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直通車:樂商》內容簡介:積極心理學是目前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最熱門的領域,倡導人類要用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做出新的解讀,並以此來激發每個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實際的或潛在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從而使每個人都能順利地走向屬於自己的幸福彼岸。任俊先生對積極心理學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歸類,在中國首次提出了“樂商”的概念,並提供了充足的心理學實證證據。從本質上說,樂商不僅僅指一個人樂觀水平的高低,它還指個體從所經歷的消極事件中讀出積極以及影響、幫助、感染他人變樂觀的能力。從心理學研究來看,樂商越高,人的生活就越幸福,取得的事業成就也越大,如愛情更穩固、收入更好、社會地位更高、生命更長壽、工作績效更優良等。在一定程度上說,那些已經由智商或情商所決定的命運也許只有通過樂商才能做出改變。
基本介紹
- 書名:幸福直通車:樂商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頁數:312頁
- 開本:32
- 品牌:清華大學出版社
- 作者:任俊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231993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幸福直通車:樂商》編輯推薦:投資樂商是一種最好的投資。那些看似由智商或情商所決定的命運也許只有通過樂商才能改變。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高樂商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會道德和更佳的社會適應能力,他們能更輕鬆地面對壓力、逆境和損失,即使面臨最不利的社會環境,他們也能應付自如。
作者簡介
任俊,浙江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目前為國際積極心理學會(IPPA)執委。曾先後在國際、國內的ssci、sci、cssci等期刊發表論文40多篇,其論文Meditation promotes insightful problem-solving by keeping people in a mindful and alert conscious state曾在中國科學院網站首頁有專門介紹。著有積極心理學權威著作《積極心理學》,翻譯有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專業推薦
本書的價值在於幫助人們明白了教育的關鍵所在,即提高樂商是教育的核心價值。
——羅勁 首都師範大學心理系教授
了解樂商對人發展的重要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如何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樂商,本書在這方面是一個亮點。
——葉浩生 中國心理學會副會長、廣州大學心理系教授
有關樂商概念的提出是積極心理學研究在教育領域中的一個突破,這不僅體現在教育的可操作性方面,它更體現在教育的未來價值方面。
——郭建友 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羅勁 首都師範大學心理系教授
了解樂商對人發展的重要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如何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樂商,本書在這方面是一個亮點。
——葉浩生 中國心理學會副會長、廣州大學心理系教授
有關樂商概念的提出是積極心理學研究在教育領域中的一個突破,這不僅體現在教育的可操作性方面,它更體現在教育的未來價值方面。
——郭建友 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圖書目錄
序言 樂商:一個比智商和情商更能決定命運的因素 /v
Part1 習得性無助——傷了心也傷了幸福
第一節 習得性無助的由來 /3
第二節 人有習得性無助嗎 /13
第三節 怎樣消除和預防習得性無助 /19
Part2 積極心理學——尋找失落的幸福
第一節 從習得性無助到習得性樂觀 /28
第二節 從習得性樂觀到積極心理學 /32
第三節 積極心理學的發展 /34
Part3 樂商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第一節 習得性無助可怕嗎 /41
第二節 人應該提高自己的樂商 /45
第三節 樂商是一種解釋風格 /57
Part4 做一個高樂商的人
第一節 怎樣提高人的樂商 /81
第二節 關於人的改變 /108
第三節 改變自己不快樂的技術 /123
第四節 讓抑鬱孩子變快樂的實踐 /137
Part5 樂商的核心內涵——積極品質
第一節 樂商的內涵——24種積極力量 /161
