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張頤武解讀人生警語

年輕時:張頤武解讀人生警語

基本介紹

  • 書名:年輕時:張頤武解讀人生警語
  • 出版社: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 頁數:166頁
  • 開本:16
  • 定價:36.00
  • 作者:張頤武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5807962
  • 品牌: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年輕時:張頤武解讀人生警語》是北大教授張頤武的最新散文集,為作者集五十年人生閱歷的真情之作。作者在這本書中一改大學教授以往在大家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不談學術,只談為人處世之道,是作者少有的一本適合不同讀者的老少鹹宜的正能量讀物。閱讀此書,或許能夠給正處於迷茫期的年輕人些許幫助。

作者簡介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從事中國當代文學、電影、大眾文化和批評理論的教學與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全球化與中國當代文化關係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對當下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文化現象作出了重要闡釋。著有《在邊緣處追索》、《大轉型》、《從現代性到後現代性》、《“新新中國”的形象》等論著多種。

媒體推薦

(這本書的)內容大多為其對明清筆記語錄的闡釋,折射出張頤武個人青春時代的困惑,以及在困惑中的感悟,受到年輕讀者熱捧。
——2014年1月9日 香港《文匯報》
80、90後年輕人的生活遠比我們當年的起點高,基本生活條件要好得多。他們也顯示出了更強的能力和更高的基本素養。今天的年輕人會外語的、會彈鋼琴的遠比當年多。當年我們很多人面臨基本生存匱乏的困擾,今天更多的是衣食得以保障之後幸福感的低迷和成長發展面臨瓶頸的焦慮。雖然環境不同,但年輕人的困擾和苦惱一點不比當年少。
——2014年1月15日 《環球時報》(標題《張頤武:青春需要更多的激勵和溝通》)
《年輕時,張頤武解讀人生警語》這本書中的文字既是張頤武老師紀念青春時代的“年輕時”而寫,也是為了今天正在“年輕時”的人們而寫,他希望自己靠走彎路得來的這些經驗,能夠給正處於迷茫期的年輕人些許幫助。
——2014年1月15日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文藝之聲》(標題《張頤武出書鼓勵年輕人不怕走彎路》)
《年輕時:張頤武解讀人生警語》是北大教授張頤武的最新力作,匯集50年人生感悟。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常常從這樣的一句滲透著古人對人生感悟的話語中得到啟發。
——2014年1月19日 《法制日報》

圖書目錄

第一章品行非路人
第二章接力正能量
第三章狹路正相逢
第四章青春之對手
第五章知人又論世
第六章讀書為立身
第七章學習是根本
第八章出門靠朋友
第九章低調遇華麗
第十章人生放長線
第十一章溫故就知新

文摘

著作權頁:
【警覺】
做對人操守要求較高的工作,要私生活上警覺小心的意識。各種人想從你這裡得好處。都往上貼,就會有麻煩。你以為已經給了好處,對方卻覺得根本不夠,開始談感情,對方願意白送上門。但你的把柄在手就不客氣。一不處險地,避免尷尬的局面。二不對險情,避免危險的機會。古語說:“禁微則易,救末者難。”
【挨罵】
年輕時要學會聽不中聽的話。誰都不喜歡聽,但得學會忍住聽完,這是基本修養。一話說得準,罵得到位,就急了受不了,立即回罵,沒有意思。有用的記下來,作為參考。二說得不著調聽了就算,不過心,因為不著調,更不用反駁。造謠生事一定堅決澄清,但公開批評的始終虛心受教。古語說:“聞人之毀而思。”
【進退】
年輕時常會一味進取,什麼好處都要,什麼事都想攬,什麼人的便宜都占。這樣常會吃虧。一你太心急會露相,周圍人都側面,你急著表現會讓上上下下不舒服。二你太過分會失誤。常會賭在投機上,跳出來,但寶押錯就什麼都完了。押對了,也未必是你受益。古語說:“進不知退,取禍之道也。”乾實事真有成績。
【慎微】
年輕時常不知私人小事上出問題的可怕。生活平淡,受誘惑,心裡想著有奇遇浪漫,其實都是很實在的利益。你覺得已經給了利益,對方卻覺得根本沒有。把柄在人手,就是予取予求。做不到,最後是被所有人當笑柄,也毀了一生努力。古人講謹慎常不是就不受誘惑,而是明白世路的險惡。古語說:“一失廢前功。”
【慎言】
年輕時很喜歡說別人的事。一揭人老底,見到人多就會說朋友的糗事,有些有趣,有些就有傷大雅。讓人不高興。二笑人無才。別人有弱點,不善於做的事情,一定拿出來和自己或別人比,說個沒完。以為是好玩而已,其實傷人很厲害。無意中其實隱含某種惡意。沒必要也沒意思。古語說:“出言不慎,禍機所伏。”
【露怯】
年輕時就得習慣各種煞風景的事。一你想的就是被事實否定。你真心相信的事就是和事實相反。這也沒轍。只能讓人嘲笑。二你說的話被反對的抓住毛病。你跳得高,說了些瞎浪漫的話被人打臉。這時候還得想開點。較勁強辯沒意思。窩囊也得認。古語說:“智者改過而遷善,愚者恥過而遂非。”多思考今後不露怯。

