葉4414餘萬斤,產出乾茶1078餘萬斤,實現茶葉產值達1.78億元。

產品榮譽

1983年,在雲南省評茶會議上,底圩竹筒茶被各省茶葉專家評為雲南十大優質名茶之一。
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底圩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底圩茶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廣南縣所轄底圩鄉、壩美鎮、蓮城鎮、者兔鄉、者太鄉、珠琳鎮、舊莫鄉、楊柳井鄉、董堡鄉、八寶鎮、板蚌鄉、南屏鎮、黑支果鄉、曙光鄉、珠街鎮、篆角鄉、那灑鎮、五珠鄉18個鄉鎮和石山、堂上2個農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04°25′~105°39′,北緯23°23′~24°33′。

質量要求

1、產地與品種選擇
底圩茶茶地周邊生態環境應當優越,無“三廢”污染排放源;頁岩或砂頁岩成土母質形成的土壤,坡度在15~35度範圍,土層厚1米以上。
2、種植方式
底圩茶傳統的種植方式是不開梯順山坡單株不規則種植,用種子直播,畝植株數300~500株。現代種植方式是依據坡度地形開挖等高種植溝建成梯田茶園,單行單株或雙行單株種植,有用種子直播和無性繁殖扦插苗定植兩種,畝植株數800~1000株。無性系良種繁育種植是底圩茶種植的目標模式。
3、茶園管理
3.1、茶地規劃
依據地形、坡度條件及方便生產管理的要求,進行茶園道路、排灌水溝渠、防護林、茶園小區等科學合理規劃。
3.2、種植溝和梯地開挖標準
等高開挖種植溝及梯地,要求溝深50厘米、寬60厘米以上,先開挖坡地最下面一溝,將第一溝與第二溝之間的表土(肥土)回入第一溝內,然後將第二溝挖出的底土(心土)置於第一溝的上面,依此方法逐一開挖,每台梯地面寬2~2.5米。
3.3、播種
底圩茶種植區過去是以採用種子直播為主,直播茶園常出現一些不良的變異植株,對產量和品質有不利的影響。將逐步推廣無性繁殖扦插育苗定植,保持底圩茶的純度、勻齊度等優良性狀。
3.4、茶園耕鋤、除草、施肥
每年耕鋤三次,分別於5月中至下旬、8月上中旬和11月份進行,鬆土結合清除雜草並翻埋。每次耕鋤時,視茶樹長勢進行補償性科學施肥,以施有機肥和茶葉專用複合肥為主。
3.5、茶樹修剪
種植後第1~3年的幼齡茶樹,需要進行三次定型修剪, 培育採摘樹冠。第三次定型修剪後樹高控制在70厘米左右。採摘茶樹每年除生產季節以採摘鮮葉為主外,需要進行一次樹冠面整形修剪,將茶樹高度控制在80~100厘米之間。修剪時間和修剪程度根據生產需要確定,多數情況下是在每年的11月份上旬修剪,也有在春末夏初修剪的。
3.6、茶樹病蟲害防治
底圩茶病蟲害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指導方針。強調茶園生態建設,以增強茶樹生長的農業措施為基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要手段,如保護天敵、燈光誘殺、色板誘蟲等。堅持做到“不出現大面積嚴重發生危害決不使用化學農藥防治”,必須使用化學藥物防治時,應嚴格選用國家規定的低毒高效低殘留藥劑防治。
3.7、茶葉採摘
底圩茶的鮮葉採摘方式有人工手采和機采兩種,以人工採摘為主。每年春、夏、秋采三季,每季可采1~2批。鮮葉的標準有:單芽、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一芽三葉、單片或同等嫩度對夾葉五種。個別年份秋季雨水充足氣溫又偏高時可采冬茶至12月中旬。機械採茶正在試驗及推廣初期。
3.8、加工工藝
鮮葉原料採用底圩茶茶樹上採摘的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和一芽三葉(含部分單片葉、對夾葉)三種級別鮮葉,加工出來的茶葉分特級、一級、二級和大眾茶三個級別。加工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散熱—攤涼—風選—揉捻—烘乾—包裝。
3.9、加工環境
茶葉加工廠房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要求,加工環境符合GB14881-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範》的規定。
3.10、產品包裝
底圩茶加工成型的初制毛茶,一般用清潔的布袋或紙箱包裝,內加一層防潮包裝;精製加工產品有袋裝和盒裝,包裝材料應符合國家食品包裝衛生要求,包裝材料應清潔、衛生、乾燥、無毒、無異味。

專用標誌使用

應嚴格執行《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規範》,實行公共標識與地域產品名稱相結合的使用制度。在保護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經獲得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簽訂標誌使用協定,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