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考古證實,在舊石器時代,平谷就有人類居住。明代以前,平谷長期處於中原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衝突地區,戰亂頻仍,人口時增時減。明初,社會初步穩定。隨著移民的遷入,人口增加,逐漸繁榮。入清以後,遷來滿族人口;民國時期,人口增長稍快。新中國建立後,人口增長速度加快。建國後,縣內遷人19個少數民族的人口。
平谷地區開發較早,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群居於泃、洳二河沿岸,夏商至秦漢,逐步形成一些村莊,如北埝頭、南獨樂河、夏各莊、大旺務商周時成村,劉家河、祖務、北城子、山東莊、小北關秦漢時成村。均為漢族先民。明洪武年間河北諸縣以社分里甲,以鄰近的110戶為1里。洪武14年(1381年),全縣編戶13里,計4社9屯。其中以社稱之 者,均為土著,有辛寨社、鹿角社、獨樂社、坊廓社。人口400多戶。明代進士、舉人、貢生由4社中考取者,劉112 人,包括李、劉、郎、王、孫、宮、錢、韓、耿、張、宋、崔、楊、趙、郝、黃、邊、沈、賈、倪、馬、徐、閻、安、吉26姓。太平街、和平街、勝利街、大華山、滑子、倪家窪等村的倪姓,均為明代進士倪光薦的後代。峨嵋山村、英城村的黃姓,均為明代進士黃綬的後代。
一為民屯:明初移民,由布政司編里發遷,或由吏部編里發遷。遷民由後軍都督押解送交各地州縣轄治,以屯田區域分里甲。洪武年間,多從長城以北大漠一帶遷入。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屯名里的有9個,為日勤屯、遷民屯、泰務屯、高村屯、祖務屯、安固屯、負廓屯、廣儲屯、廣成屯,900多戶。遷民以1~3口之家為多,計2000餘人。永樂年間民屯多來自山西、山東。高家莊的高家,河北村的劉家、李家,李蔡街的李家、蔡家,小屯村的范家,後北宮村的景家,小辛寨村的郭家,均由山東省遷來。西古村的陳家,白各莊村的王家,由山西遷來。此外,1946年、1950年從薊縣、三河、懷柔、密雲劃入的168個村莊中,尚有眾多遷民所建村莊。移民多以姓氏(遷民始祖)和原籍為村名,今縣內以姓氏和外地地名為村名的有80多個。如李蔡街、因明代李蔡二姓首先遷居於此,故名。高家莊、周村,均為山東省的高家莊、周村遷來,沿用舊名,以為紀念。清順治年間,鑲黃旗、正白旗的部分旗人遷居平谷。馬各莊的徐姓,楊各莊的周姓,馬坊的傅姓,趙家務的董姓,張各莊的陳姓,夏各莊的李姓,大旺務村的耿姓,大華山村的金姓,行宮村的張姓,均為旗人後代。二為軍屯:“籍民為軍,選民丁立都衛,置衛屯田,謂之軍屯。軍屯歸衛所長官管理,每名軍士授田50畝。在邊防地區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在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明史·食貨志》)。明永樂二 年(1404年),營州中屯衛由塞外徙入平谷,衛下設左、右、中、前、後千戶所,每所1120人。千戶所下設百戶所,百戶所設總旗2名、小旗10名,計110人 。明代,營州中屯衛未再遷移,入清後,多定居平谷。