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和劇

平陽和劇,原稱“和調”,為浙江溫州地區一大地方戲曲劇種,由平陽民間馬燈戲演變而成,主要流行於溫州、台州、麗水和福建北部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陽和劇
  • 批准時間:2009年
  • 非遺級別:省級
  • 申報地區:平陽
歷史淵源,代表劇目,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平陽和劇,原稱“和調”,為溫州地區一大地方戲曲劇種,由平陽民間馬燈戲演變而成,後流行於溫州、台州、麗水和福建北部等地。
明嘉靖年間(1522—1567),平陽人林椿(又名阿桃)首先組建和劇班社,名為“和合班”,演員多來自民間馬燈班,以村坊小調和時調為主要曲調,演出《補缸》《賣布》《走廣東》《瞎子捉姦》《昭君出塞》《湘子度妻》《劃旱船》等18出小戲。後來和劇不斷吸收高腔、崑曲、亂彈等戲曲的劇目及唱腔,使和劇藝術得到充實和發展。
清道光年間,由於各種戲曲相繼發展,和劇曾一度衰落,藝人星散於各地落班謀生。那時平陽流傳著“崑曲、亂彈、和調討飯”“身上穿了三件袍,還看見演員腋下毛”等民諺,民間還笑稱和劇班是“簟籮班”,由此可見和劇班社處境艱難。到了清末光緒年間(1875—1880),平陽新陡門村創辦和劇學員科班,稱“馬燈戲館”,請來徽州藝人徐小山、馬四川二先生執教,棄高腔、崑曲,習皮簧,並吸收亂彈部分曲牌,逐步形成以徽調為主,兼唱亂彈、灘簧、時調的多聲腔劇種。接著和劇班社紛紛成立,先有“老連昌”“新連昌”“老聚昌”,繼之有“新新連昌”“合記連昌”“老錦昌”“新錦昌”“紅舞台”“鳴舞台”“老大順”“新大順”“勝福連”等10多個班社,盛極一時。
民國期間(1938—1948),國民黨政府以維持地方治安為由,強制解散民間戲曲班社,和劇藝人被流散,有的老藝人以賣唱乞討為生。
新中國成立初期,和劇班社只剩“新大順”“勝福連”等班,經過集中整頓學習,1951年成立“平陽地方人民和劇團”。有人認為平陽和劇徽調唱腔與金華婺劇類似,更由於溫州方言中的“和”“婺”同音,又將平陽人民和劇團改為“平陽人民婺劇團”,加入“浙江婺劇改進會”。
1954年,平陽婺劇(和劇)參加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地區首屆戲曲觀摩會演”,演出傳統劇目《斷橋》引起轟動,青年演員陳美娟扮演白素貞,榮獲表演一等獎;扮演青兒的陳娟弟榮獲表演三等獎;扮演許仙的楊錫星獲榮譽獎;集體獲優秀演出獎,這是建國以來溫籍演員首次在會演中獲獎。中國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白雲生等專程來到劇團住宿地訪問陳美娟,並對她在《斷橋》中模擬蛇行的“雲步”給予高度評價,從此,平陽婺劇(和劇)名聲雀起。
1957年平陽人民婺劇團排演的《梨花斬子》《雙金印》參加浙江省戲曲觀摩會演,又獲得了10多項大獎。省戲劇專家看了金華婺劇與平陽和劇後,認為平陽和劇的表演風格、唱腔、劇目等與金華婺劇有很大差別,省文化局批准重新恢復“平陽和劇”名稱,正式復名為“平陽縣和劇團”。
1959年,溫州地區為了扶植地方劇種,把“平陽和劇團”上調溫州,劇團改名為“溫州和劇團”,歸屬溫州地區領導。
1978年,有人認為和劇有些曲牌與溫州亂彈相似,把和劇併入甌劇,1980又從甌劇析出恢復“溫州和劇團”至1988年和劇團被撤消,可是平陽民間至今還保留著水頭和梅溪兩支民間和劇團時斷時續在傳承演出。

代表劇目

平陽和劇劇目,早期只有18出折子戲,如《昭君出塞》《湘子度妻》《瞎子捉姦》《捉姦謀夫》《送親行禮》《善惡報》《浪子踢球》《走廣東》《盪湖船》等等。後發展到84本老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老藝人又記錄300多本老戲,八十年代記錄了三百多個和劇曲牌。

傳承保護

平陽和劇至今還在平陽傳承著,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平陽人熱愛自己的家鄉戲,在和劇老藝人的支持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平陽水頭鎮梅溪鄉分別舉辦和劇培訓班,創辦了民間職業和劇團,為傳承和劇作出不懈的努力,特別梅溪和劇團為了後繼有人,藝人們自掏腰包,招收學員,創辦了和劇培訓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