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的七個習慣是中國青年出版社的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幸福家庭的七個習慣
- 作者: (美) 史蒂芬·柯維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01-01
基本信息,內容概要,作者介紹,內容簡介,序言,後記,
基本信息
書 名: 幸福家庭的7個習慣
內容概要
這是一本幫助你解決家庭問題的聖經。它的目標是:協助曾經有過失敗婚姻的朋友重建經營美滿婚姻的信心?與能力。協助尚未成家的朋友對“幸福”定義的了解,並學習經營“幸福”的有效方法。協助正在婚姻軌道上運行的朋友,由偏離的軌道回到“幸福”的軌道上來。協助已經是美滿家庭生活的經營者,印證他的經營經驗與智慧,進一步創造更美滿的家庭。協助所有的人,享有高品質的生活。?
每個家庭都會面對挑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或許你在建立家庭或維持婚姻而奮鬥;或許你有一個不服管教的孩子或青春期的叛逆少年,正在嚴加管教和溺愛之間搖擺不定;或許你正試圖讓兩個重要的家人和平共處;或許你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少之又少…… 唯有家庭美滿,才能享受真正快樂的人生。
作者史蒂芬·柯維以深刻的洞察力、務實的智慧和簡明扼要的語言探討了如何建立牢固、互愛的高效能家庭關係。在書中介紹了7個習慣,教你和家人在生活中齊心協力;教你的家庭瑣事中有章可循,讓家庭關係變成一門管理學;教你一種思維方式,用最少的氣力解決棘手的家庭問題,建立一個幸福而高效的家庭。
作者介紹
史蒂芬·柯維(Stephen R.Covey) ,哈佛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他是柯維領導中心的創始人。柯維博士曾被《時代》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併入選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領導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個人管理等領域久負盛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自1989年出版以來,高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長達七年,在全球七十個國家以二十八種語言發行共超過一億冊。 《幸福家庭的7個習慣》是柯維博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系列叢書中的最重要的一本姊妹著作。
內容簡介
習慣1:積極主動
家庭成員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他們選擇的自由建立在原則和價值的基礎上,而不會基於一時的情緒和情況。他們發展並使用4個人性天賦——自我意識、是非觀、想像力以及自由意志,用由內而外的方法來創造改變。他們不會選擇去默默承受、被動反應或者指責他人。
習慣2:以終為始
家庭成員擁有願景,不管事情大小都先確立目標,家庭可以依此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家人們不會沒有目標地過日子,建立目標的最好方式是全家討論或建立家庭使命宣言。
習慣3:要事第一
全家商量並決定家庭事務的優先性,然後寫進他們的個人使命宣言、婚姻使命宣言以及家庭使命宣言裡。他們擁有每周家庭時間和一對一時間,依照共同的目標行動,而不會被瑣事和壓力牽著鼻子走。
習慣4:雙贏思維
家庭成員依據共同利益來考慮問題,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他們不再單單考慮“我”——而是考慮“我們”——來達成雙贏協定。他們不再想自己贏(贏-輸模式),也不會妥協讓別人贏(輸-贏模式)。
習慣5:知彼解己
家庭成員會誠心地聆聽和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情緒,然後再尋求別人對自己的理解和共鳴。通過互相理解,他們建立了深深的信任和互愛的關係。他們給出有幫助的反饋,不會被動反應,也不會急於讓自己先得到理解。
習慣6:協作增效
家庭成員通過尊重和重視彼此的差異,綜合了個人和全家的力量,從而使綜合的力量比各個人簡單相加的力量總和大。他們建立一種共同解決問題、抓住機遇的家庭文化,一種樂於愛、學習和奉獻的家庭文化。他們不會追求簡單的折中(1+1=1/2)或僅僅是力量合併(1+1=2),而是創造了統合綜效(1+1=3……或更多)。
習慣7:不斷更新
個人和家庭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應不斷更新以下4個方面——身體、情感、智慧型和精神,個人和家庭便能提高效能。
序言
在兒子的籃球賽決賽時,我跟另外一位媽媽一起去觀看。她說:“真讓人驚訝,每次喬舒亞打比賽的時候你丈夫居然都會到場。我知道他很忙——要寫書,又要做諮詢,跑來跑去,他是怎么辦到的?”第一個在我腦子裡閃現的答案是因為他有一個特別棒的妻子以及一個全職助理。但是我把那個念頭放在一邊,說:“因為他把家庭放在了第一位。”他的確是這樣做的。
有一次史蒂芬告訴一些位高權重的商人說:“如果你們的公司岌岌可危,你們一定會竭盡所能去挽救公司,不管怎樣你們都會找到出路。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你們的家庭。”大部分人都知道該做什麼,但我們真的想做嗎?