第二節 運用積極力量來改變生活 /174
第三節 道德情緒體驗與積極力量 /202
Part6 基於提高樂商的積極教育
第一節 積極教育 /216
第二節 學習是練習的結果嗎 /231
第三節 學習更可能是頓悟 /239
Part7 積極情緒與心理資源
第一節 關於積極情緒 /252
第二節 心理資源和積極情緒 /268
第三節 心理資源與情緒變化最近發展區 /293
附錄 積極心理學主要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簡介 /31
Part1 習得性無助——傷了心也傷了幸福
第一節 習得性無助的由來 /3
第二節 人有習得性無助嗎 /13
第三節 怎樣消除和預防習得性無助 /19
Part2 積極心理學——尋找失落的幸福
第一節 從習得性無助到習得性樂觀 /28
第二節 從習得性樂觀到積極心理學 /32
第三節 積極心理學的發展 /34
Part3 樂商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第一節 習得性無助可怕嗎 /41
第二節 人應該提高自己的樂商 /45
第三節 樂商是一種解釋風格 /57
Part4 做一個高樂商的人
第一節 怎樣提高人的樂商 /81
第二節 關於人的改變 /108
第三節 改變自己不快樂的技術 /123
第四節 讓抑鬱孩子變快樂的實踐 /137
Part5 樂商的核心內涵——積極品質
第一節 樂商的內涵——24種積極力量 /161
第二節 運用積極力量來改變生活 /174
第三節 道德情緒體驗與積極力量 /202
Part6 基於提高樂商的積極教育
第一節 積極教育 /216
第二節 學習是練習的結果嗎 /231
第三節 學習更可能是頓悟 /239
Part7 積極情緒與心理資源
第一節 關於積極情緒 /252
第二節 心理資源和積極情緒 /268
第三節 心理資源與情緒變化最近發展區 /293
附錄 積極心理學主要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簡介 /31
序言
樂商:一個比智商和情商更能決定命運的因素
在加拿大學者斯坦洛維奇(Keith E. Stanovich)《如何直面心理學》(How to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書中,他認為現在的書店主要擺放了三類心理學書籍:第一類是一些心理學名家所謂的經典名著,特別是弗洛伊德、斯金納、弗洛姆、榮格、埃里克森、馬斯洛等人早期的作品。第二類是為偽科學心理學,主要研究一些特異現象,特別是研究氣功、超常感知能力等。第三類是是心理學自助讀物,包括勵志、開發潛能、猜測他人心理、減肥、提高性生活質量,特別是一些所謂的特殊療法等。
本人想把這本書寫成什麼樣的呢?想寫一本有關快樂或幸福的真正心理學研究的書,即把科學心理學的東西用流行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更多的人來了解真正的科學心理學在快樂幸福方面所取得的研究結果。這裡有兩層意思:
第一,體現科學心理學的特點。科學心理學有一個特點(也可以說是科學心理學的簡化標準),它對於所有的結論,都會用實驗來證明它,而不是用例子來說明它。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再多的例子也夠不上一個實驗的證明力。真正的科學心理學所提出的結論是在嚴格控制的實驗條件下能被證明了的,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應該是能被重複的(或接近重複,意即趨勢一致和大致相近)。回首這近三十萬字,本人正是照著這個方向去做的,所以感覺每個字都飽含了辛苦。
第二,讓更多的人讀得懂。這意味著本書中的一些學術性的術語會被生活化地表達,同時簡化一些概念之間的嚴格區別,類似於把“若干蘿蔔的組合”寫成“一堆蘿蔔”。書是寫出來讓人讀的,而不是讓人放在書架上的,作者必須把功夫花在書裡面,寫出一些讓人看了心動的東西。如果很厚的一本書,只剩下封面或標題有自己的特色,那這樣的書還是不寫為好。
本書提出了樂商這個概念,為什麼要提出樂商這個概念呢?這是因為在今天這個以幸福為主題的社會,每個人都想獲得自己的快樂或幸福,但快樂或幸福又是一個極具個性化的東西,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快樂或幸福,作者希望能用樂商這個概念把這些分散在每個人身上的快樂或幸福統合起來,從而尋找到一條提高快樂或幸福的有效途徑。
記得多年前看過這樣一個內容,有一次羅斯福家中遭竊了,丟失了很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看了之後,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他是這么說的:“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生活。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的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這則小故事意味著對待同一件生活事件(尤其是負性事件)人們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態度,那人們為什麼不對它持一種樂觀態度呢!
