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緬路軍民總管府,元代傣族土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緬路軍民總管府
- 性質:古代官署名
- 朝代:元代
- 隸屬:金齒宣撫司
平緬路軍民總管府,元代傣族土司。
平緬路軍民總管府,元代傣族土司。沿革元中統(1260—1264)初內附,至元十三年(1276)置。治所在今雲南隴川縣附近。隸金齒宣撫司,為金齒六路之一。出處《元史·地理志》:“其地曰驃睒,曰羅必思莊,曰小沙摩弄,曰驃睒頭...
麓川路軍民總管府,元代傣族土司。至元十三年(1276),置麓川路,治所初在今緬甸北境姐蘭,後遷治今雲南瑞麗市。沿革 隸金齒宣撫司,為金齒六路之一。至順元年(1330),置麓川路軍民總管府。至正十五年(1355),與平緬路軍民總管府合併,改置麓川平緬宣慰使司。其地包括今德宏州之隴川縣、瑞麗市,潞江縣之遮放...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芒東鎮境域屬平緬路總管府。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屬南甸軍民總管府。明、清代時期,屬南甸宣撫司。民國初期,設西山、東山、芒東3鄉。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設群英、保塘2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統稱四維鄉。1952年,屬梁河縣第三區,轄新民、雲慶、東山、石婆坡、...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廷升金齒安撫司為金齒宣撫司,立金齒六路,建六路軍民總管府,六路即麓川路(今瑞麗和隴川)、平緬路(今梁河南部及隴川北部)、鎮西路(今盈江)、鎮康路(今鎮康縣)、茫施路(今芒市壩)、柔遠路(今怒江壩),在六路之外並設南賧(今盈江北部),亦屬金齒宣撫司。在六路一賧中...
至元十三年(1276),在麓川統轄範圍置麓川路、平緬路(置首府於今隴川壩北)。至順元年(1330)置麓川軍民總管府,統管原麓川地。元至元六年(1340)思可法立為勐卯王,遷都“姐蘭”,建立麓川王國,並開始向德宏及保山地區擴張。至正十五年(1355),在姐蘭(今緬甸南坎附近)置麓川平緬宣慰使司。明王朝為鞏固...
唐代南詔時期,勐養鎮境域屬永昌節度軟化府。宋代時期,屬大理國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平緬路總管府。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屬南甸軍民總管府蘿必甸。清代時期,屬南甸宣撫司小隴川田亢。民國年間,屬南甸宣撫司和梁河設治局共管的第四區小隴川鄉。1950年,屬芒東區小隴川鄉。1952年,屬第三區勐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