史蒂芬跟我都擁有愉快的童年,希望我們的孩子也能如此。生活會因此單純得多。我仍然記得孩童時期在那些長長的夏夜,跟鄰居的孩子們玩遊戲:踢罐子、躲貓貓等。父母坐在草坪上或走廊里,望著我們,聊著天。他們還常常手挽手走到芬屋冰激凌店,買幾個蛋筒冰激凌。我們這些孩子則躺在清涼的草地上,看雲彩在天空作畫。有時看著銀河中成千上萬的星星,我們就在外面睡著了。這些畫面在我的腦海中,代表著幸福的、無憂無慮的理想生活。
史蒂芬常常跟我討論我們希望建立什麼樣的家庭和有什麼樣的家庭生活。當孩子們逐漸長大,我們變得越來越忙碌和成熟,我們意識到成功的家庭不會自動出現。它需要你的每一分精力、才能、渴望、遠見和決斷。你若真正在乎家庭,就要投入時間、思考、計畫和優先權。你得為之努力並作出犧牲,得為你所想要的不斷付出。
人們常常這樣說我:“你有9個孩子,那多好啊。你一定很有耐心。”我總是鬧不明白這話的邏輯,為什麼我有9個孩子就應該很有耐心?為什麼我不會因此發瘋?也有人說:“既然你有那么多孩子,那多一個也沒關係。”他們這樣說是因為他們沒有那么多孩子。
撫養大家庭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嚮往簡單的生活,就像我自己的童年那樣,但史蒂芬提醒我說我們的生活不會簡單了。如今生活更複雜,壓力更大。世界改變了,過去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但依然被懷念和珍惜。 史蒂芬因為致力於諮詢、演講和寫作,不得不常常出差和旅行。這意味著他必須提前計畫好,才不會錯過孩子們的足球比賽、學校活動和高中舞會。不管他在哪裡旅行,晚上都會打電話回來跟每個孩子說話。
“誰去接電話?”你會聽到這樣的對話,“你知道那又是爸爸,昨晚我已經接過了,今天該你了。”“哎呀小弟,告訴他等電影完了再打!”“這樣是不是對爸爸不夠尊敬?”我們會問。
而當史蒂芬在家的時候,他全身心都撲在家人身上。他非常投入孩子們的生活,因此我認為沒有人會感覺到他曾經離開。史蒂芬是一個偉大的傾聽者,一個孜孜不倦的學習者,一個堅持不懈的學生。他總是在問問題——他對別人想法的渴求就像老饕在吃最後一塊感恩節火雞,他希望了解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他肯定差異的價值。我佩服他能夠把自己的觀念付諸實施,他真的對自己所教授和信仰的原則身體力行。他有一種超乎尋常的謙遜,這能夠感動、改變和軟化他的心靈,因此我也希望像他一樣。
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這既是福氣,也是災難)。他的理想主義激勵和打動了我、他的學生和我們的孩子,讓我們希望能提升自己和別人。他是一個奮鬥者,我也是(我們大家都是)。
當我們按照信仰去生活,向正確的方向努力,我們的孩子就會接受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心靈和意圖是好的——擁有遠見和渴望——但常常會搞砸。情緒有時讓我們尷尬,驕傲則讓我們難以自拔。我們有時也會走偏,但總能回到正軌。
我記得我們的大女兒辛西婭3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當時我們剛搬進我們的第一所房子—— 一所小小的、嶄新的三居室,我們都很喜歡這所房子。我很喜歡裝修,努力把房子弄得迷人而有吸引力。