永樂年間的軍屯,多從鳳陽府、淮安府、荊州府、揚州府、太平府、滁州府、松江府、福州府、徐州府、廬州府、湖州府、上海縣徙來。兩代由營州中屯衛考取進士、舉人、貢生者54人,有王、金、范、譚、姚、曾、錢、劉、唐、攻、羅、宋、胡、周、魯、陳、傅、閻、李、杜、方、景、賈等23 姓,後多成為平谷大族。和平街、太平街、上營、羅家莊、井兒峪等村金姓,為明代進士金純的後代。縣舊有大王府、許家府、龍家府、下箭府,相傳為營州中屯衛千戶所駐地,定居後演變為村莊。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所立的營州中屯衛世襲指揮同知楊家墓誌載:“一世楊春、二世楊鏞、三世楊享義、四世楊玉涿、五世楊迪、六世楊清、七世李家猷,原籍湖州,卒皆葬於此。”
明建文四年(1402年),罪人可輸粟到北平自贖,赦罪人攜家屬耕種於北平。因罪而遷居平谷者,大有人在。南獨樂河村原有國姓,因罪徙於此,日久改隨村中郭姓。縣有果姓,也屬此情。
清代,縣城中從長白遷來石、樂二姓,從古越遷來丁姓,從陝西遷來孫姓。這些人多在京為官後定居於平谷。此外尚有許多貧民,逃荒定居於此,俗稱“一擔子挑來的”。如普賢屯的孫姓,獨樂河的郭姓,太平街的張姓。幾乎村村都有。
畫 家:紀永 胡九軍
書法家:耿明星 劉建豐
攝影家:馮立祥 郭永彬
收藏家:王勇 李潤波
文學家:劉朝東 張爽
歌星: 滿文軍
舊時,65歲時,姑奶奶於正月初六送紅布腰子、紅褲帶、九桃一手(發麵製成9個壽桃、1個佛手,有“九桃一手,不活八十八,就活九十九”之說)、壽酒、方肉。午間親朋團聚,擺酒設宴,稱“搶六”。不搶六者,65歲後要年年辦生日。73歲、84歲稱大壽,富家壽儀隆重,並藉此斂財。建國後,民間仍行搶六之風,但送九桃一手者已少,多送壽糕、壽酒、壽麵。黨政府幹部禁止祝壽。近年來,流行拍照全家福,以為紀念。
孕婦產前,娘家擇吉日送掛麵,稱“過道面”。生產後,女婿到岳家送信,接岳母侍候產婦。岳母帶核桃、雞蛋、紅糖、芝麻鹽兒給產婦食用。送嬰兒炕口袋(墊子)、小被褥子、虎頭枕、衣褲等。3日,請本家吃喜面、喜蛋。7日,請本家吃餃子,本家送米、面、雞蛋、紅糖和看錢。10日,請親朋喝喜酒,稱“辦十日兒”。30日,姥姥送包子,稱“滿口”,將嬰兒接回家,稱“挪窩”。也有於此日宴請親朋的,稱“辦滿月”。未滿月,產婦不得出大門,稱“坐月子”,忌外人和孕婦。100日,姑送鞋,姨送帽,舅舅送馬褂,姥姥送腰子,由奶奶改成小襖,稱“腰子改襖,白頭到老”。宴請親朋,稱“辦百歲”。周歲時,姥姥送活雞、蛋糕,抱著嬰兒踩蛋糕、騎雞,喻意“吉祥如意,步步登高”。宴請親朋,稱“辦生日”。近年來,多拍“生日照”留念。
舊式葬禮以厚葬盡孝為主旨,也為佛道兩教宗教教儀的混合體。主要禮儀有:送終:病人彌留之際,子孫輩到場看護,直至咽氣。在旁的稱“得濟”,不在旁邊的,稱“沒得濟”。抬床:用門板或木板在屋地搭一小床,將尚未咽氣的病人從炕上移到床上。病人死到炕上,認為死人背著炕走了,不吉祥,不孝順。趁病人未咽氣,將壽衣穿好,否則叫“沒穿衣服”到了陰間。女性壽衣為上3件(大襖、夾襖、小襖)、下2件(棉褲、裙子),男性上衣相同,下衣無裙,均為黑色。為死者梳洗淨面。雙腳用麻紕捆綁,稱“絆腳絲”。遺體用白紙覆蓋,胸口壓生鐵塊。靈前設供桌,祭倒頭飯、打狗棒、打狗餅,點長明燈。供桌前置陰陽盆(供弔唁者焚化紙錢)。