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音

平音

平音是指調和五聲,出自《國語·周語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音
  • 解釋:謂調和五聲
  • 出處:《國語·周語下》
  • 類別:漢語詞語
平聲
1.謂調和五聲。《國語·周語下》:“聲以和樂,律以平聲。” 韋昭 註:“聲,五聲,以成八音而調樂也。”
2.漢語四聲之一。古代的平聲字在國語里分成陰平和陽平兩類,陰平就是漢語拼音里的一聲,陽平就是漢字里的二聲
3.關於四聲:聲,這裡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心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裡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國語來說,共有四個聲調: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國語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⑴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⑵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⑶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⑷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保存著入聲。
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