我的文學小組要來家裡聚會,我花了好幾個鐘頭來打掃,每個房間看起來都完美無瑕。我很想帶朋友們到處看看,一心留個好印象。我把辛西婭放在樓下,希望當朋友們進去時她已經睡著——當然了,他們會注意到她那可愛的房間有著和窗簾顏色相配的亮黃色被子,我還在牆上掛了一些可愛的彩色動物布偶。但是,當我打開門給朋友們展示時,我驚恐地發現她爬出了小床,從玩具筐里翻出了所有的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她還把衣服從抽屜里全部弄出來,也扔了一地。她也倒空了盒子裡的小工具、拼圖和蠟筆——而所有這些依然在進行!整個房間像遭了災,仿佛一場龍捲風剛剛掃過。而在一團糟中,辛西婭抬起頭,臉上帶著淘氣的笑容,甜甜地說:“嗨,媽咪!” 她沒有按我的話去做,還爬出了小床,這讓我非常抓狂。她的房間亂成一團,一點也看不出來曾經被裝飾得多么可愛,這也讓我煩惱。同樣讓我惱怒的還有,她讓我在朋友們面前丟臉了。
我罵了她,還一時衝動打了她的屁股。我把她放回床上,警告她不許再起來。她的小嘴癟起來,吃驚地看著我的反應,眼睛裡都是淚水。接下來她開始抽泣,明白自己做錯了。
我關上了門,立刻覺得自己的過激反應非常糟糕。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丟臉,意識到讓我失態的並非是她的過失,而是我自己的虛榮心。我很生氣自己如此的不成熟和虛榮。我恐怕自己毀了她的生活。多年以後我問辛西婭她是否還記得此事,當她回答說不的時候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如果現在再次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知道我的反應將是哈哈大笑。“你說起來容易!”辛西婭這樣對我說,此時她也在跟她的小寶貝作鬥爭。但是,一度對我來說重要的事情已經轉移和蛻變了。
一度我們都站在舞台上。我們關心自己的外表,努力留下好印象,希望受歡迎,和別人比較,野心勃勃,渴望賺大錢,試圖得到認可和重視,力求建立自身的形象——而當我們的責任感和個性發展成熟以後,所有這些都漸漸褪色。
生活的考驗會淨化你的心靈。真正的友誼會給你支持。如果你能堅持獨立、真誠、正直、誠實地面對問題,那會就在你想提供援助、施加影響、接觸生活、創造不同、成為榜樣,以及做正確的事情時給你幫助。當你努力成為一個好人時,你會更加動力十足。
你需要一直努力。在把9個孩子撫養成人以後,我才認為自己剛剛開始收穫了一些認識。很多時候我也會背道而馳,失去耐心,產生誤會,在開始了解之前就作出判斷。我會道歉,成長,改變我的價值觀,意識到成長的過程,不再反應過激,手下留情,學會自嘲,減少規則,更加享受生活,並且認識到撫養孩子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不管是體力還是心理上都是這樣。這樣的工作會耗盡一個人的心血,同時也會成就一個人。晚上,你筋疲力盡地倒在床上,像郝思嘉一樣喃喃自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噢,其實我只有小孩子想像的一半那么聰明,青春期孩子想像的一半那么愚蠢。