主要孝屬跪於靈前,高聲舉哀,焚化紙錢,稱“燒倒頭紙”。將棉紙捻成的燈花兒從靈床前一直擺到大門外,一一點燃,稱“引路燈”。後找人到塋地打抗。報廟:亦稱“送倒頭紙”。抬床後,女孝屬哭至五道廟(各村都有,是所謂靈魂暫寄之所),將紙錢貼於廟內某角落,稱“抱神”,高聲舉哀。人亡當日,送倒頭紙兩遍,次日、三日早午晚各送一遍。報喪:多由孝子孝孫給至親好友送信,請他們探喪(瞻謁遺容)。在街上見到人就要磕喪頭(兩手扶地,一哈腰)。孝女聞訊要馬上趕到,沿路哭泣,稱“哭路”。批殃:請陰陽先生驗視死者,開具殃榜、入殮時間、禁忌和出殃時間。成服:亦稱穿孝、戴孝。孝子孝孫帶孝帽,腰系麻縷。長子孝帽上角釘銅錢1個、麻紕一縷,侄子釘藍布條,孫子釘紅布條,重孫子釘粉紅布條。女孝屬帶孝箍。女兒、兒媳戴搭拉箍,長兒媳孝箍前釘一塊三角白布。姑爺、表親、姨親男系孝帶,女戴孝箍。男女孝屬,均穿孝鞋,兒子、兒媳為全孝,其他孝屬為半孝。入殮:按殃榜開具的入殮時間(不批殃的多於次日暮途窮傍晚),把棺材停放院中,下墊條凳。桑家在棺內撒小灰、墊背錢、壽枕(男為公雞枕,女為蓮花枕)。孝屬用褥子將遺體抬起,由長子抱頭,移入棺中。在袖中放打狗棒、打狗餅,嘴中放一顆紅珠或茶葉包。長子用筷子挾濕棉球,擦拭亡人的眼圈、耳朵、嘴,稱“開光”。孝屬一一向棺內探視,瞻謁遺容,高聲舉哀。之後將棺蓋蓋上。棺木依家境不同,富者多用松木、柏木,窮苦人家多用楊柳木的薄棺材,也有用舊板櫃的。停靈:殮後設靈堂、靈棚。靈前設供桌、陰陽盆。孝屬日夜輪流守候,稱“守靈”。早午晚各焚紙舉哀1次,稱“哭靈”。一般停靈3-5日。接三:亦稱燒三。三日,朋友、遠親於靈前弔唁,孝男孝女叩首還禮。下午,姑奶奶擺祭,稱“開咽喉”。傍晚,喪家將請人糊的紙車、紙騾馬(如為女性,則糊紙牛)、紙櫃、紙人擺放門前。在紙車、紙櫃內放入紙錢、冥鈔後加封。將靈牌(寫有死者姓名的紙折)和挑神紙(按死者年齡數目剪成的紙條)送於五道廟抱神處。街坊鄰居送一盤餃子,稱:“送行餃子”。天黑後,孝子跪靈,孝屬高聲舉哀。長子用掃帚上拉回家門,送入紙車中,稱“領魂”。再將車馬送至村外路口,面向喪家墳地方位,祭奠後將祭品拋向空中,任人拾撿。將車馬焚燒,稱“升開堂”。深夜,所有孝屬長跪靈前焚化紙錢,稱“燒望鄉紙”。點主:官富大家死人出殯前,要舉行成主儀式,稱“點主”。先由寫主官寫“王”字,點主官點“、”後放於靈前;再由題主官向神主致詞,讚美死者生前功德;後將主牌送入祖匣。出殯:一般為辰時(上午8-9時)。先由孝屬焚紙祭奠,再由孝子將倒頭飯和部分祭品用紙包好放於靈前(出殯時由和兒媳抱著,下葬時埋於靈前)。由知賓主祭,本家孝屬跪於靈棺兩側。長子持筒子白幡,兒子持白幡,侄子持藍幡,孫子持紅幡,孫子輩以下持哭喪棒。長兒媳戴塔頭,穿孝袍。響器吹奏。女兒、姑爺、遠親、朋友、外甥、外孫等到靈前行四叩首禮,稱參靈。全體孝屬舉哀,長子將棺蓋釘死。靈棺抬入門前的棺罩(或馬車)後,長子將陰陽盆摔碎。撒起買路錢,靈棺啟動。送殯的行列為:紙活(開路仙、打路鬼、噴錢獸、金童玉女、靈人、翻毛獅子、捲毛馬、金山、銀山、樓、庫、櫃等,窮苦人家只有紙櫃、靈人)、執事、引魂轎、響器、孝子孝孫、靈棺、送殯車(女孝屬乘坐)。送殯途中,女兒在路口擺祭。送葬的走後,家裡人把死者臨終穿的衣服、鋪蓋扔到正房上,將枕套和秕子一起放到門口燒掉。下葬前,從墓坑四角各抓一把土,由長兒媳用衣襟兜回,放於居室櫃下。下葬時,孝子跪靈,鼓樂大作,焚化紙活,將招魂幡置於墓坑中央,埋上成墳。圓墳:葬後3日深夜,子孫到墳地致祭,在墳前插一秫秸彎成的“門”形架,將祭品用碗扣住埋於墳前。死後7日為頭七,此後隔7天祭1次,直至七七。六十日、百日、1周年、3周年孝屬要祭奠。