當別人悲觀失望,對生活失去激情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告訴他們一句:“要樂觀、要積極,要相信明天會更好……”等等。可是,當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時,我們原先拿來勸解別人的道理似乎就沒那么管用了,這或許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理解樂觀的內涵、或許是因為我們沒有學會如何將樂觀轉化為一種戰勝生活挫敗與失望的武器、更或許是因為我們本來就不是一個樂觀的人,而這些實際上就構成了樂商。
樂商是一個心理學原理和機制層面的概念,它支撐了人快樂或幸福的大廈。有些人看了很多的自助讀物,深諳一些生活經驗,但這些教條式的人生真理往往最終成為了他們自己的負擔,因為這些書在多數情況下習慣於用事後成功和所謂的幸福作為誘餌來抹殺自己原理或機制上的荒謬,這樣按圖索驥肯定找不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事實上,人們經常在歡笑過後覺得空虛、花時間寒暄和關愛他人也並不總是那么有趣,而自己並不喜歡的活動卻意外地給自己帶來了喜悅。所以任何行為的塑造或學習都需要原理或機制層面的支持。
今天人們所處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發展正在轉型,社會政治在不斷地革新,由此而帶來的一系列不穩定和不可控因素可能使許多人感到有些茫然與無措,似乎對生活缺乏一種控制感,再加上新聞報紙上頻頻報導的各種負性事件使人們愈加悲觀。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得不到調整和疏導,那么任何輕微的生活事件都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教授大力倡導積極心理學運動以來,大家逐漸意識到,除了研究問題之外,發掘人的發展潛力,挖掘與培養人的積極力量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而這就涉及到提高人的樂商水平。
樂商除了包括要積極應對消極生活事件之外,它還包括擴建人已有的積極體驗。當一個人面對一件快樂事件時,如何能讓這種快樂延長得更久呢?積極心理學認為,人要學會好好品味積極事件,品味快樂的技術也是樂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樂商還包括影響他人變樂觀的能力,高樂商的人不僅能利用各種技術或辦法來有效提高自己的快樂水平,同時他也能有效提高自己周圍人的快樂水平。本書正是基於樂商的這三個層面的內涵,從介紹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到引導人們怎樣發掘自身的積極力量、利用自己的心理資源、學會樂觀地生活,最終做一個快樂的人,期望將單調晦澀的理論以一個個生動的生活事例而又不失科學嚴謹地呈現給讀者,期望使讀者在輕鬆閱讀之餘又獲得一些啟發。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可以算是一本學術著作,也可以算是一本科普讀物,它沒有傳統教科書那么濃重的“說教”色彩,而是在故事中、在生活真實發生的事件中,讓我們學會怎樣提高自己的樂商。在當下,提高樂商對於大眾來說、對於中國傳統教育來說,它具有一種“補課”的效用,同時對於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提升民眾的幸福感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任俊
2012-12-21日於麗澤花園
在加拿大學者斯坦洛維奇(Keith E. Stanovich)《如何直面心理學》(How to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書中,他認為現在的書店主要擺放了三類心理學書籍:第一類是一些心理學名家所謂的經典名著,特別是弗洛伊德、斯金納、弗洛姆、榮格、埃里克森、馬斯洛等人早期的作品。第二類是為偽科學心理學,主要研究一些特異現象,特別是研究氣功、超常感知能力等。第三類是是心理學自助讀物,包括勵志、開發潛能、猜測他人心理、減肥、提高性生活質量,特別是一些所謂的特殊療法等。
本人想把這本書寫成什麼樣的呢?想寫一本有關快樂或幸福的真正心理學研究的書,即把科學心理學的東西用流行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更多的人來了解真正的科學心理學在快樂幸福方面所取得的研究結果。這裡有兩層意思:
第一,體現科學心理學的特點。科學心理學有一個特點(也可以說是科學心理學的簡化標準),它對於所有的結論,都會用實驗來證明它,而不是用例子來說明它。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再多的例子也夠不上一個實驗的證明力。真正的科學心理學所提出的結論是在嚴格控制的實驗條件下能被證明了的,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應該是能被重複的(或接近重複,意即趨勢一致和大致相近)。回首這近三十萬字,本人正是照著這個方向去做的,所以感覺每個字都飽含了辛苦。
第二,讓更多的人讀得懂。這意味著本書中的一些學術性的術語會被生活化地表達,同時簡化一些概念之間的嚴格區別,類似於把“若干蘿蔔的組合”寫成“一堆蘿蔔”。書是寫出來讓人讀的,而不是讓人放在書架上的,作者必須把功夫花在書裡面,寫出一些讓人看了心動的東西。如果很厚的一本書,只剩下封面或標題有自己的特色,那這樣的書還是不寫為好。
本書提出了樂商這個概念,為什麼要提出樂商這個概念呢?這是因為在今天這個以幸福為主題的社會,每個人都想獲得自己的快樂或幸福,但快樂或幸福又是一個極具個性化的東西,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快樂或幸福,作者希望能用樂商這個概念把這些分散在每個人身上的快樂或幸福統合起來,從而尋找到一條提高快樂或幸福的有效途徑。
記得多年前看過這樣一個內容,有一次羅斯福家中遭竊了,丟失了很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看了之後,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他是這么說的:“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生活。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的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這則小故事意味著對待同一件生活事件(尤其是負性事件)人們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態度,那人們為什麼不對它持一種樂觀態度呢!