這些經歷讓我明白為人父母基本上就是一種犧牲。在廚房裡,我寫了一張字條來提醒自己:“懦弱的人當不了母親。”跟孩子一起,你要經歷功課和練習、輪流接送孩子和牙箍、眼淚汪汪和大發脾氣、年齡和舞台、心靈創傷和勝利的喜悅、家庭作業、餐桌禮儀、青春期、駕駛執照、打架鬥毆和打情罵俏。
但是最終你不會記得痛苦(就像生孩子一樣)。最終你記得的會是為人父母的喜悅,也是為你全身心愛護的優秀子女付出的擔心和犧牲。你會記得多年來孩子們的表情——當他們穿上某件特別的衣服時的樣子。你會記得他們的成功帶給你的驕傲,以及他們的艱苦奮鬥帶給你的憂慮。你會記得那些美妙的時刻,尤其是當你靜靜地注視著你懷中的嬰兒,作為父母來照顧一個家,這會讓你對自己的職責和成就充滿了敬畏和驚奇。 直到我們有了第七個孩子科琳,我仿佛才感覺自己真正成熟了。我最終學會了對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不。我坐在搖椅上,望向窗外,給孩子餵著奶,對當時的狀態感到高興,享受著當下的時光而不是想著應該做點別的,一種愉悅、和諧的感覺充滿我的內心。結果,我明白了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切。
因此,我只記得那些快樂的時光。現在,我們的孩子中有7個已經結婚,家裡還剩下兩個。我們17歲的高中男孩兒喬舒亞常常提醒我們(一邊擠眉弄眼):“我們可能會破壞你們的生活。”
你們每個人都有與他人不一樣的生活,不太可能雷同。可能你們也發現了,就像我發現的一樣:生活不再簡單。社會不再像以前那樣鼓勵家庭生活,現在的生活更加技術化、更加匆忙、更加複雜,也更加讓人害怕。 這本書中提出的理論和原則並不是史蒂芬首創的。他只是關注了並觀察了,而且還整理出可供操作的程式。這些普遍適用的原則你早就發自內心地認可,那就是為什麼它們看起來似曾相識。在行動中你會看到這些原則,會看到它們如何在你的生活中起作用。甚至可能你曾用過它們了——而且是常常用。
但只要給你們一種框架,一種思考和認識你們自己的特殊情況並找到解決辦法的方式,這會有所幫助。這就是出發點,也是一種檢驗你目前所處位置並發現前進方向的方法,將會幫助你抵達目的地。
幾年以前,我最好的朋友卡羅爾得了癌症。經過幾個月的放射治療、化療和手術,她明白了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但是她從來不問:“為何是我?”她一點也沒有心酸和絕望。她轉變了整個人生態度。“我沒有時間考慮那些我不在乎的東西,”她告訴我,“我知道什麼比較重要和應該把重點放在哪兒。”當看到她拉近自己和丈夫、孩子以及她所愛的其他人的關係時,我被她的勇氣打動了。她終極的願望是服務和奉獻,因而讓自己與眾不同。她的離去讓所有愛她的人都希望成為更加善良和堅強的人——更加願意去愛、去關心、去奉獻。仿佛她在離開之前寫下了她的使命。從現在開始,你也可以寫下你的。
沒有人能真正明白你所處的情況和你的獨特之處,也不能理解你所背負的重擔,以及你所追求的夢想。從這本書中,你可以找尋自己,找尋正確的感覺。有的故事或例子可能會正中你的要害,你可以退後一步,拉開距離,反省你自己的生活,從而得到更深刻的認識和想法。
對於那些認為自己犯了錯的人,那些認為自己不夠重視家庭並深受其影響的人,甚至那些失去孩子的人,我們希望能幫助他們。你可以想辦法挽回孩子的心,這永遠也不會太晚。你絕不要放棄,不要停止嘗試。
我深信,這本書將幫助你看到變化,幫助你創造與眾不同的人生。
祝福你的每一次努力!
