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流行特點,症狀與病理,診斷,防治與治療,
病原
鰻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屬種類及假單胞菌和氣單胞菌。
流行特點
該病在世界各地對蝦育苗場均有發生,我國各地對蝦魚苗場常發病。感染對象包括所有的海水蝦類,從無節幼體到子蝦均可感染,並以溞狀幼體Ⅱ期後發病率最高。
症狀與病理
對蝦幼體患病後停止攝食,活力顯著減退,遊動緩慢,反應遲鈍,趨光性降低,病情嚴重者沉於水底,不久即死亡。
診斷
取患病幼體置於載玻片上,加1滴清潔海水和蓋玻片,用高倍鏡檢查。
防治與治療
(1)預防措施
①育苗池在放卵前應洗刷並用藥物消毒,尤其是發生過弧菌病的育苗池更應嚴格消毒。
②育苗用水最好經過砂濾,並在投放幼體前接種金藻和角毛藻等有益單細胞藻類。
③產卵和育苗不要在同一個池塘中,以免親蝦將病原體帶人育苗池,以及卵液污染水質。
④幼體投放密度不宜過大。
⑤投餌要適量,宜少量多次。
⑥育苗時每日換水,特別是開始人工投餌之後,更應加強換水,保持水質清潔。
⑦若發現游泳不活潑、下沉、體表掛髒現象時,立即顯微鏡檢查。
⑧育苗池的工具最好專池專用,若不能專用時,則必須徹底消毒後用於其他池塘。
(2)治療方法關鍵在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