序言

這部書是我近年來對人生警語的解讀闡釋的文字的結集,主要選自我的微博。這些文字多數有一個程式,就是常以“年輕時”開頭,以“古語說”引一句古語結束。當然也有許多不按這個格式的,但這個格式好像給了這些文字一個較為鮮明的形象。在微博上,這樣的文字也受到了不少年輕朋友們的歡迎。他們覺得這些文字對於他們的人生多少有些參考的作用,讓他們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發。於是,這“年輕時”和“古語說”就成了我的微博的一個標誌,以至遇到朋友或陌生人常常會提起來,仿佛張頤武這個名字就是和“年輕時”相聯繫的。一些人看到我就會說,你就是微博里的那個“年輕時”,他們常對我會心一笑,好像對上了暗號。所以這部書索性就用“年輕時”做書名,既是這本書里最常用的三個字,又是對於大家曾經走過或正在走過的年輕時遭遇的問題、挑戰和欣悅的一種表達。人都會度過自己的年輕時,這一段的青春歲月其實是彌足珍貴的,也是難以忘卻的。我們常會時時情不自禁地時時回首,雖然錢鐘書先生說過回憶其實未必有價值,但我們依然會情不自禁。這些文字既是紀念我的青春時代的“年輕時”而寫的,也是為了今天正在“年輕時”的人們而寫的。這本書的價值也正在於此吧。
這些140字的短短的片斷雖然微末不足道,但畢竟是敝帚自珍。對於我來說是一些認真寫作的片斷的文字,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也還多少有些用處,受到了歡迎。所以結集出版也是讓這些文字能夠為更多的朋友看到,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和批評。如果能夠讓大家在輕鬆讀來之際覺得有些用處,在大家面對諸多人生的挑戰和困惑之中有所會心,也就超出了我的願望了。
這些文字其實是我多年的興趣的一個總結,也是自己的許多人生體會和我引用的前人的警語相遇的結果。想到我和這些前人的警語之間的一段緣分,覺得還是自己人生路上難得的際遇,還是很有些感慨的。那還是我在北大上研究生的八十年代中期,那時我也遇到了許多人生的困惑,也遇到了不少人際關係的問題和學習生活方面的苦惱。這些似乎都難以找到即刻的解答,常常有碰壁挫折的感覺。自己從國小到研究生就是一直在學校中,處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裡,對於廣闊的社會缺少了解,對於待人接物和社會上處事的基本的禮節等也缺少感悟。但在北大圖書館我發現了不少明清的筆記,其中有很多警語對於自己的人生很有啟發,於是就複印了許多這樣的書,自己存著時常翻閱,得到的啟發很多。古人洞穿人情世故的通達,生命思考的透徹,待人接物的謙和,學習追問的執著都讓我常有茅塞頓開之感。我看這些人生的警語常常覺得自己的處事的缺點毛病被說中了,自己的局限和短板以及努力的方向被講清了。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常常從這樣的一句滲透著古人對於人生感悟的話中間得到啟發。自己走的彎路,從這些警語中也能得到一些反思的機會。這些年來,我還會偶爾讀這些人生警句,有時也和學生或朋友分享幾句。但這些都是小範圍內的分享。
真正感受到這些警語的作用的,是2009年我開了微博之後。我是第一批的微博的用戶,很早就被新浪的朋友拉進了微博。但寫微博就要有些不同於部落格或簡訊的內容,不能只是家長里短或高頭講章,我覺得當年積累的這些警語對我自己有所啟悟,應該對於年輕的朋友們也會有所啟發。就隨手發了一些對於這些警語的解讀和自己的感慨和點評,想不到受到了不少年輕朋友的好評和讚賞。中國的年輕人有很大的學業的壓力,從國小到高中,往往都在題海中努力,對於社會和自己周圍的環境缺少明智的體察,也缺少人際合作和交往的訓練,公共感覺也比較差,又是獨生子女,往往會有過度自我或過度情緒化的毛病,一入社會,就會感到多方面的不和諧和不順利,往往是點小事就造成很大的挫折感。又在消費社會中,誘惑多多,常讓他們的專注精神和吃苦耐勞的能力不足。這些問題都相當明顯。我的這些140字的寫作常常是針對年輕人面對的這些問題做些說明,然後再用古語給出一些處理的方式和路徑。這些年輕人遇到的問題其實我年輕時也都遇到過,也都從這些古語中得到過啟悟,所以我自己一些感覺寫出來,還是能夠得到不少朋友的共鳴,覺得感同身受。也有些年輕人的長輩也覺得這些感受對於他們也有些啟發。我的微博也有了這樣的特色。有朋友說起我微博里的常說“年輕時”,會讓人不滿,因為你好像在教訓人。我當然需要警惕這一點。“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當然是對的。但這其實是我自己年輕時吃過虧、嘗過苦頭、受過益之後反思得到的一點點感想,時代在變,做人的方法是相通的。雖然微末,但拿來和大家分享,其實是希望今天年輕人少走彎路。當然在微博中還會談到許多別的事情,但這次結集出版這些文字就讓這些有關“年輕時”的文字通過編輯朋友的精心的編排能夠更好地發揮效果,能夠有更廣的流傳。
感謝在微博里給我鼓勵、肯定、批評和譏諷的眾多的相識或不相識的朋友。感謝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的各位編輯為了我的這本書付出的辛勞。感謝這本書的讀者,你們會給我新的教益。尤其要感謝那些人生警語的作者,他們的深刻的人生感悟給了我靈感和啟示。這些都給了我自己勇氣和力量。我的文字是微末不足道的,但他們的警語卻會永遠流傳下去。我也會繼續闡釋那些“古語說”而獲得更多的學習的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