後記
從生存……到穩定……到成功……到輝煌
我不知道你們的命運將會怎樣,但是我知道一件事:你們之中能真正得到快樂的人,是那些尋求並知道如何付出的人。
——阿爾伯特·史懷哲
我們已經了解了所有的7個習慣,現在我想與你分享這種由內而外的努力帶來的力量“大照片”,並說明這些習慣如何共同作用帶來成果。
開始以前,我們來看看一位女士的精彩描述,關於她所作出的由內而外的漫長探索。注意這個過程揭示了一顆積極、勇敢的心靈如何成為她自己的自然力量。注意她的積極主動給她自己、她的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我19歲的時候離婚了,帶著一個兩歲的孩子。當時我的情況非常艱難,但還是希望盡我所能給孩子創造好的條件。我們的食物不夠,實際上,已經到了孩子有吃的而我沒有的地步。我瘦得厲害,以至於一個同事問我是不是生病了,最後我跟她說了我的情況。她幫我找到為有需要撫養孩子的家庭提供幫助的組織,那讓我能夠上社區大學。
那個時候我仍然有夢想,從我17歲懷孕的時候就有的夢想——我要上大學。但是我一點也不知道怎么做到,我17歲時連高中文憑都沒有。但我所知道的是,我要讓其他人的生活有所不同,也要照亮身處黑暗的其他人的生活。那個願望非常強烈,讓我能經受住任何挑戰——包括取得高中文憑。
進入社區大學以後,我還是不知道我如何才能實現目標。當我自己還在苦苦掙扎的時候,如何能幫助他人?但是,因為我的目標,也因為我兒子,我有了動力。我希望他能有更好的生活,有吃的有穿的,有一個後院可以玩耍,並能受教育。但是如果我自己沒有良好的教育,就沒有辦法保證能給他這一切。因此我對自己說:“如果我拿到文憑,找到工作,我們就可以生活得好一些。”我進入大學努力學習。22歲的時候我又結婚了——這次嫁給了一個好男人。我們生了一個漂亮的小女兒,我離開學校回家照顧孩子。我們的經濟情況還過得去,但是我仍然對飢餓心存恐懼。我忘不了那種感覺。因此當孩子們大了一點以後,我丈夫負責照顧孩子,我則去學校繼續讀書。
最終我取得了文憑,實際上是兩個文憑,一個本科文憑,一個工商管理的碩士文憑。事實證明這非常有幫助,後來我丈夫失去在工廠當工人的工作的時候,我幫助他進學校讀書。我的學位幫助我們度過經濟危機,後來他也取得了本科和碩士學位,並且已經做了好幾年的顧問工作了。他說如果沒有我的幫助,他不可能走到今天。
有一段時間我總是忙著工作,撫養我的家庭,我會想:我已經做到了。我取得了文憑,有一個溫暖的家,我應該快樂。可是我意識到我的目標還包括幫助他人,那還沒有在我生活中實現。因此,有一天一位校友會主席要請我在優秀畢業生之夜發表演講,我同意了。我問她:“你們希望我講點什麼?”她說:“只要告訴他們你如何受教育就行。”
說實話,在200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面前——她們都因為在科學或數學方面的成就而成為優秀畢業生——演講的確給了我一些壓力。告訴她們我的過去這個想法並不讓我感到興奮,但是那個時候我正好學習了家庭使命宣言,就親自製作了一個。我的宣言的基本點是說,我生活的使命是幫助他人,並看到他們實現人生的輝煌。我想正是使命宣言給了我勇氣講出我的故事。
我決定去做演講,並且向上帝許願:“好,我會做這件事,但是如果失敗的話,我就再也不講我的故事了。”回過頭看,那是一次成功的演講。演講之後,學校的一些女性教職員決定做一些事情來幫助那些接受救濟的母親,學校也因此設立了一個獎學金。那個獎學金以一位女士的名字命名,這位女士相信,如果讓一位母親受教育,那么不僅會影響她自己的生活,還會影響到她的孩子的生活。 對所發生的這一切我感到由衷高興,也很高興地看到我已開始做了一些幫助他人的事情。一段時間以後我參加了一個女性發展課程,在那兒我有機會再次與人分享我的故事。一位女士認為我們應該為低收入女性設立一個基金,我們都同意每年為這個基金捐款125美元。
那以後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現在我為當地的一所女性學院的獎學金董事會提供諮詢。我也投身於為低收入而有潛力的女性設立獎學金基金的工作。這些事看起來沒有多么了不起,但是我知道這會帶來多大的改變。從別人做的“小事”中,我得到了巨大的幫助,現在我也希望通過“小事”來表達我的感謝。