建國後,殯葬儀式逐漸改革。60年代,送倒頭紙、批殃、接三、點主、響器被廢除。紙活為花圈取代,披麻戴孝為黑紗、白花取代。1973年,土葬為火葬取代,入殮、停靈、出殯、圓墳被廢除。80年代,有的將骨灰裝入棺木內埋葬,恢復參靈、出殯、圓墳和糊幡、紙櫃、樓、庫等舊俗,耗費大量錢財。
舊時婚嫁禮俗貫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從一而終”的倫理觀念。從定婚到結合,禮儀繁瑣。提親:亦稱保媒、保親,由親友或媒婆介紹婚姻。男女雙方父母同意後,過門戶貼。兩家各用紅紙摺子,上書姓名、年齡、籍貫、三代、名號、官職、令媒人互相傳遞。後由媒人陪同女方父母到男家或約定地點相見,稱“相家”或“相姑爺”。換小貼:男女雙方各用一紅紙貼子,寫明生辰八字,請陰陽先生批八字。陰陽先生寫出合婚鑑定後,擇定迎娶日期、時辰、禁忌,寫在紅紙摺子上,稱“龍鳳貼”。定親:亦稱定婚、過彩禮。女方父母由媒人陪同到男家吃定親飯,飯後由女方將聘金彩禮帶回。或議定聘金彩禮,擇日由男方送到女家。有的父母嫁女公開要價,有的雙方討價還價,造成婚姻悲劇。下通書:亦稱過通條。男家將婚期、新娘上下轎時辰、禁忌寫於紅紙摺子上,帶禮品送至女家,女家需回禮。也有下通書與過彩禮同時進行的。填箱:女家收到男家通書後,給近親好友送喜帖,要在迎娶頭日前送禮品、禮盒,稱“填箱”。送嫁妝:迎娶之日凌晨,女家由族內長輩4-8人,分為送嫁妝的、押嫁妝的,請來抬夫,將嫁妝送往男家。也有在前一天送的。迎娶:迎娶之日,男家在大門、二門和新房門口貼喜字。男家發花轎至女家,稱“接親”。有接親的2人,挾氈子的2人,打燈籠的2-6人,吹鼓手6-8人。接親時必帶紅棉衣棉被,由新娘穿坐;圓鏡、紅褲帶、黑老羊皮襖各一件,為避邪祟。挾氈子的各拿紅氈一塊,遇井、廟、墳、河用氈子遮攔;遇到出殯的則說:“今天吉祥,遇上寶財(材)了!”遇到娶親的,通知新娘在轎中站立。花轎到女家,由送親的迎進(送親的有親客2人、吃喜酒的2-6人),互相道喜。席後, 新娘換上嫁衣、繡鞋、蒙上蓋頭,由叔叔抱上轎,稱“抱轎”。花轎到男家門口,燃放鞭炮。落轎前,轎夫抬著轎三起三落,稱“蹲性子”。新娘由女眷扶下轎,喝糖水,走紅氈(一般用茓子)、跨馬鞍。新娘懷掖“照妖鏡”,新郎張弓搭箭在前導行。在知賓主持下,給天地爺上香後,行三叩首禮,稱“拜天地”。禮畢由全合人(兒女雙全的婦女)攙新娘入洞房。新娘須登著炕沿下的高梁口袋上炕,稱“一步登高”。炕上放放凳子,新娘坐定後,新郎用弓將蓋頭挑下。1對童男童女用雙白蔥在新娘頭上象徵地擦抹,全合人為新娘“開臉”(用線絞除面部汗毛)、“上頭”(改換髮型)。開席後,由“拉拜的“相陪,拜見公婆。給親朋中的長輩上拜,受禮者有拜禮、拜錢相贈。對宋親的要設宴款待。晚間新婚夫婦同吃子孫餑餑長壽麵,吃時由一男孩隔窗大聲問:“生不生?”新娘須答:“生”,取早生貴子之意。當日下午或次日,娘家接女兒、姑爺回家會親,稱“回門”。新郎對女家長輩須叩拜,對未成年小輩贈以禮金,稱“認大小”。三天看媽:婚後3日,新婚夫婦回娘家,看望父母,如有姐姐,亦送禮品看望,表示同姐姐追往。做單九(也有做雙九的):婚後第九日,凡願同新娘追往的娘家親屬和女方父母,到男家做客,稱“做單九”。對做單九的親屬,日後新婚夫婦要逐一帶禮品答謝,稱“回拜”。
