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巴蝸牛,是柄眼目,巴蝸牛科的一種動物,1899發現,貝殼稍大,殼質薄,堅實,半透明,呈扁圓錐形。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肅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平頂巴蝸牛
- 界:動物界
- 目:柄眼目
- 科:巴蝸牛科
- 定名人:Moellendorff
- 年代:1899
生境: | 陸生 山區、丘陵坡地潮濕的灌木草叢中, 落葉石塊下, 腐木下, 土、石縫中 |
國內分布: | 四川(峨眉山), 甘肅(南部), 祁連山, 秦嶺一帶 |
特有: | Y |
資料來源: | 中國經濟動物志 陸生軟體動物 |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Mollusca:軟體動物門 - Gastropoda:腹足綱 - Pulmonata:肺螺亞綱 - Stylommatophora:柄眼目 - Bradybaenidae:巴蝸牛科 -Bradybaena: |
學名: | Bradybaena strictotaenia(Moellendorff,) |
中文名: | 平頂巴蝸牛 |
中文拼音: | PíngDǐngBaWōNiú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殼高9.5一11毫米,寬20—22.6毫米。有5.5個螺層,頂部幾個螺層增長極緩慢,螺旋部幾乎平坦。體螺層急驟增長,膨大,上部平坦,下部略突出,其周緣上有一稜角。殼頂鈍。縫合線深。殼面呈角黃褐色,角質層易脫落,而呈灰白色,並具有稠密而細緻的生長線。 殼口呈橢圓形、口緣完整、稍外折、鋒利,易碎。內唇貼覆於體螺層上,形成淡白色的胼胝部。臍孔大而深,其直徑約為殼寬的1/5—1/6,呈洞穴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