所有這些事情也給我的家人帶來影響。我的兒子正在攻讀碩士學位,同時做一份幫助殘疾人的工作,他非常關心這些人和他們的福祉。而我正在上大學一年級的女兒,則是一位義務的英語老師,她也非常關心貧窮的人。他們兩個都對社會上的其他人負有責任感,對貢獻和尋求貢獻的重要性有很深的認識。而我的丈夫,作為一個諮詢師他有很多機會從私人的角度為別人提供服務。
我想自己從來沒有真正這樣想過,但是如今當我看我們的狀態,可以發現我們全家都在為社會作出貢獻。那讓我感覺我的目標已經實現,是以一種範圍更廣也更完整的方式實現的,這是我一開始沒有想到的。
我想,幫助他人是一個人可以在生活中作出的最大貢獻。我們一家都盡到了最大的努力,對此我滿懷感激。想一想因為這位女士的積極主動精神,她給她自己的生活、她家人的生活以及所有從她的努力中受益的人的生活帶來多大的不同。她沒有讓自己所處的環境戰勝她,而是堅持目標,並最終讓目標成為動力,驅使她戰勝環境。
注意在這個過程中,她和她的家庭如何經歷了本章題目所提到的4個層面。
生存
一開始,這位女士所關注的只是對食物的基本需求。她很餓,她的孩子也很餓,她生活的重點就是找到足夠的食物餵飽孩子和她自己,使自己免於飢餓。這樣的需要非常純粹和基本,也非常重要,以至於在她的情況好轉以後,她仍然“對飢餓心存恐懼”,並且“忘不了那種感覺”。
這代表了第一個層次:生存。很多家庭和婚姻都在為此奮鬥,不僅是經濟上的,也是心理、精神和人際關係上的。這些人的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恐懼感,他們掙扎著熬過那些日子。他們生活的世界混亂不堪,沒有可以遵循的原則,沒有可以依靠的組織和計畫,沒有人知道明天將會怎樣。他們常常感覺自己是由他人的不公正所造成的環境的犧牲品。他們就像被推進急診室進行緊急搶救的病人:生命體徵仍然存在,但是非常不穩定,前景難以預料。 最終這些家庭的生存技能會得到磨鍊。他們在所付出的努力和生存之間甚至只能喘口氣,日復一日,他們的生活都是為了生存。
穩定
回頭看那個故事,你會發現那位女士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她的生活終於從生存進入了穩定的層面。她得到了食物和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有了穩定的婚姻。雖然她仍然需要治療源自“生存”時期的創傷,但她的家庭已經進入正確的軌道。
這代表了第二個層次,很多家庭和婚姻都在為穩定而奮鬥。他們沒有生存的問題,但是不同的工作計畫和不同的習慣模式讓他們甚至很難一起討論什麼會讓家庭和婚姻更加穩定。他們的生活沒有條理,他們不知道該做什麼,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並處處遭遇障礙。
但是人們一旦多了解,就會有希望。如果他們運用自己的知識,開始為交流和解決問題作出更多的計畫,更有條理性,就會有更大的希望。希望會戰勝被忽視感和無力感,家庭和婚姻都會變得穩定、可靠和可預期。
他們變得穩定,但是還不夠“成功”。他們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穩定,因此能買得起食物,能付起賬單,但是他們解決問題的辦法還局限在“不是迴避就是爭吵”的階段。為了處理最迫切的問題,人們不斷做著蜻蜓點水式的嘗試,但從來沒有真正地深入地交流。人們常常發現自己對家庭不滿,“家”只是一個能讓你進去的地方,非常無聊。相互依靠非常難,沒有共同努力的目標,也沒有真正的快樂、愛、開心和平靜。
成功
第三個層次成功意味著實現有價值的目標。這樣的目標有經濟方面的,例如得到更多的收入,或者更好地管理目前的收入,同時減少日常開支,把更多的錢用在教育或度假上。也可以是心理上的,例如學到新東西,或者取得學位。你會發現這位女士的故事中反映的大部分目標都跟這些東西有關,涉及經濟上的成功和教育。但是也可以是人際關係上的成功,例如跟家人更多地待在一起,有良好的交流或建立家庭傳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成功,例如建立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以更新人們的信念和共同的信仰。