建國後,婚嫁習俗逐步向文明、健康、簡樸發展。現在的主要禮儀有:自由戀愛者,在明確關係時,多委託親友、同事當介紹人。經人介紹的,先由介紹人安排男女雙方見面,初步同意後,女方在介紹人、父母或兄嫂陪同下,到男家相親,無異議再確定日期,到男家吃定婚飯。是日,女方由父母、兄嫂和介紹人陪同,男方設宴席款待。家長要給女方見面禮錢、衣物。禮錢多為110元(喻意為親事圓滿,百分之一百的好)。後每逢節日,要接女方到家中過節。經過一段時間的戀愛後,到當地政府進行婚姻登記。擇吉日(多為農曆三、六、九或節假日)舉行婚禮。婚禮之日,多由新郎和媒人到女家迎娶。迎娶工具50年代多用馬車,60年代多用腳踏車,70年代多用手扶拖拉機、卡車,80年代多用轎車、麵包車。婚禮形式,50年代多數拜天地,60-70年代由男女雙方向毛澤東主席像三鞠躬。此後多不舉行儀式,但上拜依然如故。單九多改為次日。迎娶中的響器、挾氈子的、新娘的蓋頭、抱轎、踏紅氈、邁馬鞍、登高梁口袋、抹雙白蔥、開臉、上頭等在60年代中期廢除。其他禮儀在農村仍沿襲。要聘金彩禮的越來越少,嫁妝越來越多,陪送彩電、洗衣機、收錄機、組合家具等增多。聘閨女成為父母的一大負擔,婚禮中擺闊氣、搞攀比、大操辦之風日盛。
在語音方面除了一些字詞的特殊讀音外,最顯著的特點是一聲和二聲互換,即陰平和陽平互換。如上學xúe,平谷方言是上xūe(但生活中大家把“學”字念成xiao音),白天bái tiān,平谷方言是bāi tián。再如“把槍掛在牆上”一句中的“槍”“牆”二字在國語中為qiāng qiáng,在平谷話中卻為qiáng qiāng。
在辭彙方面,平谷話大量採用描寫說明法和比喻法構造詞語,使得平谷方言鮮明生動。如國語中的“懷孕”、“發愁”、“麻雀”、“不挑食”,在平谷話中分別為“雙身子”、“嘬牙花子”、“老家賊”、“狼虎”。
在語法方面,平谷方言語國語相比,最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⒈輕讀“子”字的特殊用法:平谷話中,在某些詞語之後,加一輕讀的“子”,就會使這些詞語產生貶義。如“那倆人喜怒無常,好一出子歹一出子的”。
⒉兒化音的特殊作用:在平谷話中,有些字與前面的字連讀時,變為前面的字的兒綴,這類兒綴便代表原有語素的的意義。如“這菠菜炒著吃吧”一句中,中的“著”,在平谷話中與前面的“炒”連讀,便成為炒字的兒綴,說成“這菠菜炒兒吃吧”。
⒊動詞後綴的運用:有些字用在某些單音節詞的動詞後面,組成新詞,並且使新詞帶上某種感情色彩和其他附加意義。如“憋咕”、“貓咕”、“捏咕”中的“咕”,“蹬哧”、“摳哧”中的“哧”,便是很有特色的動詞後綴字。
⒋平谷話中的指示代詞與國語有著明顯區別。如“那”字,在平谷話中有六種念法,每個讀音都有自己的使用範圍,而這種讀音上的分工同“那”的意義,用法的不同密切相關
平谷方言的分布特點是越靠近西部越接近北京話、越靠近東部越接近唐山話。平方言的使用範圍除本縣人外,還有平谷北鄰河北興隆縣內半數左右人口,以及平谷西部鄰順義張鎮、沙嶺下轄的一些村莊,以及西北密雲的東邵渠、巨各莊下轄的一些村莊。