當別人悲觀失望,對生活失去激情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告訴他們一句:“要樂觀、要積極,要相信明天會更好……”等等。可是,當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時,我們原先拿來勸解別人的道理似乎就沒那么管用了,這或許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理解樂觀的內涵、或許是因為我們沒有學會如何將樂觀轉化為一種戰勝生活挫敗與失望的武器、更或許是因為我們本來就不是一個樂觀的人,而這些實際上就構成了樂商。
樂商是一個心理學原理和機制層面的概念,它支撐了人快樂或幸福的大廈。有些人看了很多的自助讀物,深諳一些生活經驗,但這些教條式的人生真理往往最終成為了他們自己的負擔,因為這些書在多數情況下習慣於用事後成功和所謂的幸福作為誘餌來抹殺自己原理或機制上的荒謬,這樣按圖索驥肯定找不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事實上,人們經常在歡笑過後覺得空虛、花時間寒暄和關愛他人也並不總是那么有趣,而自己並不喜歡的活動卻意外地給自己帶來了喜悅。所以任何行為的塑造或學習都需要原理或機制層面的支持。
今天人們所處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發展正在轉型,社會政治在不斷地革新,由此而帶來的一系列不穩定和不可控因素可能使許多人感到有些茫然與無措,似乎對生活缺乏一種控制感,再加上新聞報紙上頻頻報導的各種負性事件使人們愈加悲觀。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得不到調整和疏導,那么任何輕微的生活事件都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教授大力倡導積極心理學運動以來,大家逐漸意識到,除了研究問題之外,發掘人的發展潛力,挖掘與培養人的積極力量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而這就涉及到提高人的樂商水平。
樂商除了包括要積極應對消極生活事件之外,它還包括擴建人已有的積極體驗。當一個人面對一件快樂事件時,如何能讓這種快樂延長得更久呢?積極心理學認為,人要學會好好品味積極事件,品味快樂的技術也是樂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樂商還包括影響他人變樂觀的能力,高樂商的人不僅能利用各種技術或辦法來有效提高自己的快樂水平,同時他也能有效提高自己周圍人的快樂水平。本書正是基於樂商的這三個層面的內涵,從介紹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到引導人們怎樣發掘自身的積極力量、利用自己的心理資源、學會樂觀地生活,最終做一個快樂的人,期望將單調晦澀的理論以一個個生動的生活事例而又不失科學嚴謹地呈現給讀者,期望使讀者在輕鬆閱讀之餘又獲得一些啟發。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可以算是一本學術著作,也可以算是一本科普讀物,它沒有傳統教科書那么濃重的“說教”色彩,而是在故事中、在生活真實發生的事件中,讓我們學會怎樣提高自己的樂商。在當下,提高樂商對於大眾來說、對於中國傳統教育來說,它具有一種“補課”的效用,同時對於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提升民眾的幸福感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任俊
2012-12-21日於麗澤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