在成功的家庭中,人們能建立並實現有意義的目標。“家庭”對人們來說很重要,家人在一起會帶來真正的幸福,家庭帶來興奮感和滿意感。成功的家庭計畫並進行家庭活動,組織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重點在於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愛、更好地學習,並通過有趣的家庭活動和傳統來更新家庭。
但是即使在很多“成功”的家庭中,也還有一個方面被忽視了。再回頭看看這位女士的陳述,她說:“有一段時間我總是忙著工作,撫養我的家庭,我會想:我已經做到了。我取得了文憑,有一個溫馨的家庭,我應該快樂。可是我意識到我的目標還包括幫助他人,那還沒有在我生活中實現。”
輝煌
第四個層次是輝煌,意思是一個家庭參與到超越自身的活動中去。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自身的成功,還對人類這個大家庭負有責任感,同時為這個責任承擔起義務。家庭使命包括留下一些寶貴的遺產——接觸面臨危機的家庭,通過教堂或服務組織為社區或社會帶來真正的改變。這樣的貢獻帶來更深的也更高的滿足——不僅僅對每個家人是這樣,對整個家庭都是如此。
故事中的這位女士就有一種責任感,她在生活中作出貢獻。因為她的模範作用,她的孩子們也在他們的生活中發展出責任心。理想的情況是,家庭應該達到這樣的程度,責任感應該是家庭使命宣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是全家人都要參與其中的活動。
有的時候,那意味著一位家人應該作出特別的貢獻,其他人則一起支持這個人的努力。例如,在我家,當桑德拉把很多時間花在婦女服務組織主席的工作上時,我們全家都團結在她的身邊支持她。或者,當某個孩子決定到外國去為教堂服務幾年時,我們都給予支持和鼓勵。當多年來家人為我在“柯維領導藝術中心”(現在是“富蘭克林-柯維中心”)的工作——現在也是某些孩子的工作——提供支持時,我們都有團結和奉獻的感覺。所有這些事情都有全家的努力,雖然不是所有人都直接地作出貢獻。
也有一段時間,全家都會直接參與進去,例如社區活動。我知道有一家人會一起去養老院,給老人們放電影。這個習慣開始於他們家的祖母突然有一次中風,他們不得不把她放在養老院裡,而好像老太太唯一喜歡的就是電影。家人們決定每周至少去看望她一次,從音像店裡租些老電影帶上。後來他們也開始給別的老人放電影,這對他們的祖母和其他老人來說都很有益。多年以後,5個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但還是堅持這個傳統。這個活動讓孩子們不僅跟祖母保持密切聯繫,也為其他老人作出了貢獻。
另外有一家在每年的新年夜都為無家可歸者準備食物。他們在開始前會開好幾次計畫會,討論想提供什麼東西,想如何布置餐桌,誰負責什麼等。因為可以一起工作,為小鎮的窮人救濟所帶來一個美妙的夜晚,那成了一個快樂的傳統。
我也注意到有很多家庭,他們作出的貢獻至少在某個時候會擴大到幾代人或大家庭中需要幫助的成員身上。
一位父親說他的家庭就做到了這一點:
1989年將近年末,我父親被診斷出患了腦瘤,之後16個月我們一直在跟化療和放射治療鬥爭。最後,在1990年年末,他不能再照顧自己,而我母親已經70多歲了,也不能再提供父親所需要的幫助。 因此我和妻子面臨著一個相當艱難的決定,經過討論,我們決定讓父母搬到我家來住。我們把父親的病床放在家庭活動室,他在那兒一直住到3個月以後去世。
現在我知道,如果我沒有那種基本原則和對生活中最重要之事的認識,我就不可能作出這個決定。雖然那是我生活中最艱難的一段時間,但也可以說是最有價值的一段時間。我感覺當我回憶過去,可以說我們做了在當時的情況下所能做的正確的事情。我們儘可能地讓父親感覺舒服一點,給了我們所能給的最好的東西——我們自己。那也讓我們感覺幸福。
最後那段時間,我們跟父親建立的親密關係影響深遠。不僅我和妻子從中學到了不少,我母親也從中受益。她了解了她的未來,知道如果她有類似的問題我們會如何處理。通過觀察我和妻子的行動,我們的孩子們也學會了關於奉獻的寶貴經驗,也竭盡所能地提供幫助。
在短短的幾個月中,這個家庭所作出的輝煌貢獻是幫助父親/祖父有尊嚴地去世,並感受到愛的包圍。這給家中的每一個人傳遞出多么重要的訊息!而孩子們對奉獻和愛有真正的感受,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帶來力量的體驗。
即使是那些在艱難的情況下飽受折磨的人,也往往能給家人留下振奮人心的遺產。我自己的生活就受到了姐姐卡羅琳的深遠影響,她因為癌症去世,是一個奉獻和實現輝煌的典範。在她去世前兩天的晚上,她對我說:“現在我唯一的願望就是教會孩子和孫子孫女們如何有尊嚴地死去,並教給他們作出貢獻的需要——在原則的基礎上有尊嚴地生活。”在那之前的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她生活的重點都是教育她的孩子和孫子孫女。而且我知道,孩子們的餘生都會因為她而受到鼓舞,感到崇高,我也是這樣。
要在家庭之中、家庭與家庭之間、整個社會之中實現輝煌,有很多方式。我認識很多朋友,他們好幾代的家人和親戚都圍繞著他們的家庭,支持他們跟某個孩子的唐氏綜合徵、嚴重的毒品問題、糟糕的經濟情況或者失敗的婚姻作鬥爭。所有的家人都參與進來,幫助那些麻煩纏身的當事人,讓他們可以重寫自己的歷史,撫平過去的創傷。
家庭還可以到當地的學校或社區中幫忙提高人們對毒品問題、減少犯罪和幫助問題家庭兒童的關注,他們可以參加建立基金、做導師、做家教或其他教堂及社區的活動。他們也可以參與到實現輝煌的更高程度——相互依存的活動中去,不僅僅局限在一個家庭中,而是在有共同目的的家庭與家庭之間。這可能包括全家出動和鄰居一起看節目,或者參與由其他社區或教堂組織的服務項目或事務。
甚至有一些全人類都可以參與的活動,為了更大程度的互相依靠和共同輝煌而努力。其中一個是模里西斯,印度洋上的一個小小的島國。它處於離非洲東海岸約3200千米的海上。那裡生活著130萬居民,他們共同努力振興經濟、照顧孩子和培養一種獨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文化。他們訓練人們擁有某種謀生手段,以消除失業、無家可歸、貧窮和犯罪現象。有趣的是,這些人來自5種獨特的、非常不一樣的文化,他們的差異非常明顯,但是他們高度看重差異,甚至慶祝其他人的宗教節日!他們互相團結、相互依存的關係反映了他們對秩序、和諧、合作和統合綜效的重視,他們關心所有人,尤其是兒童。
一起奉獻不僅給那些得到幫助的人帶來好處,也讓作出貢獻的家庭更加緊密。讓全家完成某件給世界帶來改變的事務,你能想像有什麼比這更能帶來力量、團結和滿足感嗎?你能想像其中的團結、滿足和分享快樂的感覺嗎?
讓愛延伸到家庭之外,讓家庭得到永生。付出能增加家庭的目標感,從而增加其付出所能持續的時間和能力。現代壓力研究的創始人亞當?賽耶認為,保持強壯、健康和活力的最佳途徑就是遵守“獲得鄰居的愛心”這個原則。換句話說,投身有意義的、以服務為導向的活動和事業中去。他解釋說,女人比男人長壽是因為心理上的原因,而非生理上的原因。女人的工作沒有結束的時候,對一個家庭來說,一種對家庭持久的責任感建立在女人的心裡和家庭文化里。另一方面,男人則將他們生活的中心建立在事業之上,並根據事業成敗來對自己作出判斷。家庭成為他們生活中次要的東西,因此男人在退休之後,就失去了繼續服務和貢獻的感覺。因此,男人身上衰退的力量不斷增長,免疫系統也作出妥協,就會比較容易較早死亡。一個不知名的作者的話更是至理名言:“我尋求我的上帝——但是找不到。我尋找自己的靈魂,它卻避而不見。我設法在兄弟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卻找到了所有的東西——我的上帝、我的靈魂,還有你。”
實現輝煌是家庭圓滿的最高層次。沒有什麼像共同努力作出輝煌貢獻那樣能激勵、團結和滿足一個家庭。這是家庭領導藝術的真正本質——不僅僅是你能為家庭所提供的領導藝術,而且是你的家庭為其他家庭、為鄰居、為社區、為國家提供的領導藝術。在輝煌這個層次,家庭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家庭,家庭成為達到超越了自身的目標的途徑,成為一個人為他人作出貢獻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